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沙場春點兵】人防物防保生态!濕地裡的“最強大腦”這樣為濕地保駕護航

作者:天津經開區一泰達

  “我們通過決策超腦就可以進行鳥類狀态和人員活動實時監測,這樣能夠更加準确全面地掌握保護區内生物資源和生态環境底數及動态變化。”3月中旬,在位于甯河的七裡海濕地,七裡海濕地保護中心從業人員馬萱正在向記者介紹,管理人員如何通過七裡海生物多樣性監測平台的智慧監測系統,對保護區内野生動植物、生态環境等要素進行立體化監測。

  地處甯河的七裡海濕地是世界三大古海岸性質的濕地之一,京津冀地區重要的生态“後花園”。這裡是東亞至澳大利西亞全球候鳥遷徙通道的重要越冬地停歇地和繁殖地,每年有超過百萬隻候鳥遷徙過境,七裡海濕地也成為了名副其實的鳥類天堂。

【沙場春點兵】人防物防保生态!濕地裡的“最強大腦”這樣為濕地保駕護航

  這套智慧監測系統,通過濕地内的前端感覺裝置,将自動監測到的環境、物種、聲紋、視訊等實時資料回報到終端,交由系統進行高效率的采集分析,進而及時準确擷取濕地内鳥類品種、數量、分布等基礎資訊,為濕地保護提供科學依據。

  “平台運用了物聯網等技術手段,在濕地内多處安裝設定了監測傳感裝置,包括6台固定式鳥類視訊監控、10台移動式鳥類監控、40台聲紋裝置、50個電子界樁、30個巡護終端。”馬萱介紹。

【沙場春點兵】人防物防保生态!濕地裡的“最強大腦”這樣為濕地保駕護航

  為維護七裡海生物多樣性和生态平衡,2021年七裡海濕地自然保護區充分結合七裡海保護修複的相關規劃及要求,公開釋出《天津市七裡海濕地生态評價名額體系》,對加強生态監測,推動七裡海濕地生态系統保護恢複等工作具有積極的指導作用。

  在此基礎上,七裡海建構了由監測傳感器、監測平台決策指揮中心等組成的“天空地”一體化生物多樣性監測系統,全部資料均可通過決策指揮中心進行可視化呈現,管理人員可實時擷取監測資料與名額體系進行對比更好保護濕地生态系統健康。

【沙場春點兵】人防物防保生态!濕地裡的“最強大腦”這樣為濕地保駕護航

  “這個名額體系也是對咱們七裡海濕地裡邊設定的各個名額進行監測,評估咱們七裡海的保護修複的成效。它設定了一個基礎值,還有一個就是咱們的目标值,通過這個監測系統,能夠對應名額體系裡面的各個名額,通過監測展現出這個值的變化,随時掌握七裡海裡邊實時的狀況,為咱們提供一定的資料支撐。”七裡海濕地保護中心副主任韓寶亮說。

  智慧監測系統利用物聯網、大資料、人工智能等技術,為七裡海濕地保護和管理工作添加了科技“翅膀”。有了這個“最強大腦”,以往巡護人員無法前往的區域現在通過攝像頭就可以監測到動态情況,對較為機敏的鳥類也可以通過裝置進行音頻和視訊的收錄,特别是濕地内突發情況,可以讓管理人員更加便利精準地捕捉到進而迅速處理,通過這些資訊化技術,對七裡海濕地的數字化賦能,有效地助力濕地實作可持續發展。

【沙場春點兵】人防物防保生态!濕地裡的“最強大腦”這樣為濕地保駕護航

  “今後,我們要充分利用新的技術手段、新的裝置,結合傳統模式對系統進行不斷完善,争取讓它識别的準确率越來越高,加強科技化水準。通過‘人防’和‘技防’相結合的方式,保證七裡海濕地健康。”七裡海濕地保護中心副主任韓寶亮說。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