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好文回顧 | 抓住這三個底層邏輯,能讓你破解任何育兒難題!

作者:童行書院

寫在前面:

“昨天,我兒子忘帶作業了,我又往學校送了一趟。”“我娃的同桌不友好,不是拿他橡皮,就是給他取外号。”“昨天作業又寫到十點多,她要不磨蹭就好了”,這是我在學校門口等女兒放學時經常聽到的話。這樣的吐槽,你是不是也很熟悉?你是不是有時候也會像這些媽媽一樣無助又焦慮?

我想告訴你,隻要我們擁有一雙能看清底層邏輯的慧眼,那些讓人束手無策的難題都會迎刃而解。

不焦慮,不内卷,讓孩子輕輕松松地成為人生赢家,是每個母親的終極夢想。為此我們看書學習、參加講座教育訓練,就為了提升自己,為孩子的成功助力。

但是,生活中,又常常有猝不及防的場景讓人破功,感覺束手無策:

這樣的場景,我估計很多家庭都似曾相識——

有一天,放學接女兒回家的路上,她一直悶悶不樂。我問:“寶貝,你怎麼啦?”她歎了一口氣說:“我今天下課出去找晨晨玩,他讓我再回教室看書去,他好像不喜歡我。”聽到女兒這樣說,我如臨大敵,小朋友們都不喜歡我女兒嗎?他會不會遭受霸淩啊?那老師喜歡她嗎?我感覺天要塌了一樣,恨不得立馬掉頭回學校找老師了解情況。

強按住要跳出來的心髒回到家裡,剛開始寫作業,孩子又出狀況了:“媽媽,同學發卷子時輪到我就沒了,作業不知道該怎麼寫!!!”

我的心又開始抽緊:為什麼單單不給我娃發卷子?一定是同學不喜歡她吧?該怎麼樣幫孩子搞好社交?無數個問題纏繞在一起理不出頭緒,我的心懸在半空,一晚上都沒有睡好。

孩子成長中的問題總那樣層出不窮,按倒葫蘆起了瓢,一樁沒完緊接着一樁又起,中年老母親分分鐘都要化身救火隊長,此時的我們豈止是焦慮,随時都會崩潰,啥時孩子才不讓人操心,過上幸福的人生啊。

其實,很多時候,一件讓人焦頭爛額的事情,隻要看清它的底層邏輯就能迎刃而解。

好文回顧 | 抓住這三個底層邏輯,能讓你破解任何育兒難題!

幸福的第一個底層邏輯:課題分離

尼布爾的祈禱文說:“願上帝賜予我平靜的心,讓我接受我不能改變的;願上帝賜予我勇氣,讓我改變我能改變的;願上帝賜予我智慧,讓我明辨這兩者的差別。”媽媽的智慧,就是培養孩子明辨哪些是自己的事,鼓起勇氣改變,哪些是别人的事,心平氣和地接受。

遇到很難辦到的事情時,我們往往會感覺挫敗,否定自己。其實,這時候我們應該先接納自己,告訴自己:“是啊,我就是這樣一個人,我并不完美,但我喜歡這樣的自己。”當孩子遇到問題時,我們也教給ta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特點,都是獨一無二的,媽媽喜歡這個樣子的你。

再回到我女兒的例子。

我跟她說:“你愛讀書,心思細膩,文文靜靜,這都是你的優點。但是媽媽喜歡你并不代表别人都喜歡你啊,晨晨不喜歡和你玩,是你的事情,還是他的事情呢?”

女兒馬上說:“當然是他的事情啊。”

我趁熱打鐵:“他的事情,我們能管得了嗎?”

女兒陷入了思考,過了一會兒她跟我說:“媽媽,他不和我玩,我管不了,我都求他和我玩一會兒了也沒用。”

“是的,别人的事,我們再想管也管不了,這真讓人傷心。”我抱了抱女兒,安慰她,“不過,我們為自己管不了的事傷心,好像也不劃算哦,我們可以去管自己能管的事呀。寶貝,今天這件事,哪部分是你自己可以做主的?”

“我想和人玩……媽媽,我知道了,我可以找别人玩。”九歲的女兒茅塞頓開。

你看,做好課題分離,厘清自己的事和别人的事,國小生都能解決問題,事情簡單得令人吃驚。

好文回顧 | 抓住這三個底層邏輯,能讓你破解任何育兒難題!

幸福的第二個底層邏輯:主動改變

很多時候,阻礙你的不是客觀原因,而是你主觀把你的問題設定成了障礙。

《被讨厭的勇氣》一書中有一個例子,有一位年輕朋友,雖然夢想着成為小說家,但卻總是寫不出作品。他說是因為工作太忙、寫小說的時間非常有限,是以才寫不出來作品,也從未參加過任何比賽。

但真是如此嗎?實際上,他是想通過不去比賽這一方式來保留一種“如果做的話我也可以”的可能性,即不願出去被人評價,更不願去面對因作品拙劣而落選的現實。他隻想活在“隻要有時間我也可以、隻要環境具備我也能寫、自己有這種才能”之類的可能性中。或許再過5年或者10年,他又會開始使用“已經不再年輕”或者“也已經有了家庭”之類的借口。

若想解決問題,必須有邁出腳步的勇氣,主動去改變自己能改變的那些事。

還是我女兒的事。她是一個内向的孩子,并不習慣于自己主動去找同學玩。那麼,媽媽就要幫她搭一個腳手架,幫助她往前走。正好過幾天就是女兒的生日,我建議她邀請幾個自己感覺能玩在一起的同學來家裡,媽媽幫她準備生日會。

在生日會上,她們玩得特别開心,其中一個同學,接到電話的時候就很激動地一個勁感謝女兒能邀請她,現在她們成了形影不離的好朋友。是不是很神奇呢?當你邁出了一小步的時候,後面竟然藏着一個花團錦簇的世界。

這裡要注意的是,家長的幫助不是強制的,而是在課題分離的前提下幫助孩子用自己的力量去解決問題,也就是“可以把馬帶到水邊,但不能強迫其喝水”。直面課題的是其本人,下定決心的也是其本人,我們可以搭建腳手架幫助孩子,但絕不可以代替孩子做決定。

好文回顧 | 抓住這三個底層邏輯,能讓你破解任何育兒難題!

