業内持續多年呼籲的取消鉛蓄電池消費稅,為何遲遲不能落地?
一組60伏45安的鉛蓄電池價格在300元左右,裡面含有4%消費稅。初看金額不大,疊加起來卻是一筆大額開支。
“在制造型産業裡,鉛蓄電池是為數不多的幾個要征收消費稅的。消費稅征收政策實施多年來,企業叫停呼聲強烈,意見很大,社會各界的争議很多。”近日,衡陽瑞達電源副總經理劉毅在接受《中國能源報》記者采訪時表示,随着國家監管的加強和行業降本增效的自我驅動,鉛蓄電池生産技術、工藝和裝置顯著優化,資源回收使用率達到99%以上,已經告别“高污染、高排放”标簽,繼續對鉛蓄電池征收消費稅并不合理。
劉毅認為,大陸是鉛蓄電池生産和出口大國,在低速電動車、儲能系統、UPS、資料中心等領域,鉛蓄電池仍占據重要地位。為助力行業高品質發展,叫停鉛蓄電池消費稅的時機已經成熟。
行業變化翻天覆地
不環保、高污染——是鉛蓄電池曾經的标簽。前些年,在低速電動車需求激增的帶動下,一些作坊式的“低小散”企業快速“冒出來”,鉛塵酸霧不經淨化、廢酸水不經處理直接排放,環境污染觸目驚心,深深刺痛了社會神經。
采取果斷措施,抓好源頭管理作。工信部建立起鉛蓄電池行業規範條件企業名單,并自2016年1月1日起,對鉛蓄電池按4%稅率征繳消費稅,以降低或限制鉛蓄電池行業的高能耗、高污染,倡導節能環保、綠色發展。
“當時行業需求激增,标準和管理措施很難馬上到位,在生産過程中存在一些不守規矩的行為,拖累了整個行業發展。”劉毅指出,鉛蓄電池消費稅在很大程度上發揮了正向引導作用,倒逼“低小散”生産企業加速淘汰。
“與此同時,主管部門從工藝裝備、環境保護、職業衛生、節能與回收利用等方面制定了相應的管理措施,形成了一套完整的名額體系,可以說鉛蓄電池過度發展情況得到扭轉,産業集中度大幅提高,從業企業由2000多家減少到300家左右,在技術改造,生産工藝上得到顯著改善。”中國化學與實體電源行業協會原秘書長劉彥龍向《中國能源報》記者表示。
“經過多年整治,鉛蓄電池行業已經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劉毅表示,大陸鉛蓄電池行業的環保水準已經顯著提高,通過對落後産能、廠址衛生防護距離不符合要求等方面的整治,行業隊伍優勝劣汰基本完成,污染問題基本解決,部分企業已經實作超低排放,乃至超超低排放。鉛蓄電池消費稅已經完成了抑制高污染鉛蓄電池生産和消費的使命。
企業經營壓力巨大
消費稅卻實打實增加了企業成本負擔。資料顯示,2016年至2022年期間,鉛蓄電池行業消費稅繳納金額超過370億,年均納稅約53億。而鉛酸蓄電池企業利潤率較低,主營業務利潤率多年來一直在2%—4%低位區間,利益驅使下,部分小企業存在偷稅漏稅情況,不但不能解決環保問題,反而促使“劣币驅逐良币”。
駱駝股份董事長劉長來反映,鉛蓄電池消費稅對行業産生的負面影響已不利于企業高品質發展。以行業頭部企業天能股份和駱駝股份為例,2022 年分别繳納消費稅 12.9 億元和 3.13 億元,分别占到各自納稅總額的 35.8% 和 20%,淨利潤率分别為 4.39% 和 3.4%,企業經濟效益長期處在低位運作。
近年來,鉛蓄電池生存空間不斷被擠壓。“很多企業的利潤都還達不到4個點,在锂電快速發展的沖擊下,鉛蓄電池企業生存發展壓力加大。”劉毅稱,鉛蓄電池屬于重資産行業,無論是生産裝置、技術儲備、工藝、環保等方面的投入都非常大,消費稅在一定程度上拖累企業研發創新和市場競争。
劉長來進一步表示,汽車啟動用鉛蓄電池屬于汽車核心零部件,汽車消費稅與鉛蓄電池消費稅存在重複征收問題。“在現有消費稅稅目中,對于不同排量的乘用車、中輕型商用車分别征收了3%至20%不等的消費稅。每輛車中都裝配有至少一隻啟動用鉛蓄電池,且該蓄電池在銷售給主機廠時已經繳納4%消費稅。”
能否取消尚不明确
多種技術路線百花齊放,競相發展,是大陸電池産業發展特點和基本政策。盡管受到锂電沖擊,基于價格低廉、使用安全、再生率高等優勢,鉛蓄電池在低速電動車、儲能系統、資料中心占據重要地位。
那麼,業内持續多年呼籲的取消鉛蓄電池消費稅,為何遲遲不能落地?
