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美化侵華日軍的文章,作者竟是中學校長,文化陣線已出現重大危機

作者:暮城煙雨遙

成都某地的初三年級進行了一次國文測試,試卷中有一道閱讀了解題,内容摘自河南省湯陰縣的一位校長,在去年發表的小小說——《杜鵑花落》。

這位校長姓李,名佳前,湯陰縣文星中學的校長。同時,他還擁有一個中國小“進階教師”的職稱。如此看來,這位校長應當是一位才德兼備的人物。

美化侵華日軍的文章,作者竟是中學校長,文化陣線已出現重大危機

那麼,由這位校長創作的小小說,應該也是“很有水準”的。然而當這位校長的這篇小小說出現在成都某地初三年級的試卷上時,卻立即引來了四面八方的怒罵聲。

幾乎所有看過這篇小說的人都在指責,并且怒罵這位李校長,說“他在美化侵華日軍”、“他很可能是個漢奸”。

随後,河南教育部門就發出公告說,已經将李佳前免職,然而網友們仍不買賬。有人開始懷疑:這位校長寫出這樣的小說,要麼就是“行走的50萬”,或者還有别的“不可告人的目的”。

“我們的教育隊伍被什麼東西‘侵蝕’了”‘、’“中國的教育完了”、“中國文化陣線危機重重”,這是很多網友的疑問和擔憂。

那麼,李佳前這篇《杜鵑花落》到底寫了些什麼,為什麼會激起如此大的公憤呢?

一、《杜鵑花落》到底寫了什麼

通過搜尋,我在某平台讀到了這篇小小說的全文。故事的内容其實非常簡單,主角是日軍大佐崗田,以及他的兒子。

美化侵華日軍的文章,作者竟是中學校長,文化陣線已出現重大危機

崗田的兒子是日本“東京帝國大學”的“高材生”,他從日本來到中國探親,結果乘坐的軍車遭到了八路軍的攻擊,他被抓走了。

崗田不知兒子的死活,但是他心裡認為八路軍多半已經将他的兒子殺掉了,于是他想替兒子複仇。在接下來的戰役中,崗田指揮日軍,猛烈地向八路軍遊擊隊發起了攻擊。

戰鬥過程中,對面有一個人朝着崗田舉起了“白旗”,但是崗田不肯接受對方的“投降”。為了給兒子複仇,崗田要“趕盡殺絕”,他果斷地指揮手下朝對面開槍,結果日軍打赢了。

打掃戰場的時候,崗田在對面的戰壕裡找到了自己兒子的屍體,兒子的身上沒有穿襯衣。因為他的白襯衣,就是崗田之前看到的那一面“白旗”。

二、作者被免職,出題人被處罰,都是“罪有應得”

李佳前這篇小小說中有好幾個具有極大争議的點,首先是他在創作這個故事的時候,用的是日軍大佐崗田的視角。

在交代“敵我”雙方關系,以及事件的起因、經過的時候,李佳前也一直用的是侵華日軍軍官的口吻。

美化侵華日軍的文章,作者竟是中學校長,文化陣線已出現重大危機

因為這個緣故,在他的原文之中的“八路軍”就成了“共軍”。在描寫八路軍遊擊隊撤退行動的時候,他就用到了“逃竄”這樣的貶義詞。

除此之外,李佳前還通過這位日軍大佐的内心獨白告訴讀者,他的這個兒子“從來不參加軍事活動”,這個就讓中國讀者看了很不舒服。

很多人讀了這篇小說之後認為李佳前明顯是在“美化侵華日軍”,關于這一段往事,日本至今有大批的人不認為自己有錯,而中國國内也有一批“精日”分子一直在颠倒黑白。

以前這樣的文章,大家隻在網絡上見過。但是像《杜鵑花落》一樣堂而皇之地登上了初三語言試卷,好像還是首次。

李佳前是中國小的進階教師,又是黨支書兼校長。身為國家教育戰線上的幹部,他這樣幹不是想給中學生“洗腦”嗎?

