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過年給媽媽2000塊被罵:有這種媽,誰想回家?

過年給媽媽2000塊被罵:有這種媽,誰想回家?

01

衆所周知,中國人有四大原諒:

大過年的、來都來了、孩子還小、人都死了。

大過年的,我也不想寫這些負能量,但接二連三刷到,實在忍不住。

狂躁如我媽,小時候過年我打破了碗,都不會挨揍。再生氣,她也隻咬着牙惡狠狠地說句“碎碎平安”。

但是有些父母,仿佛腦子有泡,就非常擅長在這種大年節上給孩子添堵。

來看看我這幾天刷到的幾則文章和視訊,讓人血壓飙升:

第一彈,網友過年不想回家,被母親連發幾十條資訊詛咒。

過年給媽媽2000塊被罵:有這種媽,誰想回家?
過年給媽媽2000塊被罵:有這種媽,誰想回家?
過年給媽媽2000塊被罵:有這種媽,誰想回家?
過年給媽媽2000塊被罵:有這種媽,誰想回家?
過年給媽媽2000塊被罵:有這種媽,誰想回家?
過年給媽媽2000塊被罵:有這種媽,誰想回家?
過年給媽媽2000塊被罵:有這種媽,誰想回家?

“你要死?”

“你個短命的”

“我看你也活不了多久”

“讀書把自己讀成個傻子”

“今年不回來以後也别回來,就說你死在廣州了”

“你被車撞死了”

“養出兩個白眼狼”

“讓你爸把你微信删了,我去問你高中班主任,是不是這樣教學生的”

“明年你賺到的每一分錢都給我發過來”

是以女兒為什麼不回家?從這些口不擇言的話就能看出她從小到大過得多痛苦。有這樣惡毒的媽,回什麼家?

全篇也沒看出她對女兒有一點點的愛,隻有恨。沒有生出兒子,生了兩個她以為的“賠錢貨”女兒,恨意無處傾倒,隻有找女兒發洩。

女兒對她來說是什麼?一種投資品。

如果是我——反正你都讓我别回家了,幹脆微信電話一拉黑人間蒸發。老了給錢就行。

孝順?不存在的。

本來親情比水都淡,當你是媽媽才忍你,撕破臉了誰還看你耍什麼無聊的猴戲?

02

第二彈,“因為過年給媽媽兩千塊被罵了”。

請看VCR。

視訊裡,這個媽媽坐在闆凳上翻來覆去幾句話地數落:

“兩三千塊錢,夠你的生活費?你回來吃我的喝我的,一點自尊心都沒有。

年年這樣,過年給一點錢。養你有什麼用?為什麼别人的子女就這麼有用,娶老婆、蓋房子、買轎車,你就那麼沒用。

我現在說,你明年别回來過年了!從今以後我也不認你!”

視訊結束了。

不知道她兒子聽這些話是什麼感受,我一個局外人都覺得紮心。兩千塊很少嗎?

這2000塊,他說不定攢了很久。

多少父母生怕孩子長大了在外面沒錢花、受委屈,還趁過年給他們死命補貼,收到一束花也覺得感動,一箱水果都覺得開心。

而她,一句“沒用”足以打碎兒子對親情的所有幻想。

什麼樣的父母才會這樣鄙夷拿2000塊錢回家的孩子呢。我特地暫停視訊看了看她身後的背景:

連地磚都沒鋪的水泥地面,八十年代風格的牆漆,一個破爛的玻璃貨架,地上散亂擺着蒸鍋、油漆桶和蔬菜,一個灰撲撲的竹編闆凳,還有個工地常見的灰桶。

别說我刻薄。就她這口氣,我以為家境至少得是個A8。

合着是自己飛不起來,就期待孩子帶自己飛。孩子帶不動就怪他沒用?

你怎麼不怪自己菜呢?