“主管部門也很糾結。”業内人士坦言,鉛蓄電池骨幹企業制造過程的污染已得到根本性的改善,但非法收集、處置廢鉛蓄電池造成環境污染的個案仍時有發生。“政策不能朝令夕改,況且鉛污染造成過惡劣的社會影響。”
去年5月,最高人民檢察院、公安部、生态環境部聯合釋出依法嚴懲危險廢物污染環境犯罪典型案例,其中一例顯示,2018年至2020年7月間,被告人在未取得危險廢物經營許可證的情況下,冒用已取得危險廢物經營許可證的公司名義,先後在天津市武清區東馬圈鎮等地有關廠房、院落或小樹林内,雇傭他人收購、拆解廢鉛蓄電池,并将拆解蓄電池收集的酸液通過滲坑、下水道等方式排入無防滲措施的土壤或公共排水系統。經檢測,多處土壤的鉛含量、酸數值明顯高于正常土壤,已被嚴重污染。
據《中國能源報》記者了解,鉛蓄電池污染主要發生在生産和回收環節。生産過程中産生的鉛氣、鉛塵以及廢水排放要按照環保标準處理。鉛回收具有較大的經濟價值,許多小企業、小作坊都願意去從事回收工作,但他們往往缺少必要的回收裝置和技術,粗暴拆解,直接傾倒酸液取出鉛闆,就産生了酸污染。根據相關規定,廢鉛蓄電池屬于危險廢物,從事收集、貯存、利用、處置危險廢物經營活動的機關,應申請取得許可證。
當務之急是加強監管
天能控股集團董事長張天任認為,解決節能環保問題,還是應該通過國家健全法規、政府職能部門加強監管等手段來實作,鉛蓄電池行業的環境污染個案主要是“法規缺失、監管缺位、管理不善、認識不夠”造成的,并不是電池産品本身的問題,隻要在每個環節監管到位,不會對環境造成污染風險。
“目前,鉛蓄電池正規回收企業‘吃不飽’,産能使用率低的問題較為突出,而一些小、散、差工廠甚至非法作坊運作成本低,能以高價搶奪退役電池資源,很多電池都流向小廠。這也加劇了正規企業的生存壓力。”在劉彥龍看來,鉛蓄電池行業發展當務之急是健全法律法規,延伸生産者責任制,大幅提高違法成本。通過建立溯源系統等方式,實作從源頭生産、中端使用到末端收集運輸再生的全過程閉環監管,進一步提升鉛蓄電池管理水準。企業也要加大技術研發力度,解決比能量偏低的短闆,提高鉛蓄電池産品競争力。與此同時,建議出台再生鉛行業産能置換實施辦法,對于不符合《再生鉛行業規範條件》,特别是對一些低效、落後産能進行關停,促進再生鉛産業實作健康發展。
大陸是全球最大的鉛蓄電池生産和出口大國。2022年鉛酸蓄電池産量為21650萬千伏安時,占世界總量的三分之一,出口量2.16億個,總金額達39.03億美元。鉛蓄電池産業發展優勢不應放棄。
劉長來建議,參考汽車輪胎取消消費稅的工作經驗,優先取消汽車起動用鉛蓄電池消費稅。同時,對于已落實生産者責任延伸制度,建立完整廢舊鉛蓄電池回收體系,配套相應資訊管理系統,對回收全過程進行監控管理的企業免征電池消費稅。
張天任建議,或适當降低電池消費稅稅率,可降低1到2個百分點。同時,将電動自行車的重要部件鉛蓄電池列入國家鼓勵類出口産品目錄,與锂電池一樣享受出口退稅政策。降低企業出口成本,提高産品國際競争力,進一步激發企業“走出去”的積極性。
“鉛蓄電池行業發展格局已趨于穩定,很難再出現爆發式增長,企業一方面要維持住現有存量,另一方面做一些增量,向高品質發展。”劉毅表示,更精、更好、更安全、成本更低是鉛蓄電池市場競争和未來發展趨勢,通過強技術創新提高競争力。
文 | 本報記者 盧奇秀
End編輯 | 闫志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