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29年過去了,但這部劇仍穩穩立于TVB刑偵劇之神壇之上

作者:咖啡裡的雲

作者:咖啡裡的雲

聲明:原創文章,禁止轉載,抄襲必究!

29年過去了,但這部劇仍穩穩立于TVB刑偵劇之神壇之上

二十多年前的九十年代,港劇已經開到荼蘼,彼時的TVB帶給觀衆很多經典。

比如TVB用《上海灘》中的一句“浪奔,浪流,萬裡濤濤江水永不休”的蕩氣回腸喚起了多少國人的愛國之情。

比如金庸大師所描繪的大氣磅礴的江湖與古先生筆下浪漫多情的劍客,也被TVB以“浩浩蕩蕩,橫無際涯”的勢頭搬進了電視螢幕。

比如自從《大時代》播出後,香港股市必會有不同程度的下跌,人們把這個無法解釋的經濟現象稱之為“丁蟹效應”,從此,商戰劇的帷幕被拉開。

29年過去了,但這部劇仍穩穩立于TVB刑偵劇之神壇之上

而在此時,TVB的金牌編劇潘嘉德想要有所突破,他不想在拍這種大張大合,是以把眼界放到了職場劇。

是以,潘嘉德把他的目光投向了他平時大愛的偵探推理小說,将抽絲剝繭的破案過程融合警察的日常生活,既引人入勝又接地氣。

于是,便有了《刑事偵緝檔案》。

29年過去了,但這部劇仍穩穩立于TVB刑偵劇之神壇之上

現在還有好看的都市談情破案劇嗎?

