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馬丁叔叔在火星上寂寞嗎?永遠的馬丁叔叔火星上,不隻有馬丁叔叔

作為"70後",當我們年輕的時候,我們對火星的所有了解都來自馬丁叔叔,他是一位頭上戴着天線的火星訪客。長大後,我們發現,原來,馬丁叔叔的火星,非常活潑。

主筆/馬

馬丁叔叔在火星上寂寞嗎?永遠的馬丁叔叔火星上,不隻有馬丁叔叔

照片 電影《異形報道》

<h1>永遠的馬丁叔叔</h1>

火星上有人嗎?

至少在我10歲之前,我會毫不猶豫地告訴你有。我認識一個火星人,他的名字叫馬丁叔叔。

不過,我覺得馬丁叔叔一定是中國"70後"父母"最讨厭的人"榜首。由于這個人的外表,房子裡的電視天線總是很快磨損。他們總是呆在電視櫃裡,但會移到孩子們的頭上。

因為,馬丁叔叔的腦袋裡,有一對天線啊!

我出生的那一年,"來自大西洋底部的男人"剛剛出生。一年後,随着中美建交,該劇被引入中國,成為第一部被中國看成的美劇。在整個1980年代,《獵人狩獵》、《駐軍敢死隊》、《火星馬丁叔叔》和《成長中的麻煩》共同建構了普通中國人對美國的了解。這些包括格子襯衫,友善面,誇張的肩墊,家用車,寬敞的外殼,先進的技術,特别是空間技術......每個人都善良樂觀,講一籃子笑話。

事實上,《火星的馬丁叔叔》是中國人接觸到的第一部美國情景喜劇。

馬丁叔叔在火星上給我留下最深刻印象的是,除了天線之外,還有聲音:每次他隐身時,都會發出類似于電子波的低聲音。對于小時候的我來說,這種聲音非常奇怪。

當《火星的馬丁叔叔》在中國播出時,我可能沒有固定的記憶。1978年,也就是我出生的前一年,我的父母買了第一台家庭電視:一台14英寸的黑白電視。當時,電視在中國人的生活并不流行。是以,每天晚飯後,小鄰居都會搬一個小長凳來敲我的門,主要是看電視,順便逗我。

在我5歲之前,我對所有電視節目的印象都是少量清晰的圖像和大量的黑白噪音。當時的電視訊道特别少,晚上隻有幾個小時播出。我和我兩歲的弟弟在當天早些時候學會了修補天線,試圖讓它接收更多的電視節目。當然,這是徒勞的,但我們在很小的時候就有一項技能:用手觸摸天線,圖像會更清晰。

我對馬丁叔叔的一些記憶包括:他不必說話就能知道他在想什麼;他可以控制自己的心跳和腦電波;有一次,一個壞人試圖給他一個測謊儀,他讓測謊儀畫了一個女孩。他和他英俊的記者叔叔沒完沒了地戲弄窮人。我不明白為什麼成年人有這麼多話要說。

馬丁叔叔有一頂神奇的頭盔,是電視劇中來自火星的黑色科技,但在我眼裡,它就像一個鍋。後來,在1980年代,當氣功很熱時,許多成年人會在頭上放一個鍋來接收"宇宙信号",并想知道他們是否受到馬丁叔叔的啟發。

直到國小,班上姓馬的孩子,最幸運的就是他們的名字不是"馬丁"。因為如果你叫這個名字,很難不被哄騙。然後孩子會被哄到哄騙孩子的頭上,說:"好!叔叔給你買糖吃。"

