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戴為然回憶:忍氣吞聲、苦熬歲月的貧苦農民第一次看到自己的力量

作者:玫瑰香溢

中國革命的基本問題,實際上是解決農民問題。農民問題的核心,是改變封建土地所有制,實作耕者有其田。抗戰時期,為了團結一切可以團結的力量,結成最廣泛的抗日民族統一戰線,奪取抗戰的勝利,我們黨實行了"二五"減租的土地政策,農民普遍受益,生産有所發展,生活有所改善。但是,那隻是削弱了封建剝削,貧雇農并沒有徹底擺脫封建地主的剝削,剝削的繩索仍然緊緊地套在農民脖子上。在興化,占全縣總戶數4%的地主、富農擁有的耕地占全縣耕地的近40%,其中興化城大地主王慕唐、陳伯良等都占有耕地千畝以上,而占全縣總戶數73%的貧雇農卻隻占有全縣耕地的26%,地主富農均占耕地是貧雇農的56倍和70倍。廣大農民的根本問題沒有解決,生産、生活仍然很困難。

抗戰勝利後,階級沖突上升為中國社會的主要沖突,興化廣大農民不滿足于減租減息的政策,經常有貧雇農來找我,談及他們不堪地主的重重盤剝,迫切要求徹底廢除封建土地制度,擁有自耕地。1946年春,興化永豐區聯勝鄉等地的農民不堪忍受地主的殘酷剝削,自發地組織起來鬥漢奸、惡霸、地主,并将地主的田分光;桑畢莊的農民清算出封建地主的土地950畝,分三次進行分田。這像平地一聲春雷,震動了興化大地,也震動了我們縣委,我們迫切盼望黨有新政策出台,從根本上解決農村的土地問題。

幾個月後,我們終于盼到了這一天。中共中央于1946年5月4日發出了《關于土地問題的訓示》(即《五四訓示》)。華中分局于5月28日召開會議并發出了《關于貫徹黨中央"五四"土地政策新決定的訓示》,部署土改運動,會議決定在興化等地進行土改試點。我參加了這次會議,與會期間,我們學習了這兩個檔案,聽了傳達,很受鼓舞。6月中旬,華中二地委在高郵召開擴大會議,傳達貫徹黨中央與華中分局的訓示精神,将黨在抗戰時期實行的減租減息政策,改為"沒收地主土地配置設定給農民"的政策,真正實作"耕者有其田"。黨中央在《五四訓示》中明确指出:"解決解放區的土地問題是我黨目前最重要的最基本的曆史任務,是目前一切工作的最基本環節。"

當時,由于自衛戰争備戰緊急,地委要求我們各縣充分放手發動群衆,搶在自衛戰争尚未全面爆發之前搞好土地改革,以進一步鞏固群衆優勢,提高群衆階級覺悟和政治認識,組織與上司人民參加自衛戰争,配合主力部隊,争取自衛戰争的勝利。中心區要全面完成土地改革任務,消滅空白村,邊緣區也要通過減租減息與贖田方法,使農民獲得土地。

高郵會議結束後回到興化,我立即主持召開了縣委擴大會,傳達貫徹地委會議精神,布置全縣的土改工作。縣委決定分兩步走:第一步,我和副書記周利人分别帶兩個工作隊到草馮區東林鎮存德鄉劉桶村搞試點,劉桶村同時是蘇中區黨委布置的試點機關,縣委對這個村的土改工作非常重視;第二步,取得經驗後再在全縣各區推廣。

6月24日,我帶了8位同志來到劉桶村。臨行前,我叮囑大家:劉桶村的情況很複雜,我們一定要遵照中央訓示,充分發動群衆,摸清情況,搞好試點工作,為蘇中區、為全縣的土改運動提供經驗。經研究決定:劉桶村的土改工作分四步走:第一步,訪貧問苦,摸清情況,組織骨幹,整頓農會等群衆組織;第二步,發動群衆,鋤奸反霸,鬥争的鋒芒是大地主和封建惡霸勢力;第三步,沒收地主土地,征收富農多餘土地,平均分給無地或少地的貧雇農;第四步,動員參軍,組織民工,支援前線,保衛抗戰勝利果實。進村後,我就召集工作隊員和4名村黨員召開了一個小會,和大家講明了工作安排和要求,工作隊分成4個小組,分别開展工作。最後,我要求大家按中央訓示精神做好工作,總結經驗。

