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新喜劇之王》透支周星馳品牌價值,放棄愛情主線太不明智

《新喜劇之王》透支周星馳品牌價值,放棄愛情主線太不明智

春節檔能夠成為内地最大檔期,長假期間的電影院堪比春運時的火車站,靠的正是周星馳《西遊降魔篇》和《美人魚》重新定義了賀歲檔。

坊間曾預計,周星馳将會攜他的《美人魚2》殺入豬年春節檔,延續這個IP的輝煌紀錄。

但2018年11月29日,一部名為《新喜劇之王》的電影,卻通過官方微網誌宣布定檔新年大年初一,這無疑是一石激起千層浪。

1999年2月13日,《喜劇之王》在香港新春檔上映,為周星馳拿下了90年代最後一個年度冠軍,并讓這部影片成為了萬千影迷最為鐘愛的經典。當然,“喜劇之王”也是周星馳最為重要的标簽。

死跑龍套的尹天仇,在影片中展現出來的堅韌、樂觀、善良,以及對表演的癡迷與全情投入,給無數普通人追求夢想提供了理由與模闆。而尹天仇與柳飄飄以坦誠相愛對抗庸常生活的勇氣,尹天仇為堅守真愛放棄個人前程的擔當,更是讓人無比欽佩與無盡向往。

是以,在這部經典上映20年之際,能夠看到一部周星馳親自導演的翻拍作品,當然是對青春最好的懷念,對偶像最好的支援。周星馳在此時推出續集,可以說時機拿捏得恰到好處。

《新喜劇之王》透支周星馳品牌價值,放棄愛情主線太不明智

如今的中國影壇,也和90年代的香港一樣,是絕對的“陽盛陰衰”,但從《新喜劇之王》的幾部預告片來看,周星馳是要拍一部真正的“大女主”電影,打造一個女版尹天仇,這在内地女權主義大行其道之時,無疑讓影迷更加期待。

2019年的大年初一是2月5日,離情人節不過9天。這一天,八部各具特色的影片同時開畫,盛況空前,堪稱“八星報喜”,當天票房就達到了14.58億,重新整理了上一年春節創造的單日紀錄。相比之下,2013年春節檔七天,不過才7.6億。

同二十年前的經典一樣,這部影片講述的是龍套演員與命運努力抗争的故事,隻是背景放在了大陸,主角變成了女孩如夢(鄂靖文飾)。她的長相放在普通人中還馬馬虎虎,也比年輕時的吳君如梅小慧略強一點,但在整容技術高度發達、90分美女滿世界撲騰求的當下,想靠這樣一張面孔成為明星,無疑和縣體校選手想拿奧運冠軍一樣不明智——别跟我提黃渤,那是男滴!

如夢龍套一跑就是十來年,經曆了各種坎坷、心酸和不公,卻依然執着(wan gu)的堅持。在與過氣明星馬可(王寶強飾)搭戲時,一次意外給這哥們帶來的沉重打擊,卻催生出了震撼效果。

如夢目睹了“塑膠花閨蜜”的意外走紅,父母親對她的無奈與擔心,各路專業人士的冷嘲熱諷,更要體會被欺騙真情的滋味。幾近絕望的她,就在準備徹底放棄演員夢想之時,意外的機遇卻慷慨的招手,壞事卻成為了好事的催化劑。

《新喜劇之王》透支周星馳品牌價值,放棄愛情主線太不明智

《新喜劇之王》首日砍下2.74億,雖說隻排第三,但對于這樣一部投資有限的作品來講,成績是相當不錯了,甚至超過了《美人魚》的首日。有媒體預計,《新喜劇之王》有沖破二十億的潛力。

然而,輝煌不過維持了短短一天。從第二天開始,《新喜劇之王》的進賬就如同雪崩一樣下滑,2月13日就跌到了903萬。要知道,當天可是正牌《喜劇之王》上映二十周年啊。

2月14日,大盤來到6.72億,打破了三年前因《美人魚》拉動而創造的6.03億紀錄,但《新喜劇之王》并沒有因情人節得到任何加成,票房反而下滑到824萬。

相比之下,當天開開畫的《一吻定情》卻有9152萬的好成績。這部影片的女一号,正是周星馳旗下最火的95後星女郎林允。周星馳選擇鄂靖文而不是林允擔綱,可能是嚴重的敗筆,但并不是最嚴重的。

最後,《新喜劇之王》這部曾倍受各界期待的電影,以6.27億慘淡收官。這部電影真的很差嗎?