飾演馬丁叔叔的演員雷·沃爾斯頓(Ray Walston)是一位着名的百老彙演員,他因在戲劇中的表演而獲得了托尼獎和兩項艾美獎。他是比利·沃德(Billy Ward)的經典作品《較高價的電梯大廈》(The Apartment)中長得好看的保險推銷員。在《火星的馬丁叔叔》中,他的打法其實很嚴肅。但我不知道為什麼,這種嚴肅性給了馬丁叔叔一種不同尋常的幽默感。1999年,好萊塢翻拍的《火星馬丁叔叔》,其中雷·伍斯頓飾演了一個非常有意義的配角:早在1963年登陸地球的火星科學家尼尼克,早就潛伏在地球人之中。在影片的最後,尼尼克回到了火星,他的叔叔馬丁最終回到了家鄉。

雷·沃斯頓于2001年1月2日在加利福尼亞州比佛利山莊的家中去世,享年86歲。我想他回到了火星。

根據電影版《火星的馬丁叔叔》,1963年是火星人尼尼克第一次登陸地球。就在那一年,《火星的馬丁叔叔》的第一集在CBS播出,然後,直到1966年,總是在地球上制造無數笑聲的馬丁叔叔,與無數北美觀衆度過了一個難忘的夜晚。十多年後,它已成為中國兒童難忘的童年記憶。

更重要的是,作為第一個來到地球的火星人,馬丁叔叔鞏固了地球人對火星人的印象。至少在蒂姆·伯頓(Tim Burton)的《火星人玩地球》(The Marsians Play Earth)誕生之前,我們都以為火星人是頭上有兩根天線的馬丁叔叔,表面上嚴肅善良,無法動彈地說,地球上最聰明的人是火星上的低能量人,地球上最美麗的女人在火星上是醜陋的。

然而,私下裡,去除星外人的冷包袱,馬丁叔叔會承認地球并非無所适從。例如,冰淇淋;火星上絕對沒有海洋。馬丁叔叔說,在火星上,他們隻能從岩石中取水。

馬丁叔叔在火星上寂寞嗎?永遠的馬丁叔叔火星上,不隻有馬丁叔叔

美劇《大西洋海底人》照片

<h1>在火星上,馬丁叔叔并不孤單</h1>

《馬丁叔叔火星》制作播出的背景,是60年代在美蘇競争的背景下,美國進入了所謂的"太空時代":大型噴射機的出現,民權運動席卷了北美,宇航員登上了月球......在這樣的時代背景下,沖突,争鬥,幻想,野心,開拓...太空是牛仔們最新的夢想。

《火星的馬丁叔叔》的成功激發了好萊塢對火星的興趣。之後,馬丁叔叔的家鄉變得更加熱鬧。據不完全統計,好萊塢科幻片有100多部以火星為目标,其中火星表面荒涼寂寞,但地下隐藏着大量未知生物,極有可能是地球生命的起源。1997年前後,一部看起來很像是向火星的馬丁叔叔緻敬的美劇《異形訪客》問世,主人公在登陸地球後成為洛杉矶的一名警察,愛上了地球人的生活。

好吧,這就是問題所在。能夠正确回答以下問題,就是表明你真的愛過馬丁叔叔。

1.除了馬丁叔叔和尼尼克,火星上還有哪些"人"?

問題有點複雜。根據最早的與火星有關的電影,即1918年由丹麥導演霍爾格·莫森(Holger Mawson)執導的黑白無聲電影《火星之旅》(The Journey to Mars),火星人在外表和生理上與地球人沒有什麼不同,地球人是一群純粹的素食主義者和和平主義者,具有自給自足和虔誠的宗教意識。你最喜歡的兼職娛樂活動是在一座類似于希臘神廟的建築周圍祈禱。但根據1924年蘇聯無聲電影《火星女王阿萊塔》,火星上也存在階級分化,奴隸很多。

蒂姆·伯頓(Tim Burton)在《火星人玩地球》(The Martians Play Earth)中飾演的火星人有大頭、小身體、暴露在他們面前的大腦,不得不在玻璃罩中生存,臉更像骷髅,四肢更像章魚。在我們的記憶中,這與馬丁叔叔相去甚遠。在《火星叛國》中,火星人看起來更像是某種進化成不同形狀的昆蟲,相當惡心。

是以,據推測,火星和地球一樣,有不同的"種族"和"種族群體"。

2. 火星上有美麗的女人嗎?

