天天看點

抄書打卡第26天,每天好詩詞,蘇轼《定風波》,一蓑煙雨任平生

作者:風筝姐姐

定風波

蘇轼

原文:

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狽,餘獨不覺。已而遂晴,故作此詞。

抄書打卡第26天,每天好詩詞,蘇轼《定風波》,一蓑煙雨任平生

莫聽穿林打葉聲,何妨吟嘯且徐行。竹杖芒鞋輕勝馬,誰怕?一蓑煙雨任平生。

料峭春風吹酒醒,微冷,山頭斜照卻相迎。回首向來蕭瑟處,歸去,也無風雨也無晴。

抄書打卡第26天,每天好詩詞,蘇轼《定風波》,一蓑煙雨任平生

譯文:

不要聽風穿樹林和樹葉帶來的風雨之聲,這一切無所謂,我依然一邊灑脫地吟詠長嘯,一邊緩步慢行。穿着草鞋,拄着竹杖,比騎馬坐車更加輕松,誰怕風風雨雨?我漠視這些,一生任憑迷蒙的煙雨與我同行。

冷冷的春風又把我吹醒,微微感到有些寒冷,山頭的斜陽卻來迎接我。回頭望去,我來時淋雨的地方,一片蕭條,冷清(寂寞冷落,毫無生氣),歸去時又一片平靜,沒有風雨,也不是什麼晴天。

賞析:

抄書打卡第26天,每天好詩詞,蘇轼《定風波》,一蓑煙雨任平生

這首詞通過記叙與友同遊,野外途中偶遇風雨這一生活中的小事情,于尋常處生奇景,于簡樸中見深意,表現出詞人曠達超脫的胸襟,泰然前行,寄寓着他超凡脫俗的人生理想。

“一蓑煙雨任平生”有人說這句話可概括蘇轼的一生,他總是泰然前行。

作者介紹:

蘇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又字和仲,号“東坡居士”,世人稱其為“蘇東坡”。漢族,眉州(今四川眉山,北宋時為眉山城)人,祖籍栾城。北宋著名文學家、書畫家、詞人、詩人,美食家,唐宋八大家之一,豪放派詞人代表。

寫作背景:

這首記事抒懷之詞作于宋神宗元豐五年(1082)春,當時是蘇轼因“烏台詩案”被貶為黃州團練副使的第三年。詞人與朋友春日出遊突遇風雨,詞人卻毫不在乎,泰然處之,吟詠自若,緩步而行。

抄書打卡第26天,每天好詩詞,蘇轼《定風波》,一蓑煙雨任平生

讀後感:

出遊偶遇風雨的一個小插曲,沒有慌亂躲避,沒有風雨後的喜悅抒情,就好像一切都沒有發生,他漠視這些,依舊前行。對這場風雨的漠視像極了他面對人生境遇的泰然處之。他的一生無論淪落到什麼地步,他都比别人活得潇灑。

不要因為其他的事情而影響了自己,自己的人生該做什麼就去做什麼,不要在意周遭的事物,這一切都無所謂,依然堅定地過好自己的一生。

生活中總會遇到很多風風雨雨,似乎在作者看來是一些很正常的事情,不用怕這些風風雨雨,按着計劃前行,無畏風雨。因為風雨總會過去,風雨中也有風雨中的風景,順其自然地體會便好。

同樣地,人生也總會遇到各種各樣的境遇,不管遇到什麼樣的困難,直面困難,無需躲避,越是躲避越是恐懼,是以迎面直上吧!不用害怕困難,困難總會過去,待以後回頭看,曾經的困難又會歸于平靜。

古代的詩詞總會給後人留下無限的遐想,這也許就是穿越時空的思想默契。天上的雨點依舊會落下,隻是不知會掉落在誰人的身上。

同樣地,古詩詞曆經千年仍讓今人感歎作者才華卓絕,我想不僅僅是用詞的精妙與寫作手法的高超,更重要的是古人傳達的智慧與處事方法至今讓人信服與稱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