王晶認為,《新喜劇之王》好于《西遊伏妖篇》。在筆者看來,它的品質甚至好于《美人魚》。影片用看似荒誕的呈現形式,诠釋了一個相當嚴肅的主題。它對社會陰暗面的揭露與批判非常犀利,對各種潛規則的諷刺與嘲弄相當用心,也很直白的否定了“隻要努力就能成功”的廉價毒雞湯,而對普通人的堅持與選擇,不甘與認命,都進行了深重的反思與拷問。

如果排除王寶強,《新喜劇之王》完全就是網大班底,再怎麼保守估計,投資也不可能超過五千萬。這樣卡司的影片敢于跑到春節檔,與超級巨制《瘋狂的外星人》《飛馳人生》《流浪地球》競争,單憑氣魄來說,其實是值得點贊的。

《新喜劇之王》透支周星馳品牌價值,放棄愛情主線太不明智

周星馳選擇鄂靖文出演絕對主角,将她打造成女版尹天仇,當然有其合理之處。鄂靖文的表演,至少也是可以打七十分的。她将一個龍套演員演死屍、被毆打、當裸替的甘苦與心酸,在反複被人忽視、否認與擠兌之下,依然樂觀前行的率真個性,展現得真實有力。

在颠簸的大巴上伴随“天鵝湖”音樂吃便當,在明星化妝間帶着一肚子委曲含笑與父母通話,穿紅衣扮鬼吓唬馬可,發現男友真面目後雨夜騎電瓶車與大貨車相撞,都能讓觀衆笑中帶淚。而一人分飾兩角,演繹與男友情感糾葛的戲份,更讓我們見識到了她的不俗功力。

在這個看臉的世界上,觀衆當然不難了解,女主角為什麼明明有演技也很努力,卻隻能靠演替身和雕塑混飯吃;而長相甜美的室友,明明不會演戲、也不想努力,卻能當上主演。“隻有你足夠強大,别人才和你講公平”,這足夠殘酷,也足夠真實。

顯然,如果女主角換成林允徐嬌,根本不可能有這種真實感。選用王寶強和張全蛋一類演員,可能也有這樣的考慮。但很多人看了預告片的第一反應,居然隻是“女主太醜了!”你找誰說理去?再醜能醜過火雞和阿梅嗎?

影片對父女情、母女情的诠釋,還是相當用心的。特别是如夢父親,從起初對孩子的極端反感和否認,到最後的逐漸轉變,讓我們真切感受到了親情的寶貴。

但這個故事的完成度依然有很大問題,劇情過于單薄,情感戲過于奇葩,大結局的安排無法令人信服。而且,讓一群大陸演員去完成香港無厘頭喜劇的效果,實在是力不從心,各種違和與擰巴在所難免。

大量突兀的植入廣告,讓電影顯得很low,搶錢的吃相明顯。但這其實還不是最緻命的,《美人魚》的植入隻多不少。

《新喜劇之王》透支周星馳品牌價值,放棄愛情主線太不明智

在大片雲集、明星紮堆的春節檔,周星馳選擇網大級别的主演班底,似乎是對自己的影響力太過自信。殊不知如今的觀衆,對影片的要求也是很高的。

《美人魚》的超高票房與平庸品質完全不比對,一定程度上透支了周星馳品牌,損害了路人緣,讓他們萌生了“報複性棄影”的打算。而《西遊·伏妖篇》的表現,更讓普通觀衆對周星馳不再迷信。

更重要的是,《新喜劇之王》放棄愛情元素,很可能非但不是明智選擇,反而給自己帶來了災難性後果。

從女主角捧着《一個演員的自我修養》出場開始,對《喜劇之王》的緻敬就相當密集;

當Here We Are Again在大銀幕上響起,聽出來的人難免眼眶濕潤;當如夢與龍套同僚表演“我養你啊”的經典戲碼時,相信很多人的紙巾都掏出來了。

可是,越是喜歡周星馳電影的觀衆,失望程度反而可能越大。他們原本希望看到一部傳承《喜劇之王》的不服輸精神,用真愛與倔強抗拒全世界冷漠與忽視的熱血影片,《新喜劇之王》卻放棄了以愛情為主線,主打父女親情,當然也無可厚非。“這世界不是能你努力就成功的。但是,隻要不投降,就是成功。”确實也算中肯。但是,這可能并不是更多人想要的。

