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ESG評級存在的問題正是進取的方向|解碼中國ESG評級

作者:南方周末

“大陸金融業和公共部門還沒有完全認識到可持續金融的重要性,現階段應以引進和介紹國外研究成果為主,在此基礎上開展學術研究和行業實踐,盡快縮短與國際同行的差距。”

2003年,商道融綠董事長郭沛源在清華大學公共管理學院讀博士,研究方向為金融投資與可持續發展,他與導師于永達教授合作撰寫《金融業促進可持續發展的研究與實踐》一文,呼籲政府、業界關注綠色投資和可持續金融。

他指出,歐美成熟市場在綠色金融、責任投資方面已形成“公衆-消費者-企業-投資者”之間良性傳導機制,“我相信這将會是中國資本市場的發展方向”。

這篇文章距離原銀監會印發第一份專門針對綠色金融的指導性檔案《綠色信貸指引》,早了近十年。

當時國外也隻有社會責任投資和可持續金融的概念,還沒有ESG的概念。2004年,聯合國全球契約組織釋出研究報告《Who Cares Wins》,首次提出ESG的概念,探讨金融市場如何将環境、社會和公司治理因素引入金融分析。郭沛源很快将這份報告翻譯為中文,譯名為《有心者勝》。

夢開始的地方

2005年,在差不多完成博士論文之後,郭沛源創辦商道縱橫,最初定位本是服務金融機構踐行可持續金融,但由于市場環境不成熟,開始轉向服務企業踐行社會責任。商道縱橫從關系網絡、咨詢服務和人才培養入手,開啟了推動中國市場“從商有道”的價值之旅。

2015年,全球ESG投資勃興,年增速逐漸超過全球資管複合增速,中國人民銀行、國家發展改革委也開始探索綠色債券市場,促使資本更多納入環境、社會考量。

這一年,郭沛源回到了“夢開始的地方”,創辦商道融綠,為金融機構提供綠色金融及ESG投資的資料和咨詢服務。2017年,商道融綠開始面向A股上市公司開展ESG評級,并建立了中國最早的上市公司ESG資料庫,核心目的是讓金融機構高效了解上市公司ESG績效,并将之納入投資決策考量,進而使得“資本向善”不僅僅停留在口号上。

商道融綠開展ESG評級并非平地起高樓,在郭沛源長期專注研究和跟蹤之下,2009年盡管市場尚未成熟,商道縱橫内部便成立了ESG投資研究團隊,與海外評級機構和養老金等投資者交流合作,分享前沿洞察和實踐。

MSCI、晨星這些國際機構,二十多年間經過并購與發展逐漸成熟,不僅有一套專業化的ESG評級方法,還形成市場化、産品化的運作模式。與此類機構的交流合作,有助于為本土ESG評級市場孕育開啟思路。

做好基礎設施

市場發展程度、法律法規建設、社會文化背景畢竟不同,海外評級邏輯和方法經驗不可能照搬,商道融綠緻力于形成一套符合中國特色的ESG評價體系(商道融綠ESG評級方法論)。

商道融綠的ESG評級架構包括14個核心議題,近200個ESG名額;對象覆寫全部中國境内上市公司,港股通中的香港上市公司,以及主要的債券發行主體。

考慮不同可持續發展議題對于不同行業穩健發展的影響程度不同,商道融綠設立了51個行業模型,模型内包括該行業的ESG名額和差異權重。

例如,在采礦業,設定了采區回采、生态修複措施名額;在農林牧漁業,設定可持續農(漁)業、珍稀動物使用名額。對于一些通用的名額,涉及不同行業,權重也有所不同。比如污染物排放名額的權重設定,化工行業要大于金融行業。