幸福的第三個底層邏輯:他者貢獻

首先我要說的是,在過往的經驗裡,提到貢獻,我們想到的往往是自我犧牲。但阿德勒把為他人犧牲自己人生的人稱作“過度适應社會的人”,并對此給予警示。

如果通過犧牲,通過内耗,來擷取認可,這屬于讨好,長期下去,隻會讓自己受到更大的傷害,又何談幸福?

那麼,如何讓自己在堅持自我、适應社會這兩個看似沖突的點中間找到平衡,最終讓自己真的擷取内心的滿足于幸福呢?

記住這個詞:他者貢獻。

請你想一想,我們隻有在感覺到自己的存在或行為對所在團體有益的時候,也就是體會到“我對他人有用”的時候,才能有歸屬感,切實感受到自己的價值。

好文回顧 | 抓住這三個底層邏輯,能讓你破解任何育兒難題!

《被讨厭的勇氣裡》提到,對作為夥伴的他人給予影響、作出貢獻,這就是他者貢獻,工作的本質就是對他人的貢獻。

他者貢獻并不是舍棄“我”而為他人效勞,它反而是為了能夠體會到“我”的價值而采取的一種手段。

他者貢獻與自我内耗/犧牲的差別,在于他者貢獻在底層邏輯上是通順的,最終是在建設自我,并讓自我更強大:我是我自己,同時我也處在這個社會關系中,我要展現自己的價值,但我不是孤立的,我需要通過努力,調整自己,和身邊人建立更多情感聯結。

比如在機關做一件别人都不想做的工作時,通常人們都會産生“為什麼他們不來幫我”“為什麼隻有我幹”之類的怨言。但是,此時想的如果是“我對同僚有用”,去思考我能為他人做什麼,而不是他人為我做什麼,我們的心境就會立刻轉變。

通過為他人服務,我們能夠體會到“我對别人有用”,不是被别人評價說“很好”,而是主觀上就能夠認為“我能夠對他人做出貢獻”,隻有這樣我們才能夠真正體會到自己的價值。

作家六神磊磊在他的一篇文章中也寫到了騰訊人關于做公益的看法:很多時候,做公益真的不是為了“做好人”,而是為了自己。

有例為證:一個叫楊丘雄的員工,開七座的車,經常免費拉别人回家;一有時間就自費參與公益,最開始他參加“騰格裡沙漠植樹”,今年他又去大涼山搞了“春蕾計劃”的探訪,周末的時間也去參加助老活動,或者是陪盲人跑步。基本不閑着。最近他又剛剛飛到黃山去做公益,時間是入司十周年攢出來的4天年假,機票住宿還都自費。

他做公益的理由就是為自己。用車送人回家,才會感覺到不孤獨。作為司機,社交壓力沒有那麼大,多說少說幾句都沒有關系,是以他樂意。公益,是社恐的他和社會最好的連接配接口,可以講出平時沒有說的話,認識不願主動去認識的人,去到比一個人獨行更多更遠的地方。

公益還可以讓貌似平凡的人找到高光。平時話不多的他一到了公益場合,指揮、協調、溝通都是杠杠的,人前冷謙,人後周颠。這就是所謂的“為了自己”。

我們從小就被教導要與人為善,要學會團隊合作,要替别人着想,為什麼要這樣?哲學家告訴我們,為别人做貢獻,我們才能最終實作自己的人生價值,找到人生的終級幸福。

歸根結底,為别人,最後還是為自己;對别人的善,最後終會獲得對自己的回饋。

是以,把這個底層邏輯告訴孩子吧:他者貢獻,是實作人生價值的最佳途徑。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道,就是萬事萬物最底層的邏輯。育兒的路上,我知道自己還會遇到這樣那樣的問題,但隻要能撥開眼前的迷霧,看清底層邏輯,先厘清自己的事和别人的事,然後接納那些不可改變的,積極改變那些可以改變的,改變觀念,在為他人做貢獻中實作自己的價值。

這樣的媽媽,一定會影響自己的孩子,收獲幸福的人生。這樣的理念運用到家庭、工作、人際關系,許多複雜的問題就都會迎刃而解啦。

好文回顧 | 抓住這三個底層邏輯,能讓你破解任何育兒難題!

作者 | 王小

一個喜歡讀書,喜歡思考的國中國文老師/童行書院兼職老師;一個不滿足現狀,不斷突破自己的自雞媽媽;一個勇于摒棄落後方法,追尋先進育兒理念的探索者。

互動話題

你對于自己生活的底層邏輯是如何了解的呢?歡迎和我們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 投稿 | 歡迎投遞原創稿件,來稿請投郵箱:[email protected]

轉載 | 背景回複“轉載”,擷取授權方式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