而且,如夢在與男友的交往中,明明對方的疑點多多,還是被騙得一塌糊塗。這實在不能為自己加分,反而印證了“可憐之人必有可恨之處”。如此的設計,顯然不能讓觀衆開心和感動。

毫無疑問,真正能讓我們産生長久共鳴的周星馳電影,無一例外,都把愛情作為核心元素,作為劇情最重要的推動力,都能讓影迷看了就能哭,哭了還想看。

唯有愛情,才能激起觀衆更為強烈的共鳴,留下更加深刻的震撼。而且主打愛情的話,一來與前作氣質更貼近,二也可以吻合情人節的氛圍,何樂而不為呢?

難道周星馳自己,反而忘記了?還是他屈服資方的壓力,不得不如此?

當然也一定也會有人說,别神化TM的愛情了。别看春節檔話語權掌握在女性手中,《流浪地球》《瘋狂外星人》《飛馳人生》三部大片不謀而合,根本沒什麼鬼愛情,照樣票房大賣,照樣把《新喜劇之王》虐得找不着北。愛情元素夠多的《神探蒲松齡》下場如何呢,不是比《新喜劇之王》還慘嗎?

這麼講,其實沒有看清問題的本質。《新喜劇之王》原本可以輕松帶來巨大情懷加持,可以将熱度一直保持到情人節檔。但現在的選擇,既留不住路人觀衆,也讓老影迷不願接受,可以說兩頭不讨好。

《新喜劇之王》透支周星馳品牌價值,放棄愛情主線太不明智

相比成龍大哥《神探蒲松齡》的1.60億票房,此次周星馳似乎輸得還不算太慘,但也根本沒有五十步笑百步的資本。

兩年前,成龍與周星馳還是春節檔的絕對主宰。兩年後,難道大陸觀衆一下子就放棄了他們?當然不是。隻能說,形勢不同了。《神探蒲松齡》的失敗,證明曾經屢創輝煌的古裝奇幻,确實已處于低谷。要不然,《西遊伏妖篇》也不應該輸給《功夫瑜伽》。

讓人欣慰的是,這兩位過去三十年間的傳奇,依然執着堅持自己的電影理想,并不會因暫時的困難而退縮。我們也有理由相信,在中國電影史上,他們還會書寫更多的精彩篇章。退休?還遠遠沒到時候。

《新喜劇之王》透支周星馳品牌價值,放棄愛情主線太不明智

2020新春,新冠肆虐,影院關門。一則新聞卻激起了千層浪。

口碑奇差、在網上已經被罵成狗的周星馳電影《新喜劇之王》,居然獲得了最佳電影,最佳新人和最佳男配角三項提名。不過最終都與獎項擦肩而過。

整整20年前,《喜劇之王》在金像獎卻隻有一個最佳新人提名。難道說,《新喜劇之王》品質勝過了前作?換任何智商在50以上的人,肯定都不相信。

隻能說,過去20年,香港電影真是持續衰落,退化得令人痛心。

不過如此一來,周星馳在新世紀導演的全部作品,都入圍了金像獎最佳影片。

而且,這麼差的《新喜》,香港票房依然有2197萬之多,列年度華語片第四。當然,年度前十已連續三年為西片壟斷,香港電影已經進入了一個“至暗時刻”。

21世紀第二個十年, 周星馳執導的三部電影,嚴格說來甚至算不上港片。不講香港故事,不用香港本土演員擔綱,不在香港本地拍攝。

但是,這三部電影的香港票房,合計居然突破了一億,實在是不可思議。相比之下,成龍電影已經退到一百萬以下了。

隻能說明,香港觀衆對窮人區成長起來的喜劇之王,實在是過于偏愛。那麼,他們還會喜歡《美人魚2》吧?這部影片到底還能不能上映?

一萬年太久,五年也太長。周星馳注定要缺席龍年春節檔了,讓人非常遺憾。不知道下一次在銀幕上看到他的作品,還會是什麼時候。實在不行,明年把《大話西遊》重映一下吧。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