對于這件事,網上也有人持不同的看法。有人認為李佳前這篇小小說的創作初衷肯定不是為了美化侵華日軍,但是他明顯是在美化二戰時期的“日本人民”。

美化侵華日軍的文章,作者竟是中學校長,文化陣線已出現重大危機

那麼,為什麼這樣說呢?因為李佳前在這篇小小說裡面,多次運用到了杜鵑花的意象,來傳達“反戰資訊”。

杜鵑花在中國文化裡面象征的是什麼?中國有“杜鵑泣血”這個成語,大家都知道,杜鵑是古蜀先王杜宇的化身,它象征的是愛與善良。

由于杜鵑是火紅色的,是以在過去的抗戰文學中,又特别喜歡以杜鵑來贊美“英雄”,歌頌他們的“熱血”與“忠誠”。

李佳前在第二段描寫杜鵑花時,最末寫道:“連片的杜鵑花鋪将開來,沒有驚豔的感覺。終讓人感覺到是蕭條的晚秋,一片落花滿地的爛泥塘。”

這裡很容易讓人聯想到,作者是在八路軍的戰死比成“落花”,并且八路軍戰士是死在“一處爛泥塘裡”,并不會讓人覺得“驚豔”。

當然,這個想法仍然是屬于“日軍大佐崗田”的人物心理活動,不等于就是這篇小小說作者李佳前的真實想法。

在接下來的描寫中,當日軍在戰鬥中殘殺八路軍遊擊隊員的時候,李佳前又用到了杜鵑漫天飛舞,像是一場“灑向空中的花瓢祭禮”,來描寫戰鬥中的血腥場面。

美化侵華日軍的文章,作者竟是中學校長,文化陣線已出現重大危機

這樣的描寫,很容易讓人聯想作者李佳前是用這樣的手法,故意在淡化處理侵華日軍的種種暴行。

不過在文章的最後一段裡,當李佳前再次用到杜鵑花意象時,卻是用它來代表崗田因為“誤殺了兒子”在悔恨與悲痛之下噴出的一口老血。那麼,這個應該怎麼解釋呢?

其實造成這樣的結果,是由于李佳前在創作這篇文章的時候,抛開了自己作為一名“侵華戰争受害者後人”的立場,他試圖用與這段戰争完全不相幹的“第三人”立場去解讀人性。

中國有很多大導演,也幹過和李佳前一樣的事。他們這些人多半是覺得,在我們過去創作的抗日題材文學作品中,把侵華日軍的性格“描寫得太不立體了”。

他們認為侵華日軍雖然是侵略者,但是他們也有“人性”。未知李佳前對日本侵華是符合看待的,但是他這篇小小說卻不是為了譴責侵華日軍而創作的。

美化侵華日軍的文章,作者竟是中學校長,文化陣線已出現重大危機

李佳前的目的是想說明,世界上的一切人類本性都有善良的一面。崗田兒子來中國探親,他本身是沒有錯誤的,他是因為父親的錯誤而死掉的。

而這位大佐父親,在看到兒子被自己誤炸身死之後噴出來的那一口血,也和杜鵑花一樣,是火紅色的。

在小小說這樣的不斷引導下,就很容易得出一個結論:在日本對華侵略戰争中,日軍的血也是紅的,他也是他們本國的“英雄”。而他的兒子——即日本人民,和中國人民一樣,都是善良、無辜的人。可是這個結論,一直存在很多的争議。

在日本右翼沒有死絕,日本高官還在每年拜鬼的情況下,中國文化“精英”主動通過文藝作品挖掘“日本人”的“人性”,其實很難讓人不覺得他們的行為是一種“漢奸行為”。

這就好比當初汪清衛那一班人一樣,總是試圖在中日兩國之間“說和”,并求取一個“平衡”。因為他們都一樣,都主動放棄了是非黑白的“正義”立場。

美化侵華日軍的文章,作者竟是中學校長,文化陣線已出現重大危機

之前陸川導演拍《南京大屠殺》的電影的時候,同樣因為想要把侵略者塑造得更加立體,于是在片中刻意展現日本人的文化,引來了争議。

這些很可能都不是他們的初衷,但是很難不造成這樣的“後果”。一些文學精英,總是試圖利用小說和影視的形式,來傳遞一點自己的“真知灼見”,以達到“教化”人民的作用。

但是這種做法,從根本上就是錯誤的。個人認為,如果一些文人打算“啟蒙”人民,傳遞一點什麼“普世價值”,建議像魯迅一樣直接寫雜文,或是寫議論文,寫小說、寫戲曲是不行的。

