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微頭條首發挑戰賽#“不辭”與“弗始”:“萬物作而不辭”或“萬物作而弗始”意味着什麼?這個微頭條要讨論的不僅是“不辭”與

作者:問道華夏

#微頭條首發挑戰賽#

“不辭”與“弗始”:“萬物作而不辭”或“萬物作而弗始”意味着什麼?

這個微頭條要讨論的不僅是“不辭”與“弗始”的不同,重要的是“萬物作而不辭”或“萬物作而弗始”,它們涉及的“道”與“萬物”的主輔關系。

三句話簡單說說版本流變的利弊。傳本《道德經》相比漢簡本、帛書本、楚簡本《老子》,有不少文字上的出入,更有與時俱進的時代風格,文意較古本淺近。但兩者并無大的思想差異,有重大差異的是讀者個人。

傳本在流傳過程中,因為時代文風和傳抄者的語言偏好,會增删一些虛詞、增加一些排比句式等,還有的傳本編校者隻考慮到文本的改善,而忽視了原版本的“注解”内容,結果造成原文與注文内容的不一緻。

下面以第二章的“不辭”與“弗始”相比較,探讨兩者的異同,以及“萬物作焉而不辭”或“萬物作而弗始”這句話,所揭示的大道與萬物之間的關系。

《道德經》 第二章說“萬物作焉而不辭”,此後又說道乃萬物母等。那麼,萬物到底是道所“生”呢,還是萬物自生自滅呢?

傳本的字面意思按傳統了解是說:大道對于萬物的興作“不辭謝(河上公)”,“萬物為我作,而我無所辭(蘇轍)”,即:萬物為我所“生”,我并不需要回報。這似乎跟大道的生而不有,為而不恃一脈相承,并無不可。

但是,《呂氏春秋》、傅奕本《道德經》在這句話卻寫成“萬物作焉而不為始”,而古本帛本、楚簡本均為“弗始”。王弼本雖為“不辭”,但王弼卻在解讀“太上,下知有之”時引述第二章内容為“居無為之事,行不言之教。萬物作而不為始”。

這說明,王弼本《道德經》也是“萬物作而不為始”,而不是“萬物作焉而不辭”。同時也說明,今日之王弼本并非原來的王弼本。

唐太宗時期著名道家理論家成玄英的《老子道德經開題序訣義疏》也寫作“萬物作而不為始”。

關于“不辭”與“不(弗)始”的讨論,在帛書本和楚簡本《老子》出土之前就有人提出來了,比如清朝乾嘉時期的畢沅,此後的易順鼎、高明、鄭良樹等人。

由此看來,“萬物作焉而弗始”或“萬物作焉而弗為始”,應是古本之舊。其原意是:大道對于萬物的生滅變化,其做法是順任之,不加幹涉,莊子雲“不為物先”“和而不倡”即此。

請注意,這句話的意思是:萬物自生自滅,大道并不主導也不阻止,一切順遂萬物。

是以,這一章的“行不言之教,居無為之事,萬物作焉而弗始”講的是“無為之治”,所謂無為就是不幹涉、也倡導,也不阻止,即順遂之,因任之。就是說:聖人“不言”、“無為”,能輔萬物之自然,任憑萬物興起而不加倡導。

這麼了解,是否就出現了一個問題:不是說道“生”萬物嗎?怎麼又說是萬物自生自滅的呢?

的确是道“生”萬物,但這個“道生之”,不是真的“生育”了萬物,它隻是一個形象的比喻,這個“生”表達的是:萬物從原初的模糊難以捉摸的“無”的狀态,到具體形态演化過程的“生”,是從“無”到“有”的發生過程。

而“道”在其中扮演的是“輔”的角色,而不是“主”的角色。是以才有“道”“能輔萬物之自然而弗為主”的說法。

道德這個功能屬性落實在聖人之治上就是:聖人能輔百姓之自然而不為百姓主。這也是老子提出“無為之治”主張的理論依據。

#妙筆生花創作挑戰##老子道德經#

#微頭條首發挑戰賽#“不辭”與“弗始”:“萬物作而不辭”或“萬物作而弗始”意味着什麼?這個微頭條要讨論的不僅是“不辭”與
#微頭條首發挑戰賽#“不辭”與“弗始”:“萬物作而不辭”或“萬物作而弗始”意味着什麼?這個微頭條要讨論的不僅是“不辭”與
#微頭條首發挑戰賽#“不辭”與“弗始”:“萬物作而不辭”或“萬物作而弗始”意味着什麼?這個微頭條要讨論的不僅是“不辭”與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