每當這個時候,我都會想起當年的這部劇,距播出已過去了29年,但它仍穩穩立于刑偵劇之神壇之上。

破案在港劇中,無論主角是隸屬于CIB、CID、O記、SDU還是ICAC,他們的工作日常都在破案。

内卷時代,甚至連談判專家和心理醫生也在積極破案。

29年過去了,但這部劇仍穩穩立于TVB刑偵劇之神壇之上

衆所周知,老港劇的一大鮮明特點就是:幹淨利落、節奏飛速。

是以《刑偵》第一部開場3分鐘就出現了死者,5分鐘内主要角色圍繞男一号張大勇建構出了清晰的關系網。

女一号記者高婕喜歡在兇案現場跑新聞,由此和大勇不打不相識,兩人共同經曆了多起離奇案件。

29年過去了,但這部劇仍穩穩立于TVB刑偵劇之神壇之上

《刑偵》第一部中,張大勇還隻是CID的沙展。

女上司雷肖鳳給張大勇配置設定了新人李忠義,兩人從此開始攜手查案。

短短幾分鐘,貫穿《刑偵》前三部的核心人物——智勇雙全但是吊兒郎當的警察張大勇;敢打敢拼的女記者高婕;愣頭青新人警察李忠義,全部出場。

強情節、快節奏的早期港劇看起來真的太爽了,編劇的用心很讓人佩服。

29年過去了,但這部劇仍穩穩立于TVB刑偵劇之神壇之上

其實一開始,沒人會想到這部片會爆。

陶大宇那時候還是個千年配角,從未真正做主角。

郭可盈則剛選完香港小姐,還不入三甲,其他配角也是名不見經傳。

在這部劇之前,也沒怎麼爆過其他刑偵片。

29年過去了,但這部劇仍穩穩立于TVB刑偵劇之神壇之上

陶大宇當時的形象也一般,看上去吊兒郎當的;郭可盈雖然漂亮,但和《黃浦傾情》裡的沈南星相比,遠不及其驚豔。

但是你發現,劇中的第一個故事就很吸引人,後面越來越精彩,引發全民猜兇手是誰。

當然,現在看會覺得很多漏洞,但當年的鑒證手段沒那麼先進,人們的資訊也不發達,是以真的個個都是邊看邊猜誰是兇手,非常投入。

29年過去了,但這部劇仍穩穩立于TVB刑偵劇之神壇之上

港劇中經常能看到這樣的案件,從法理上他們都犯法了,回歸到人性本身,你又能了解他們這樣做的苦衷。

對他們來說,法律幫不了他們,他們甯可犧牲自己的性命和自由也要這樣做,隻感無限凄涼。

被劇情吸引着看下去,又發現張大勇越來越讨喜,畢竟是智勇雙全,公私分明的辣手神探,而且對愛情專一,對友情忠誠的好男人。

29年過去了,但這部劇仍穩穩立于TVB刑偵劇之神壇之上

警察辦案是一件很費時間的事情,還得有正義感,要不放棄一切的可能去追查真相。

張大勇是一個很合格的警察,真正做到了不冤枉好人,不放過一個潛在的兇手,好幾次都要結案了,但是他又發現了疑點查下去。

還有張大勇的性格屬于刀子嘴豆腐心,雖然嘴上說着金枝“三八”,但是都會幫她。

29年過去了,但這部劇仍穩穩立于TVB刑偵劇之神壇之上

《刑事偵緝檔案》寫案也寫情,愛情寫得并不比破案差。

所有的愛情戲都沒有浪費篇幅單獨書寫,而是細密編入了不同案件中。

案件在慢慢推進,愛情也在漸漸變化。

在這個談情破案劇稀缺的年代,它有着穿越時光而不朽的功效,在29年後的今天,仍值得重溫。

29年過去了,但這部劇仍穩穩立于TVB刑偵劇之神壇之上

無論是推理小說還是推理劇,不能隻有推理,那樣太硬了,缺少彈性。

畢竟所有案件都是人犯下的,是人就有情感,就有普遍人性,有愛恨情仇。

而《刑偵》就是一部推理極其出色,而情感和人性刻畫也同樣精彩的談情說案劇。

《刑偵》第一部的感情線屬于十分簡單真摯的,沒有什麼第三者插足之類。

29年過去了,但這部劇仍穩穩立于TVB刑偵劇之神壇之上

張大勇遇到真正的愛情會勇敢去追求,正義又有擔當。

高婕也是在和前男友分手之後接受了大勇,兩個人在後期簡直甜的冒泡。

忠義最後也和金枝在一起了。

29年過去了,但這部劇仍穩穩立于TVB刑偵劇之神壇之上
人和事信有天理,兜兜轉轉生生死死;成和敗有我希冀,挫折事後亦勇敢地,從不退避。

這是《刑事偵緝檔案》主題曲《為明日争氣》中的一句歌詞。

它精準的概括了這部TVB史上刑偵罪案題材巅峰之作中,男主張大勇的經曆與性格。

29年過去了,但這部劇仍穩穩立于TVB刑偵劇之神壇之上

第一部的故事很短,隻有20集,于是大家都覺得看不夠。

自此之後,TVB拍了大量的刑偵劇,非常熱鬧,但《刑事偵緝檔案》被譽為刑偵題材港劇的“祖師爺”。

這也讓張大勇與高婕之間的故事有了整整三部100集的篇幅,兩人也成了經典的熒屏情侶。

就是因為觀衆的喜愛,此後,這對金童玉女一共合作七次,出演了七次情侶。

29年過去了,但這部劇仍穩穩立于TVB刑偵劇之神壇之上

陶大宇也因這部劇被外界贊譽為“師奶殺手”。

其實在《大時代》後,最難的是“被人相信”。

在陶大宇的定義裡,往往演好人比演反派更難。

參演《刑事偵緝檔案》之前,他在港劇《灰網》裡飾演了自私自利、忘恩負義的楊志标,《大時代》中又成了沖動、殘忍的丁益蟹,這兩個角色都是令人深惡痛絕的反派,與智勇雙全的張大勇相比反差極大。

29年過去了,但這部劇仍穩穩立于TVB刑偵劇之神壇之上

如何說服觀衆接受陶大宇演的角色是個好人,成了當時擺在他面前的第一難題。

但如果觀衆不相信你是個好人的話,就算你做再多好事他們也很難相信你。

但陶大宇用實力證明,在這些完全不同的角色中跳來跳去并不影響他對每部戲的發揮。

就算同類型劇裡,《刑事偵緝檔案》裡演不打發膠、穿夾克的張大勇和《壹号皇庭》裡演打發膠、穿西裝、戴領結的江承宇,也是兩種完全不同的感覺。

29年過去了,但這部劇仍穩穩立于TVB刑偵劇之神壇之上

從當年到現在,喜歡《刑偵》的觀衆一直很多。

有的是喜歡推理,有的是喜歡人物情感,有的是喜歡裡面歡樂溫情的感覺。

華人領域裡,推理經典一直很少,《刑偵》就顯得彌足珍貴了。

29年過去了,但這部劇仍穩穩立于TVB刑偵劇之神壇之上

也正因為《刑偵》第一部當年太火爆,于是四年之間TVB一年一部。

不僅讓陶大宇和郭可盈越居一線,後來接棒的古天樂和宣萱,也深入人心。

無論是後來的《鑒證明錄》,還是《法證先鋒》,無疑都受到它的影響。

是以,《刑事偵緝檔案》絕對稱得上TVB最有開創意義的刑偵劇。

29年過去了,但這部劇仍穩穩立于TVB刑偵劇之神壇之上

~未完待續~

(所有配圖均來自網絡)

作者:咖啡裡的雲

一直一直

在文字的陪伴中傾訴一顆不曾叛離的心

堅信成長才是女人最終的歸宿

願你能在我的文字裡感受溫暖和深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