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想交偶然所得稅”,财政部評論區成許願池

作者:正觀新聞

今天是農曆正月初五

在傳統年俗中

是迎财神的日子

人們在這天

期望在新的一年裡财源廣進

“想交偶然所得稅”,财政部評論區成許願池

大家想發财的心願已經藏不住了

相關話題紛紛登上熱搜

适逢2月14日情人節

有網友說“想和财神爺談談感情”

“想交偶然所得稅”,财政部評論區成許願池

其中

#财政部評論區成許願池#

這一話題的熱度居高不下

2月13日晚

财政部在社交媒體

釋出一則打卡财政部的動畫短視訊

引來網友互動

大家紛紛在評論區打卡留言:

新的一年想繳納20%的偶然所得稅

“想交偶然所得稅”,财政部評論區成許願池

據了解,偶然所得稅

是對個人得獎、中獎、中彩

以及其他偶然性質的所得而征收的一種稅

适用20%稅率

不少年輕人更是

在朋友圈“雲”迎财神

接各路好運祝福

盼望收東南西北中五方之财

“想交偶然所得稅”,财政部評論區成許願池
“想交偶然所得稅”,财政部評論區成許願池
“想交偶然所得稅”,财政部評論區成許願池
“想交偶然所得稅”,财政部評論區成許願池
“想交偶然所得稅”,财政部評論區成許願池

今天

大家通過各種祈福許願的方式

憧憬未來的美好生活

為自己的工作和生活“打氣”

在各路神仙裡

财神的人氣之旺肯定沒得說

那麼,你知道

“迎财神”的習俗是怎麼來的嗎?

财神有幾個?

日前,上海大學文學院中文系教授黃景春

和北京聯合大學北京學研究所研究員張勃

接受專訪時對此進行解讀

1.“迎财神”的習俗是怎樣來的?

中國民間财神信仰可追溯至宋朝。北宋末年靖康之變,孟元老離開東京寄居臨安(杭州),晚年撰寫《東京夢華錄》一書,追憶東京的繁盛。在此書中,孟元老描述了過年前家家戶戶上街購買“财馬”(即财神像)的情景。此時的财神沒有明确的姓名,隻是人們祈求财富的神。

正月初五“迎财神”的記載則見于明朝馮夢龍的小說集《警世通言》:“正月初五,蘇州風俗,是日家家戶戶,祭獻五路大神,謂之燒利市。”明朝後期的地方志也有對正月初五接财神的記載。

2.中國北方為何稱其為“破五”?

華東師範大學教授劉仲宇曾在書中對比北方的“破五”與南方的“迎财神”,他認為,北方是把“窮”送走,南方則是把“财”迎進來。南北方的群眾都對生活變富裕抱有美好希望,隻是态度和做法各不相同。

古人認為新年期間有諸多忌諱,到了正月初五,人們認為新年過完了,就要開始下地幹活了。是以正月初五也意味着将禁忌“送走”了。送走各種禁忌,也送“窮”出門,這是“破五”要表達的主要内容。舊時北方很多地區延續農耕社會的傳統,因而“送窮”是正月初五的主基調。

3.财神形象是如何确立的?

兩宋時期,百姓會購買“财馬”張貼于家中。“财馬”即财神畫像。這一時期沒有留下對财神形象的具體描述。

元朝開始出現增福神,也稱财帛星君。有四部元雜劇寫到增福神,有的直接稱其為“财神”,但每位的姓名和來曆都不一樣。明清時期增福财神信仰已流傳到華北,一些地方志還記載了增福财神的廟會。

除增福财神外,趙公明、五通神都具有财神職能。從元朝到明朝,祭拜“五通神”逐漸流行。五通神的源頭在印度,後傳入中國。唐朝起便開始出現五通神的傳說和信仰。

五通神有很多不同的名字,比如五顯神、五聖神、五猖神、五路神、華光、馬靈官等。五通神在傳說中能帶來錢财,但這些錢财經常是從别處偷盜來的。在儒士看來,這違背了儒家的倫理觀,敗壞社會風氣。

儒士推動官方多次發起禁毀五通運動。在這種社會壓力下,五通神改換名目,也做“神格”蛻變。于是,五路财神出現了。在五路财神的傳播中,對“五路”的釋義還演化出“五行正氣”的内涵以及“東、西、南、北、中都得财”的美好願景。五路财神保留了五通神的賜财職能,增加了忠孝、公平、正義的倫理内涵。對五通神的改造曆經數百年,他的形象從反倫理、反社會的窘境中突圍出來,以五路财神的形象完成了名号更改和神格完善,也得到了社會各界的接受。

作為财富的賜福者與保護者

财神,既是财運的象征

也是智慧、機遇和成功的代表

它寄托了廣大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

新的一年

祝大家财源滾滾、生活幸福!

來源:新華社、微網誌評論、中新社國是直通車、央視網快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