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華為三星化,但未來或比三星更強大?

華為三星化,但未來或比三星更強大?

文/王新喜

華為正在回到過去的巅峰狀态。

在華為2024年合作夥伴大會上,華為常務董事、ICT基礎設施業務管理委員會主任汪濤在主題演講中表示,2023年,華為公司經營基本回歸常态,整體經營穩健,全球的銷售收入超過7000億元人民币,實作了超過9%的增長。其中華為中國區的企業業務收入取得了超過25%的快速增長。

華為三星化,但未來或比三星更強大?

華為巅峰時期營收8914億,後面下降到6300億,現在慢慢回升到7000億。

2021年至2023年,這三年的研發投入占比公司收入均超20%。2023年,華為的研發投入總額排名居全球前五。

華為三星化,但未來或比三星更強大?

一個明顯的趨勢是,華為正在三星化

業内有一個感覺,華為變得越來越像三星。

我們知道,三星是南韓的國民企業,南韓人的一生離不開兩樣東西,那便是納稅和三星。三星集團所涉行業衆多,包括電子工業、金融貿易、機械重工、建築建材、石油化工、紡織服裝、廣告、物流、醫療等諸多領域。

三星幾乎涉足了南韓實業的大部分行業,其GDP在南韓經濟占比高達16%。資料顯示,其名下一共有超過85家子公司,其中有三家子公司進入了世界500強,分别是:三星電子、三星人壽保險、三星C&T公司分别位列世界500強第15、426、444位。

需要說明的是,三星集團并未整體上市,上市的部分是三星電子。三星電子旗下包含了手機、電視、PC、家電等一系列産品。

三星有一個特點是即做産品,又進入供應鍊,做零部件。它掌控着處理器晶片、存儲晶片、液晶屏等移動終端核心電子元件的設計和制造能力,也掌控着最上遊的CPU、NAND閃存、DRAM記憶體、顯示屏、AMOLED面闆、攝像頭等供應鍊環節,手機重要的核心元器件與制造供應鍊環節幾乎都繞不開三星。

華為三星化,但未來或比三星更強大?

即做産品,又進入供應鍊,做零部件,這一點華為與三星也有頗多類似之處,華為在手機行業作為手機巨頭存在,它依賴産業鍊供給,但是在晶片與作業系統等手機之魂上,卻依賴自己的供給。

在汽車領域,華為既做産品,又作為供應商,也被對标博世,比如電機電控方面華為也是可以供應的。在目前,華為的電機産品銷量已經超過了彙川。

華為三星化,但未來或比三星更強大?

華為車BU提供智能駕駛、智能座艙、數字平台、智能車雲、AR-HUD與智能車燈等業務,華為智能汽車業務中,高階智駕有華為ADS系統,智能座艙有鴻蒙車機系統。

此外從業務布局的波瀾壯闊多元化程度來看,華為也越來越像三星。

華為在通信、企業服務、雲服務、手機、汽車、消費電子、晶片設計和制造、伺服器、AI人工智能等領域都有布局,且在通信領域、人工智能、智能駕駛、5G、晶片、作業系統等衆多領域的技術水準代表了國内頂尖技術水準。

而這些代表着國内頂尖水準的技術,既可以用到手機、PC、也可以用到汽車上,衆多業務線形成營收利潤,互相反哺。且手機、汽車、PC領域可以互相融合,形成人無我有的獨特競争力,這種競争力,是其他廠商害怕的。

華為三星化,但未來或比三星更強大?