考慮中國資本市場現階段發展特點,商道融綠設定了綠色信貸比例、支援鄉村振興、參與碳市場情況等名額,這是不同于海外評級體系的中國特色。

随着國内外對生物多樣性議題的關注,評級團隊開始研究自然資本對不同行業的影響,通過增加或者調整名額權重,以及時發現潛在生态風險。

郭沛源認為,ESG評級資料是ESG市場的重要基礎設施,資料服務對象是投資者,首要任務是幫助投資者規避風險。商道融綠的評價邏輯、體系、操作堅持以此為出發點,保障評級的嚴謹性、專業性和嚴肅性。

ESG評級存在的問題正是進取的方向|解碼中國ESG評級

商道融綠ESG評級分數的構成

在風浪中前行

這兩年,經濟前景的不确定性加劇,全球責任投資增速放緩,美國兩黨之争下“反ESG”聲音甚嚣塵上,市場對ESG評級和投資的質疑有所增加,甚至有人批評ESG成了企業的“文案寫作大賽”。

對此郭沛源在自己的公衆号撰寫系列文章回應質疑,也坦率地分析了ESG評級存在的評分體系不夠合理、行業差異無法凸顯、無法全面呈現企業的正負面影響等問題。

他強調:“ESG評級不完美卻不可或缺——但這也不能作為ESG評級機構不求進取的借口。”商道融綠ESG評級産品仍在不斷演進,例如為了突出企業對社會、環境的積極影響,在産品管理議題之下增加了“友好型産品”名額。

為了滿足金融機構對應對氣候變化資料的旺盛需求,商道融綠近一步開發了“PANDA碳中和資料庫”,搭建了碳測算與氣候風險分析平台,以估算企業和投資機構資産組合的碳排放資料,并評估企業和投資機構在氣候變化中面臨的實體風險和轉型風險。

ESG評級存在的問題正是進取的方向|解碼中國ESG評級

商道融綠PANDA碳中和資料庫

郭沛源認為,在各種不确定性之中,非财務因素之于企業經營和投資回報的影響是确定的,綠色低碳(零碳)轉型的方向是确定的,非财務資訊披露尤其是碳資訊披露是确定的。是以,零碳轉型、資訊披露、ESG評級等仍是未來中國ESG發展的關鍵。

ESG評級體系目前存在的種種問題,可視為一種成長的煩惱,它的價值無可取代,它的問題也不應忽視。國内金融機構對ESG評級資料的運用剛起步,還有巨大的創新空間,郭沛源建議金融機構重視ESG評級資料的量化價值,同時也要認識到評級存在的局限性,通過實踐、試錯和疊代,找到适應自己的運用方式。

對于被評價的企業而言,他認為企業一是需要把評級視為提升自身ESG績效的一項工具;二是做好資訊披露,提升資料的品質;第三找到符合自身經營特色實踐ESG的有效路徑。

建構發現“美”的市場

“經濟發展的最終目标應該是實作社會福祉的最大化,而不是制造出更多的巨富商賈,但在現實世界中,能夠發現‘利’的市場處處皆是,善于發現‘美’的市場卻難覓蹤影。”

十多年前,在《資訊披露建構發現“美”的市場》一文,郭沛源強調要為市場注入人性關懷,建立“公衆-消費者-企業-投資者”的良性傳導機制的必要性。

如今,中國已逐漸建構起覆寫信貸、證券、保險、基金的綠色金融政策體系,綠色金融成為各大商業銀行增長最快的業務闆塊之一。

在證監會的統一部署下,三大交易所近期釋出了《可持續發展報告指引(試行)》的征求意見稿,上市公司可持續資訊披露的規範化、标準化正加快推進。

在企業實踐端,根據商道融綠《2023年A股上市公司ESG評級分析報告》資料,A股4843家上市公司中,共有1739家上市公司ESG評級在B級及以上,比上年增加40%,越來越多的上市公司開始重視提升ESG績效。

如何創造經濟效益的同時促進更多人的福祉和利益,中國市場的探索仍在繼續。

南方周末研究員 康華

責編 孫孝文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