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一個家庭來說,孩子的到來無疑是一件充滿喜悅和期待的大事。
孩子出生後,父母除了關注孩子健康狀況之外,往往還很關注孩子的體重。
在民間,關于新生兒出生時的體重,跟智商高低存在關聯的說法也很多,然而,從科學的角度來看,新生兒出生時的體重與智商之間并沒有直接的因果關系。
但是,新生兒出生時的體重,确實是父母需要關注的重點,因為這直接反映了孩子的健康狀況。
寶寶出生時“幾斤幾兩”最合适?
太高太低都不好,最佳标準在這裡,了解一下
還記得魯迅先生曾經在作品《風波》中寫過這樣一個人物—九斤老太。
因為她的丈夫出生時有九斤重,村子裡又有将出生時的體重當作孩子小名的風俗,是以她與丈夫成婚後,便随着丈夫的小名,被大家稱為“九斤老太”。
九斤老太的兒子出生時是七斤,孫女出生時是六斤,九斤老太覺得自家後代出生的體重越來越輕,于是她的口頭禅便是:“一代不如一代”。
其實,在很多老一輩的眼裡,孩子出生時的體重越重越好,他們會覺得這是孩子有福氣,長大肯定有出息!
但是曉天卻被自家的大胖小子困擾許久。曉天說她家孩子出生時都已經不能叫寶寶了,因為孩子一出生便有八斤三兩重,體重超重,身高超高。
在出生後前六個月中,孩子以每個月長高三至六厘米的速度生長,這樣的結果便是導緻孩子嚴重缺鈣。
因為自己平時工作很忙,沒有時間帶孩子去醫院。孩子的外婆擔心孩子成長過程中會出現問題,便自己帶着寶寶去了醫院。
醫生初步了解孩子的情況後,便懷疑是孩子的腦垂體有問題,于是給孩子安排了大大小小各種檢查。
可結果顯示孩子除了缺鈣之外,其餘名額一切正常,醫生卻仍然“不死心”,直到外婆告訴醫生,寶媽和寶爸的個子高,他才肯罷休。孩子出生六個月後,孩子的生長速度慢了下來。
可盡管如此,孩子在幼稚園裡雖然年紀最小,可身高和體重卻是全班的前三名。
曉天說,現在孩子已經15周歲了,身高卻達到了185厘米,體重達到了150多斤。
她希望孩子的生長速度能再慢一點,太高太重也會給孩子帶來自卑心理。
然而,寶媽小飛卻說,她很羨慕那些有個大胖小子的寶媽,因為她的孩子出生時隻有四斤三兩。
小飛的孩子一出生便被送去了新生兒科,即使孩子的身體各項名額都顯示正常,但孩子暫時需要奶粉喂養,同時還需要打營養針,直到孩子恢複正常喂養奶量才可以帶回家。
小飛說,孩子出生的前一周,自己隻和孩子見了一面。于是老公每隔一天,就會去新生兒科拜托醫生幫他們給寶寶拍些照片和視訊。
護士小姐姐說,他們的兒子很乖,餓了也不會使勁哭鬧,隻是手腳不停地擺動,給他奶嘴,他就很安靜地等着喂奶粉,還說孩子長得很俊俏。
小飛隻希望時間能快一點過,她想要早點看見自己的孩子,早點抱抱他。
其實,孩子出生太重或者太輕,都不是一件好事,是以,寶媽以及家人,都不要一味地追求孩子出生時的體重。
根據世界衛生組織釋出的孩子出生的參考值來說,男寶寶出生标準體重為3.3公斤,女寶寶出生标準體重為3.2公斤。
一般來說,正常足月新生兒出生體重在5斤至8斤。隻要孩子的體重在這個值左右,那都是沒有什麼問題的,當然我們也要結合孩子和父母的實際情況來判定。那麼,寶媽如何做,才能保證新生兒健康發育呢?
為了新生兒的健康發育,以下2點,孕媽一定要做到
★注意控制體重,不要盲目進補
準媽媽們要知道,如果孕期體重增長不足,胎兒的生長發育就會受限,比如新生兒會成為低體重兒、早産兒。
而孕期體重增長過多,準媽媽們又容易引發妊娠糖尿病、高血壓等,同時還容易腰背疼痛、靜脈曲張。
是以,在整個孕期,我們要注意控制孕期體重,既不能盲目進補,也不能忽視營養攝入。
準媽媽們要注意攝入食物的品類多樣化,同時合理搭配葷素,均衡體内的營養。
此外,我們還要養成良好的進餐習慣,做到定時、定量進食。對于那些辛辣刺激、冰冷的食物,我們要盡量克制自己的欲望,更要少吃過甜、過鹹、不易消化的食物。
★定期産檢,了解腹中胎兒發育情況
每位孕媽從懷孕到生産,都會經曆各種定期檢查項目,這些産檢項目,我們一定要按時進行。
産檢可以幫助我們清楚地了解到胎兒在各個階段的生長發育情況,其中B超檢查,可以幫助我們測量胎兒各部位的尺寸,有助于我們評估胎兒的體重。
特别是葡萄糖耐量試驗,是診斷糖尿病的一種方法,這個項目我們每一位孕媽都要做。
對于準媽媽而言,妊娠期高血糖,準媽媽們妊娠期容易引發高血壓疾病,嚴重的還會在産後患上糖尿病。
對還未成型的胎兒來說,妊娠期高血糖,容易導緻宮内氧氣不足,進而增加早産兒、巨大兒的機率。是以在孕24周至28周時期,我們要及時進行糖耐篩查。
育兒寄語
一個健康的新生兒,會給一個家庭帶來巨大的快樂和幸福。相信每位寶媽在臨産時,也非常期待一個健康、可愛的孩子的到來。
雖說孩子出生時幾斤幾兩在一定程度上放映了孩子的健康狀況,但并非越重越好,孕期孕媽一定要注意控制飲食,在身體接受範圍内積極運動,同時定期進行産檢。
相信每一位做好準備工作的寶媽,都能迎來自己的健康寶寶!
(本文圖檔均來源于網絡,侵權立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