比如說,車機系統,華為有自己的手機、有自己的作業系統,不用擔心手機這個車鑰匙掌控在别人手裡,對車機業務的主導權更強,智能互聯層面,比其他廠商要做的更好。

三星為何能做到很多領域第一,也在于很多領域的技術與供應鍊可以共用,形成不斷橫向擴張的技術與品牌影響力。比如三星手機的供應鍊可以對PC、電視等領域的産品形成品牌與技術輻射能力,降低零部件成本,優先把最先進的工藝給到自己産品,形成産品硬體上的競争力。

但從目前來看,華為雖然在三星化,但三星更擅長做電子産品。華為切入了科技通信行業的底層業務,動了很多國際巨頭的蛋糕。

從一開始的雲管端傳統業務上,華為就幾乎在所有的主航道業務上與國際巨頭狹路相逢。華為在伺服器領域面對IBM,HP,無線領域對手有愛立信,華為做資料通信産品直面思科。做存儲碰上EMC,做虛拟化又和Vmware遇上,華為海思晶片業務的對手又是高通,但華為并沒有被這些巨頭擊倒,活了下來,越做越大。

華為三星化,但未來或比三星更強大?

後來,華為在移動作業系統上單挑谷歌,鴻蒙生态裝置數量已經達到8億,開發者220萬,軟硬體産品已經超過350款,生态漸成,已成全球第三大作業系統。

華為三星化,但未來或比三星更強大?

随着今天華為在汽車領域的深入布局,在自動駕駛領域直面特斯拉。從問界M7與M9的産品智駕潛力來看,華為在自動駕駛領域還有很大的成長空間。

華為過去在晶片領域單挑高通、聯發科,未來面對的是英偉達。

華為三星化,但未來或比三星更強大?

前段時間英偉達把自己的主要競争對手捋了一遍,捋完發現,華為在其五個布局中的四個領域是其競争對手,包括AI相關圖形處理器、擁有内部團隊設計AI相關晶片的大型雲服務公司、基于Arm的中央處理器和網絡産品。是以将華為列為AI晶片等多個類别的主要競争對手。

華為三星化,但未來或比三星更強大?

事實上也确實如此,華為董事、ICT産品與解決方案總裁楊超斌指出,華為的目标就是為全世界提供第二個算力選擇。在華為看來,到2028年預計ARM伺服器中國占比将超80%、全球占比将超50%。

華為三星化,但未來或比三星更強大?

此外,華為也在資料庫上單挑甲骨文和微軟,而華為的鲲鵬系列伺服器和資料庫産品已得到廣泛地應用。

華為每切入一個領域,對手都怕他,相比較而言,三星相對溫和的多,同樣是切入到很多領域,但是三星在技術上與産品上沒有讓競争對手如臨大敵,但是華為卻有這種威懾力。

總的來說,華為在三星化,但是兩者的根源性不同在于企業機制的不同,三星的背後是财閥資本,華為的背後是員工共同持股,奮鬥的動力不同。此外在企業追求上,三星電子更多是以市場佔有率做到最大為追求,在代表科技未來制高點的技術突破、創新與争奪能力來看,三星的決心不如華為。

結語:

華為與三星是中韓典型的代表企業,兩者都有在基礎學科領域與晶片等底層研發、基礎設施領域砸入重金。根據2021年9月底的資料,華為和三星的市值分别為:華為約2200億美元,三星約4500億美元,但從今天來看,華為市值或早已超3000億美金。

不過相比較來說,三星在半導體、顯示器、攝像頭、智能手機等傳統數位科技領域擁有非常強大的技術實力,不過目前華為正在從低谷反彈,重回巅峰狀态,華為的不同在于,它對産業潮流與熱門方向更加敏感,尤其是華為在汽車業務上正在強勢崛起。

華為三星化,但未來或比三星更強大?

三星在技術層面的核心競争力還是集中在智能手機領域,在新興業務層面還缺乏明顯的亮點,在新能源汽車領域,盡管已經宣布研發了固态電池,但三星缺乏明顯的汽車産業全面的布局與競争力。這或許是華為與三星在未來業務上一個明顯不同點。

華為三星化,但未來或比三星更強大?

相比較來說,三星整體實力或更強一點,不過這兩年很明顯華為崛起速度太快,尤其是華為在汽車業務上正在強勢崛起,三星在技術層面的核心競争力還是集中在智能手機領域,從趨勢來看,三星的勢頭在下行,而華為在上行,從未來潛力來看,華為會活的越來越好,可能要比三星要更強大,我們拭目以待。

作者:王新喜 TMT資深評論人 本文未經許可謝絕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