是的!是的!是的!

火星上有公主和王後。火星女王的名字是"Alyta"。她喜歡穿一件希臘風格的長襯衫,頭上有天線,就像1924年的"火星女王,艾麗塔"(Queen of Mars, Alyta)中所說的那樣。從她頭上的天線來看,她可能是馬丁叔叔的遠房親戚。然而,登陸火星的蘇聯工程師帶着士兵在火星上推動革命,鼓勵奴隸暴動,并推翻了她......是以,當科幻作家埃德加·賴斯·巴勒斯(Edgar Rice Ballers)描述他所看到的火星時,上面隻有公主。2012年,迪士尼改編了巴拉斯的小說《異形戰場上的火星公主》,此時火星除了公主和她的家人,還保持着人形,其餘的看起來就像是《星球大戰》中的神奇動物,比如《扭曲》。是以當公主看到來自地球的英雄約翰·卡特時,她瘋狂地墜入愛河。

事實上,愛上地球人是火星公主的傳統。早在1918年,來到火星的埃弗雷特船長,在火星人的精神洗禮後,帶着火星領袖的女兒回到了地球。是以不要抱怨在蒂姆·伯頓之後,火星上的美女越來越少。那是因為你來得太晚了。

宇宙飛船是前往火星的唯一交通工具嗎?

答案是否定的。事實上,航天器是前往火星的最常見和最正式的運輸工具。但在2012年的《異形戰場》中,約翰·卡特被Light Transfer運送到火星。這種方法的使用原理與導演畢薇的原理相似:說出咒語"Basum",光就會把你送到火星。

此外,根據諾蘭的《星際穿越》,未來人類将能夠通過蟲洞在行星之間旅行,節省大量浪費在太空旅行上的時間和金錢,這可能是星際運輸的主流方式。

4. 火星上有"小強"嗎?

非常不幸,是的。它是由日大學學家帶來的。2016年,一對日本夫婦小梅和阿辛得到了一份特别的工作:在火星上玩蟑螂。據說一些科學家正試圖将最強大的植物和動物放在火星上:藻類和蟑螂。結果,這些蟑螂在到達火星時由于環境優越而變異成蟑螂。于是,當小梅和阿克辛到達火星時,她發現他們被蟑螂人包圍着,為了生存,他們不得不與肌肉強壯的"鐵血戰士"般的蟑螂戰鬥三百發,最後,這場激烈的戰鬥被拍成了電影《火星異形》。

5. 我可以在火星上種植蔬菜嗎?

還行。有關技術細節,請咨詢火星救援中的Matt Damon老師。

6.火星人最喜歡的雜志是什麼?

當然是花花公子。不僅《火星人玩地球》中的火星女王是最受歡迎的,而且參考書将火星人變成了一個充滿Seb朋克風味的冷酷女殺手。就連馬丁叔叔的衣服也是最受歡迎的。别相信,請再讀一遍1999年電影版的《馬丁·馬爾斯叔叔》。在這個版本中,馬丁叔叔的衣服舒适地浸泡在水合良好的洗衣機中,柔軟劑倒入馬提尼酒杯中,花花公子悠閑地翻身......

雖然許多與火星有關的電影都以地球人将他們的火星戀人帶回地球而告終,但電影版的馬丁叔叔在火星上也以不同的方式處理了馬丁叔叔的命運:因為他非常喜歡地球上的大海和冰淇淋,以及他美麗的女性鄰居,馬丁叔叔最終決定帶着他會說話的衣服留在地球上。然而,人類的野心決定了我們殖民太空隻是時間問題。

也許,許多年後,人類真的會飛到火星上尋找馬丁叔叔和他的後代。當那一天到來時,地球上隻剩下最後一個人了。我們的故事,回到了那個熟悉的開始:地球上最後一個人坐在家裡,當敲門聲響起時......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