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曆史的塵埃——曆史是最優秀的冷笑話大師

作者:豫鑒曆史

原創 龅牙趙

01

乾德年間,宋太祖翻修了内宮的丹鳳門(也就是後來的宣德門),弄好以後比以前漂亮多了。

右拾遺梁周翰看宋太祖很高興,就抓住機會寫了一篇《丹鳳門賦》獻給宋太祖,歌頌太平盛世和皇恩浩蕩。

但是宋太祖并不領情,轉頭問身邊的侍臣:“這是幾個意思?”

侍臣說:“按照規矩,梁周翰這樣的文職儒臣,在遇到國家有什麼喜事的時候都要歌功頌德。”

宋太祖雖然尚文,但是并不尚馬屁精,将這一篇精心制作的賦扔到地上,說:“人家蓋一個門樓,這酸腐獻什麼言語?”

曆史的塵埃——曆史是最優秀的冷笑話大師

02

宋孝宗某一天去德壽宮探望太上皇宋高宗,兩人聊天的時候,宋高宗問他最近谏官有什麼彈劾沒有。

宋孝宗說:“有,他們彈劾鄭藻。”

鄭藻是宋高宗他爹宋徽宗鄭皇後的侄兒,也算是一個外戚,并且宋高宗生母韋皇後曾經還是鄭皇後的侍女,兩家關系非常不錯。

聽到鄭藻的消息,宋高宗頗有些關心,就問了宋孝宗一句:“是因為他娶了自己的嫂子嗎?”

宋孝宗說:“是的,說他不講倫理。”

宋高宗說:“這事兒看在媒人的面子上,就算了吧。”

宋孝宗問:“誰是媒人?”

宋高宗說:“我。”

宋孝宗回去之後,就把谏官調離崗位離開杭州去外地州府任職了。

03

紹興二十年,秦桧當宰相的時候,發生了著名的殿前司後軍士兵施全刺殺事件。

施全行刺秦桧的原因,倒不是演義傳說中的要為嶽飛報仇,而是因為和談以後無仗可打,士兵的收入斷崖式下跌,他覺得錢少事多,想要挾持秦桧逼他對金開戰(有點天真了)。

當然,刺殺沒能成功,施全被捕,随後在大街上處斬。

殺頭的時候,總是有很多人圍觀,其中一個漢子大聲地說:“這麼點小事都辦不好,确實該殺。”

說得圍觀的人哄堂大笑。

曆史的塵埃——曆史是最優秀的冷笑話大師

04

紹興年間,楊存中在建康駐防的時候,用一塊美玉雕琢了一個“二勝相交”造型的帽環,起名為“二勝環”,拿回杭州獻給了宋高宗,寓意“二聖還”,也就是徽宗和欽宗兩個皇帝能夠從金國回來。

宋高宗很喜歡這個帽環,于是将它鑲在了帽子後面,戴在頭上。

某天宋高宗和秦桧一起吃飯的時候,心情特别舒暢,指着帽環對伶官說:“這是楊存中送我的,名叫二勝環。”

伶官不假思索地接了一句:“好是好,可惜把二聖環放在腦後了。”

意思是,宋高宗隻顧着在杭州享樂,早就忘了迎回二聖的事情了。

聽完這句話,宋高宗頓時臉色大變,想生氣也不好發作。

不過這件事有個挺悲慘的結局,這個伶官後來被秦桧下獄整死了。

05

宋孝宗把皇位傳給兒子宋光宗以後,兩人關系後來變得非常不好,宋光宗在老婆的撺掇和阻攔下,一直不去看宋孝宗,搞得宋孝宗心情也很郁悶。

某一天,他閑得無聊的時候登上了自己重華宮(也就是秦桧此前的宅子,後來被宋高宗改成德壽宮)的露台看風景。

正看着呢,聽見街頭的小孩兒在嬉鬧呼喊“趙官家”。

宋孝宗怏怏地說:“我都喊不過來,你們還喊個什麼。”

06

宋徽宗朝宰相李邦彥的父親是個銀匠。

在那個講究門第出身的年代,李邦彥頗有一些因為家庭出身覺得羞恥,連帶着他的兒孫也不喜歡跟人讨論自己的家庭,免得被人笑話。

某一天在家裡聚餐的時候又說到這個事情,李邦彥很不開心,結果他媽一句話就解決了這個問題:“宰相家後人出了個銀匠才值得羞愧,銀匠家裡出了一個宰相,這是多麼讓人羨慕的事情,你們腦瓜子裡都在想什麼?有點見識好不好?”

07

安祿山死後,史思明當上了老大。他攻到洛陽的時候,正好遇見櫻桃熟了。

愛子心切的史思明就讓人摘了一些櫻桃給還在河北的兒子懷王史朝義和他的心腹周贽送過去,還順手送了一首自己寫的詩:

櫻桃一籠子,半赤半已黃。

一半與懷王,一半與周贽。

有人就給他說,這首詩寫得太好了,但是要是把“懷王”和“周贽”交換一下,就更押韻一些。

史思明大怒:“我兒子怎麼可能排在周贽的後面!”

其實呢,他隻要把第二句改成“半黃半已赤”,倒是可以解決這個問題的——反正他也不講格律,讀起來像家鄉二人轉那樣順口就行。

曆史的塵埃——曆史是最優秀的冷笑話大師

08

宣和年間童貫北伐燕京失敗以後回到開封,某一天徽宗内宴,伶官們表演助興。

伶官甲把發髻梳到自己的額頭上,說:“我是蔡太師(蔡京)家仆,經常觐見天子,這個發髻叫朝天髻。”

伶官乙把發髻松松垮垮地梳在腦袋的一邊吊着,說:“我是鄭太宰(鄭居中)家仆,現在已經退休不用天天梳頭了,這個發髻叫懶梳髻。”

伶官丙像小孩一樣梳了滿腦袋的發髻,說:“我是童大王家仆,我們家大王帶兵打仗,這叫三十六髻。”

意思是諷刺童貫三十六計走為上計,隻知道望風而逃而已。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