會後,工作隊員們扛起簡單的行李,分别住進貧雇農家裡,和他們同吃、同住、同勞動,向他們宣傳《五四訓示》的精神,啟發他們"倒苦水,挖窮根"。

世世代代面朝黃土背朝天的佃戶們,祖祖輩輩受壓迫、受剝削的貧苦群衆,雖然日日夜夜盼望有一塊能養家糊口的田地,但是,他們中有些人不敢講實話,害怕封建勢力打不垮,一旦工作隊走了,地主惡霸又要變本加厲,反攻倒算。

經過兩天的工作,群衆發動起來了。4個土改工作小組摸清了村裡的基本情況。26日晚,我召開工作隊隊員會議,聽取各小組的情況彙報。一個個觸目驚心的數字,使我非常震驚。

劉桶村計有133戶,可耕地1387.5畝;其中,貧雇農107戶,平均每戶自有土地4.97畝。地主隻有5戶,平均每戶有土地79.4畝,是貧雇農的15.9倍。村裡最大的地主劉同德占地116畝,是貧雇農的23.2倍。韓德勤統治興化期間,他做過保長,與做自衛大隊隊長的妻侄串通一氣,長期用各種殘酷的手段剝削、奴役貧雇農及一些中農。惡霸地主劉采風,與當村長的侄子狼狽為奸,欺壓百姓,草菅人命,血債累累。廣大貧苦農民處于水深火熱之中,他們中流傳着一首民謠:"田裡的麥子黃又黃,家家戶戶忙又忙,眼看一年多辛苦,一半進了地主倉,明年又會餓斷腸。"

當晚,我又主持召開了貧雇農座談會。座談會上,與會者一緻要求鬥争大地主劉同德、惡霸地主劉采風。

在工作中,我們根據黨的土改政策,注意團結中農、富農。村裡的中、富農看到我們工作隊幾次召開貧雇農座談會,心裡很害怕,又耳聞窮人要算舊賬,就更害怕。我布置黨員積極分子和他們交談,做說服;同時,也把他們召集起來開會,講明我們黨的土改政策:一是富農過去有一些小錯誤,可以原諒,因為大部分不是自願的而是被迫的。二是群衆和工作隊是忠奸分明的,要鬥争的是封建惡霸、壓迫人的人,要算賬,是算A錢吞吃的賬,富農不要怕。三是封建惡霸過去起捐收稅,不僅欺壓貧雇農,也欺壓中、富農。如此細緻的解釋使中、富農們也放了心,轉為支援土改。

6月27日,我們工作隊和劉桶村的貧苦農民迎來了一個朝霞絢爛的早晨。早飯後,村裡的男男女女、老老少少,都聚到村頭臨時搭起的大台子前,一場對地主、惡霸的說理、控訴大會開始了。苦大仇深的貧雇農40多人一個接一個上台,控訴了地主、惡霸的罪行。

劉同德在抗戰期間做過保長,在僞軍侵占安豐的時候,他為虎作伥。僞軍要劉桶村出18擔小麥,劉桶村農民拒交僞費。劉同德便出面代僞軍收糧,他還放風說:誰帶頭不交就殺,起碼要殺5個人。鄉親們無可奈何,"雞蛋碰不過石頭",隻好把辛勞了一年的稻麥如數送去。僅這一次,劉同德不僅替僞軍收了18擔小麥,自己還侵吞了50多擔稻子。

漁民孫伯文因家庭貧窮,給惡霸劉采風送不起禮,劉采風便在孫伯文打魚的簖裡另築一簖,不讓孫伯文再打漁,并制定了無理懲罰孫伯文的措施,等等。孫伯文上告無門,求情無路,一家人斷了生計,饑餓難忍的母親被逼自盡身亡。

貧苦農民查木連,人窮骨頭硬,平時不肯向劉采風低頭。陰險毒辣的劉采風便誣陷他"偷别人家的瓜",還放風說要告他,同時又說隻要查木連送50元便了結此事。查木連不服氣,一塊錢也不送。劉采風便誣陷他"強奸婦女"等等。國民黨興化縣政府不問清紅皂白,判了查木連6年徒刑。他的妻子為救丈夫,賣光了家具、房去送禮情。然而,換來的隻是丈夫那傷痕累累、血迹斑斑的屍體。沒有了親人,沒有了家,沒有了田地,她欲哭無淚,孤立無援,隻好帶着兒子白天讨飯,夜間露宿田頭。

