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聶榮臻是華北統帥,為何在平津戰役“總前委”中,他隻排名第三?

作者:史源曆史專欄

平津戰役是解放戰争三大戰役中,十分重要的一場。這場戰役解放軍投入100餘萬正規軍,調動了兩大作戰叢集:華北軍區野戰部隊和入關後的東北野戰軍主力。為了統一協調兩支大軍、確定作戰效率,在中央軍委訓示下成立了平津戰役“總前委”。指揮機構囊括了華北、東北解放軍主要負責人,林總、羅帥、聶帥都是關鍵首長。

聶榮臻是華北統帥,為何在平津戰役“總前委”中,他隻排名第三?

不過有點奇怪的是,聶榮臻作為華北這邊的統帥,卻在總前委中排名第三,次序低于林總和羅榮桓。黨政軍中樞上司機構,曆來講究排名次序,是非常嚴謹的。為何兩支大軍密切合作,聶帥卻在總前委裡面“屈居”第三呢?低于林總也就罷了,畢竟平津戰役時的主力部隊是東北野戰軍,但羅政委的排序也在聶帥之上,比較出人意料。

聶榮臻是華北統帥,為何在平津戰役“總前委”中,他隻排名第三?

細細論究起來,與羅、聶二人的黨内地位有很大關系。在軍隊裡面,解放戰争期間羅榮桓雖不像聶榮臻那樣,擔任獨當一面的戰區“一把手”;但黨指揮槍是基本原則,1945年中共七大,羅榮桓的中央委員排位,高于聶榮臻,這個影響是很大的。事實上七大選出的中央委員共有44人,後來的共和國十大元帥全部在列:林總當時的排序就高于羅榮桓,羅榮桓又高于聶榮臻。

聶榮臻是華北統帥,為何在平津戰役“總前委”中,他隻排名第三?

就連1955年9月全軍授銜時,十大元帥的排名也跟上面講到的七大中央委員順序完全吻合,由此可見黨内職務、地位的重要性,放到軍隊裡也是一樣。舉個最直覺的例子,與平津戰役幾乎同步展開的淮海戰役,也是由兩大野戰軍聯手作戰。華野和中野的5位主要上司組成了淮海戰役“總前委”,情況與平津戰役很相似。而淮海戰役的總前委書記,既不是中野司令員劉伯承、也不是華野司令員陳毅,而是時任中共“中原局第一書記”的小平同志。原因比較清晰,鄧公當時的黨内職務就比兩位元帥更高。

聶榮臻是華北統帥,為何在平津戰役“總前委”中,他隻排名第三?

當然打仗不能僵化、教條,全看具體上司人的情況,也要結合部隊實際。從解放戰争後期華北、華東解放軍的實力對比來看,東北野戰軍的兩位首長領銜總前委,也是有道理的。東野在平津戰役前不久,剛剛消滅47萬東北國民黨軍主力,解放了黑土地,他們是唯一一支主要靠自身軍事力量,打赢戰略決戰的野戰軍,也就是後來威震全國的四野。東北野戰軍在解放戰争中的定位,是各兄弟部隊中最突出的,被軍委和毛主席寄予厚望。

聶榮臻是華北統帥,為何在平津戰役“總前委”中,他隻排名第三?

從平津戰役的情況看,1948年東北我軍有12個縱隊入關,正規軍約70萬人,另有随行支前的民夫,軍民總人數超過80萬人;而聶榮臻的華北部隊,野戰軍人數隻有30餘萬,其中徐向前所部10萬餘人,始終在山西境内與閻錫山嫡系部隊作戰,沒有直接投入平津前線。是以一目了然,華北我軍雖是“東道主”,但在平津戰役中唱主角的,還得是林羅的東北野戰軍。

聶榮臻是華北統帥,為何在平津戰役“總前委”中,他隻排名第三?

這一特點,在後續的戰役程序中也得到印證:隻有西線張家口、新保安作戰的主力是華北解放軍,而東線天津、核心北平,負主責的是東北野戰軍。當然,像聶榮臻這樣軍政全能的老一輩革命家,個人并不會在意所謂的排名順序。建國後元帥授銜,林帥高居第三、羅帥排第七、聶帥則位居第九。

聶榮臻是華北統帥,為何在平津戰役“總前委”中,他隻排名第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