有些家境優越素質高的父母,不想雞娃,就努力雞自己。孩子出不出息無所謂,反正自己留的錢夠他不努力也能衣食無憂。

想雞娃的,從孩子起跑線就開始。高昂補課費一路送到名校,課外愛好請名師教導,琴棋書畫無一不通。父母從商的,孩子從小就有理财和投資意識,父母從政的,孩子活脫脫一個人精,哪怕爹媽某天無法給他們庇蔭,也能在叢林社會裡一路綠燈。

父母勢利就不要怪孩子現實,自己沒用就不要怪孩子沒出息。

而你,恕我直言,養出的孩子不嫌棄你就謝天謝地了。還給壓歲錢反哺,簡直要給祖宗磕頭燒香。

既然說了斷絕關系,請你說話一定要算數,明年他還能省下2000。

第三彈:“腦子裡全裝這些不好的負能量的東西,我們咋有這樣的孩子?你能不能(結婚)做個正常人?”

聽這個姑娘邊抽泣邊反駁父母的聲音,我整顆心都在發顫。

想問問這對父母:

不結婚就什麼都錯?結了婚就是正常人?誰告訴你的?

不然照照鏡子。你倆倒是結婚生孩子了。看起來有多正常?

怪孩子滿腦子都是負能量。不就是把你們不愛孩子的細節一件件列出來給你們回憶,被戳中了惱羞成怒,是以直接扣帽子攻擊嗎?

-他們為什麼說她負能量?

-因為她把他們做過的事情說出來了。

“我就是冷血,我就是怪物。不要再說了”——如此熟悉。這是在被逼瘋的邊緣了,甯願戳自己一刀,也不忍心用難聽的話去傷害父母。

可笑的是,他們卻肆無忌憚傷害你。

想想都覺得可憐。一個人,在社會上摸爬滾打,面對再惡心的上司、再無賴的同僚,都能練就一副金剛不壞之身,卻可能在面對根本不愛自己的父母時,哭得一塌糊塗。

沒有孩子不期待父母的愛,但不是每個父母都愛孩子。

我若一年見一次兒子,都恨不得揉到心口裡去。哪有心情嫌他給的錢少,還把孩子罵哭?

03

我原本以為,春節應該是每個人一年到頭最輕松的時段。

離鄉背井多年,最期待的不就是年底和父母親人聚在一起,談天說地,圍爐夜話嗎?

看多才發現,人和人是不一樣的,家庭和家庭也是不一樣的。

别人家的父母,會因為愛屋及烏,給孩子的小狗發壓歲錢,縫被子。

過年給媽媽2000塊被罵:有這種媽,誰想回家?

你家的父母,因為你過年做美甲就把你趕出家門。

過年給媽媽2000塊被罵:有這種媽,誰想回家?

有些父母,嘴特别毒,因為了解你,知道刀往你身上哪裡捅最痛。

過年給媽媽2000塊被罵:有這種媽,誰想回家?

有些父母,明明自己的婚姻經營得稀爛,孩子養得一塌糊塗,還要催婚催生,“結了再離都行”生怕火坑裡少了一個你。

過年給媽媽2000塊被罵:有這種媽,誰想回家?
過年給媽媽2000塊被罵:有這種媽,誰想回家?

父母隻罵你過年不回家不孝,從來不檢讨自己為什麼會讓孩子不想回家。家裡沒愛,回什麼家?

想想人類真是千奇百怪。哪怕生了孩子,無愛還是無愛,空心還是空心,壞種還是壞種。

愛孩子的父母,有能力請多生幾個,讓他們有幸來到世界感受最無私的愛,養出心理健全的成年人也是為社會做貢獻。

不愛孩子就别生了,生了也是仗愛行兇。你是什麼樣,孩子大機率也是什麼樣,嫌孩子沒用,老了孩子自然也嫌你沒用。對孩子惡言相向,你病了弱了,孩子自然也對你摔摔打打。

最慘的不是多“失敗”的人生,而是被自私冷血的父母生出來。

很多人一生都被幸福的原生家庭治愈,也有很多人終其一生都被原生家庭帶來的痛苦折磨。

過年給媽媽2000塊被罵:有這種媽,誰想回家?

作者簡介: 搖鈴铛,長沙射手女,野生情感作家。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