鬥争大會開得非常成功。多少年來忍氣吞聲、苦熬歲月的貧苦農民第一次看到自己的力量,無不歡欣鼓舞。

看到貧苦農民綻開的笑臉,我們從業人員心裡感到很高興。6月28日,我們工作隊幫助新成立的村農會制定了土地配置設定方案。我審查了這個方案。通過鬥争封建地主和惡霸,全村共得土地711畝,房屋20餘間,以及許多家具、牛、船、農具等。方案以田的遠近、土質、水口、地形、收獲量為标準,将全村的田分為甲、乙、丙、丁4個等級,又将全村所有的人對應地分為4個等級。方案搞出來後,張榜公布,并反複征求農民們的意見。在此基礎上,7月4日,成立了以貧雇農為主的11人的分田委員會,來主持分田工作。我記得,委員會成立以後,全村的貧雇農、中富農、民兵、婦聯會、兒童團一齊出動,他們高舉旗子,敲鑼打鼓。鄰莊的人都湧到莊外,遠遠地朝劉桶村眺望,有的還跑到劉桶村來詢問情況,知道要分地主的田了,都非常羨慕。

由于準備工作比較充分,11名委員秉公執法,僅一天時間,田就全部分好了。

土改的勝利,使劉桶村人的面貌煥然一新,翻身農民揚眉吐氣。7月6日,劉桶村召開了勝利完成土改的慶祝大會。會上,民兵們自編自演了反映土改的新戲。鑼鼓聲和歡呼聲響徹雲宵,也吸引了鄰莊的人。戴桶家、虎頭舍、餘家舍、劉家舍的人都乘着大船到劉桶村來看戲,他們還找到我們工作隊,說要請工作隊同志到他們莊上去向地主惡霸算賬、分田。看到這個情景,我們感到很欣慰。

通過土改,劉桶村的情況發生了很大的變化:黨員發展到43人,農會發展到168人;民兵發展到32人,自衛隊發展到80多人,村民們自動報名組織了擔架隊、運輸隊;婦聯會發展到103人,婦女們不僅上學識字,學唱革命歌曲,還參加站崗放哨。

劉桶村的土改經驗,很快在蘇中各地推廣。興化更是"近水樓台先得月",在劉桶村慶祝大會後,我即在魏家莊召開了各區區委書記會議,介紹和推廣試點經驗,進一步統一幹部的思想,布置全縣的土改工作。會後,各區委都部署了土改工作。各地土改一般以行政村為機關,也基本如劉桶村一樣有序開展了各項工作。這時,蘇中戰役首戰宣(家堡)泰(興)戰鬥于7月13日打響。從8月份起,興化進行緊張的戰備動員,縣委是"一手抓土改,一手搞備戰"。為了搶在戰前分田,我們提出:"一面支前,一面分田","部分人支前,部分人分田"等口号。在力求公平的方針下,采取"中間不動,兩頭拉平"的辦法,簡化了分田過程。一般一個村的土改,從土改工作隊進村開展工作,到宣布土改結束,大約都在10天左右,最長的達20天,最短的隻有七八天。

通過土改,實作了"耕者有其田",多數地區廣大無地、少地的貧雇農平均每人分得3畝左右的土地,經濟上初步翻了身。

在土改中,各地建立和擴大了農會組織,整頓了民兵、自衛隊、婦聯會、兒童團,還成立了姐妹團、老人會等群衆團體。這對組織群衆大多數,鞏固和樹立基本群衆的政治優勢,保衛翻身果實起到了積極作用。

獲得土地的農民生産積極性空前高漲,促進了農業生産的恢複和發展。與此同時,廣大農民積極響應黨的号召,踴躍參軍,備戰支前。各地掀起了努力生産、備戰支前的熱潮。老百姓也更加相信共産黨。縣委關于生産和備戰的各項訓示,順利地得到了貫徹落實。

"五四"土改在取得重大成績的同時,也普遍存在着對中央《五四訓示》了解不深刻、貧雇農得益不足、中農受到侵犯,以及幹部思想作風不純等問題。這些問題的存在,除了有主觀原因外,客觀上亦受緊迫的自衛戰争形勢的直接影響,不可能有充裕的時間和采取更加切實的步驟把土改工作搞深、搞細、搞徹底。

戴為然回憶:忍氣吞聲、苦熬歲月的貧苦農民第一次看到自己的力量

【戴為然(1916年5月~2011年8月),江蘇泰州人。1939年加入中國共産黨。曾任中共泰縣工委宣傳部部長、興化縣委書記、興東泰地委副書記、蘇中二地委組織部部長。建國後,曆任中共揚州地委副書記,南通市委、地委書記,江蘇省委黨校校長、省委宣傳部部長,江蘇省第五屆人大常委會副主任。第五屆全國人大代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