理由就是:一千個人,有一千個哈姆萊特。小說這種藝術形式傳達思想是隐晦的,它的思想内涵,會受到讀者學識、閱曆和個人的生活經驗限制。

比如四大名著裡面的《水浒傳》,一些人讀到,就覺得裡面的人個個英雄好漢,而另一些人就覺得裡面寫的全是殺人犯,全是作奸犯科的人。

美化侵華日軍的文章,作者竟是中學校長,文化陣線已出現重大危機

看到的東西不一樣,對這部小說的評價自然就不一樣了。《杜鵑花落》裡面多次出現的杜鵑花,因為在中國傳統文化和抗日文化裡面帶有固定的“忠誠”與“英雄”形象。

當小小說末尾,“它”從日本大佐嘴裡噴出來的時候,作者要怎麼去說服大家相信他對這個侵略者所持的褒貶态度呢?

另外,李佳前這篇小小說進入試卷後,當時有一道閱讀了解題,重點劃出了日本大佐的内心獨白,裡面“從來不幹預軍事的寶貝兒子”幾個字下加了重點符号。

又說“他隻為到這裡看老父親一眼”、“他的命運令你心生惋惜嗎?”然後出題的人,讓學生圍繞這件事情發表看法。

對日本這個“東京帝國大學”不了解的人,多半隻能想到,“他是一名普通的大學生,他學習成績很好”,一些人可能還會是以共情這位日本大佐。

但是事實上這所大學,是日本當年以“富國強兵”為目的建的學校,他們學校的“高材生”畢業後大多被輸送到了中國戰場,一些還沒畢業的後面也成了“神風敢死隊”的成員。

美化侵華日軍的文章,作者竟是中學校長,文化陣線已出現重大危機

是以李佳前因為這篇文章帶來的惡劣影響被河南教育部門免職,一點也不冤枉,成都這邊相關的出題人員是以被處罰,同樣也是“罪有應得”。

結語

個人覺得,中國有的小說家和編劇們,還是盡量别拿本國的民族傷痛和敏感題材作文章、寫劇本了。身為受害者的後代,你根本就沒有資格去替你逝去的先人們展現“寬宏大量”。

像日本侵華、南京大屠殺這樣的事情,大家明明知道小日本至今仍然在狡辯,你怎麼還能通過寫小說,拍影視劇去拼命地表現日本人的“人性”呢。

你們這樣幹,難道是想讓中國的學生,通過“自由聯想”愛上日本人,然後再把曆史的水攪得更渾,讓後人無法知道曆史真相嗎?

最近莫言就因為《豐乳肥臀》中描寫日本人的細節出現了争議,正在被人聲讨,還有人說要代表人民向他發起上億元的訴訟。

莫言小說的讀者是成年人,成年人有自己的判斷。李佳前這個事情更加糟糕,因為學校直接拿他的小說當成了閱讀了解題,去給國中生們閱讀。

美化侵華日軍的文章,作者竟是中學校長,文化陣線已出現重大危機

國中生都還沒有成年,他們怎麼能夠搞懂這篇小說裡面的“曲筆”呢?再說這個閱讀了解題裡面,竟然還有“引導”學生去“憐憫”那個日本人的兒子的傾向。

如果學生對這個兒子抱有同情、憐憫的立場,那麼對這個日軍大佐該是什麼樣的看法呢?凡是考試必有标準答案,因為這個事我知道得相對晚了點,是以已經看不到那張原始試卷了。

也不知道在那份試卷預設的“标準答案”裡面,到底是是“如何了解大佐兒子那令人‘惋惜’的命運的”。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