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我要對美國、歐盟、日、韓說:想以脫鈎來威脅中國,門都沒有!

我要對美國、歐盟、日、韓說:想以脫鈎來威脅中國,門都沒有!

從美元角度來看,中國2023年對外商品貿易金額為5.94萬億,同比縮減5%。其中,中國與美國的雙邊貿易額為6644.51億美元,下降11.6%,是中國對外貿易金額降幅的2倍多。

我要對美國、歐盟、日、韓說:想以脫鈎來威脅中國,門都沒有!

這意味着,美國在中國外貿中的比例進一步下滑。日本媒體梳理了“自中美貿易戰于2018年開始以來的5年時間内的資料,發現美國在中國貿易中的比例下降了2.5個百分點”。

同期,中國與日本、南韓、英國以及包括德國在内的歐盟夥伴的貿易降幅也較大,在中國貿易中所占的比例下降了0.1至2.5個百分點,進而得出:日、美、韓、歐避開中國的全球貿易新特點。

美歐主導的“脫歐”很明顯

在美國前總統特朗普發起的貿易戰之前,中國連續多年都是美國的第一大貿易夥伴,并且是美國進口商品的最大管道。但現在,中國降為美國的第三大貿易夥伴,被墨西哥和加拿大先後趕超。

在2023年,中國還失去了美國第一大商品進口管道的地位——在美國的進口對象中,中國17年來首次從榜首跌落。雖然中美之間的貿易仍是重量級,但重要性無疑要比前些年低很多了。

2023年,日本向美國出口的商品金額為20.2668萬億日元,增長11%。但日本向中國出口的商品金額卻減少了6.5%,降至17.7646萬億日元。日本的首要出口目的地,由中國轉為美國。

還有歐盟與南韓,都在積極加強與美國的貿易,不同程度地疏遠中國。《德國之聲》在近期表示,歐盟極有可能在2024年發起對中國的貿易戰,認為中國的重商主義越來越明顯,對歐貿易順差金額過高。

我要對美國、歐盟、日、韓說:想以脫鈎來威脅中國,門都沒有!

這種“不利現象”,中外媒體都曾多次提及。表明中國的對外貿易增長将面臨着更加複雜的外部環境,未來的全球政經形勢不确定性再度擴張,穩定外部需求對大陸而言将需要付出更多努力。

有時候,看問題也需要換個角度

在中國與美國、歐盟和日韓的貿易發展遇到一些阻礙的時候,巴西、澳洲、俄羅斯、越南、馬來西亞、墨西哥等國在中國的貿易格局中的地位卻得到了提升,形成了貿易夥伴多元化的新格局。

一家企業,他是希望自己的客戶數量變得更多,還是更少呢?這個問題很好回答,誰都希望自己的客戶面更廣,而不是被“少數客服綁架”。

美國、歐盟一再強調要擴大貿易夥伴,降低對中國商品的進口依賴度。從大陸角度來看,何嘗不是如此呢?如果中國的對外貿易過于依賴美歐,當美歐市場飽和後,談何增長空間,風險遲早要來。

如果中國的對外貿易過于依賴美歐,當美歐經濟出現動蕩,不也反過來影響我們自己嗎?如果說美歐希望進口管道多元化有其合理性,那大陸促進出口目的地多元化,不也順理成章嗎?

不能隻看到中國外貿的“疲态”

我要對美國、歐盟、日、韓說:想以脫鈎來威脅中國,門都沒有!

2023年,中國對外貿易按人民币計算僅微弱增長0.2%,按美元計算下降了5%。但不要忘記了美國、歐盟、日本、南韓的對外貿易金額也在下降。其中,美國下降4.5%,日本降幅接近9%。

更加重要的是,在中國與美歐、日本等國貿易“受冷”的時候,卻與越南、墨西哥等國的經貿關系走強,形成了中國輸出“原材料、零部件”再由他們間接出口到美歐市場的新途徑。

中國仍是美、歐、日等國的主要貿易夥伴,這一點不會改變。在降低彼此依賴度的同時,都獲得了更多的貿易夥伴,經濟自主性更強,免疫“對方經濟衰退、疲軟”帶來的不利因素更強。

世界不止有美歐,不要一看到美歐在主導“脫鈎”就想當然地認為對大陸不利。那種認為中國經濟理應高度與“美歐捆綁在一起的觀點,反而是淺薄的”。中國經濟想要實作更加層級的提升。

就不能與美歐市場高度捆綁,需要多元化的貿易夥伴。當美歐市場出現增長乏力的時候,特别需要更多的對沖管道。尤其是當美國、歐盟以貿易戰來威脅中國經濟的時候,我的貿易夥伴更多。

我要對美國、歐盟、日、韓說:想以脫鈎來威脅中國,門都沒有!

才能和美歐發起的對抗中形成有效的反擊,否則隻能被他們“單方面牽制”。由此我們得出一個結論:不管美歐要不要脫鈎,中國都需要積極拓寬合作管道,降低對單個市場的依賴度。本文由南生撰寫,無授權請勿轉載、抄襲!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