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DEJA VU·泊詩南餐廳 于外灘二十二号煥新重生

作者:新風尚前沿NFT

在上海黃浦江西岸新老外灘的交界處,矗立着一處頗有些傳奇色彩的建築——外灘二十二号。它始建于1906年,原是英國太古洋行在遠東投資興建的首個辦事機構,陪伴并見證了上海變遷的百年風霜。DEJA VU·泊詩南也曾于此,書寫過短暫卻絢麗的詩篇。

DEJA VU·泊詩南餐廳 于外灘二十二号煥新重生

暫别四年,穿越時光,重獲新生——“百年紅樓”的驕人姿态猶在眼前,在曆史的厚度中精心雕琢出現世之華章;DEJA VU·泊詩南同樣在曆經四年的沉澱與琢磨之後,涅槃歸來,攜美食與美酒的風情萬種,在百年芳華之中煥然新生。

DEJA VU·泊詩南餐廳 于外灘二十二号煥新重生

穿越記憶之門,讓過往與未來相約

在法語中,DEJA VU意為“似曾相識”,這是餐廳緻敬過往時光與曆史滄桑的表達,亦被奉為餐廳創始團隊追尋的初心,如細膩溫潤的珠玉,在各處細節裡貫穿始終。

DEJA VU·泊詩南餐廳 于外灘二十二号煥新重生

餐廳入口處,被設計為一條昏暗卻華美的走廊,豔麗的紅色、神秘的黑色和點綴其間的高貴金色,以及在走動的光影變化之間清晰呈現的繁複浮雕,似乎都在訴說一個關于時間和過往的故事。穿越走廊雖隻需短短幾步,卻似回溯了時光,就連心情都會一同沉靜下來。

DEJA VU·泊詩南餐廳 于外灘二十二号煥新重生

當面前的暗門緩緩移開,巨大的水晶吊燈首先牽住視線。複古的長桌,優雅的高背椅,華美的屏風,仿佛帶着人們穿越了時間與空間,觸動、勾連着那些漂浮在腦海中的記憶碎片,淌過時間的河,在這一瞬與過去相遇。

DEJA VU·泊詩南餐廳 于外灘二十二号煥新重生

轉過屏風,寬敞且優雅的用餐環境令人心神輕松。牆上的浮雕和桌頂的水晶燈并不是為了浮誇的裝飾,而是從細節裡,展現點滴的用心。透過巨幅弦窗,是川流不息的道路和浦江對岸陸家嘴明滅的霓虹,似乎讓人們得以在繁華魔都百年沉浮的掠影中沉浸身心,穿越記憶之門,在這一刻與未來相約。

DEJA VU·泊詩南餐廳 于外灘二十二号煥新重生

漂泊于世,停泊于心

餐廳的中文名字“泊詩南”,看似與法語譯意毫不相幹,卻是在從另一個側面,展現後廚團隊曆經磨砺卻永不磨滅的精神與匠心。與葡萄酒界曾經風靡一時、可能是世界上面貌最多、亦是抗寒、抗病、豐産、生命力旺盛之翹楚的葡萄品種“白詩南”一樣,餐廳的廚師團隊極具年輕朝氣,在進取的道路上不畏困難與挫折,樂于學習與思考,熱衷探索與嘗試,他們将一腔熱愛全然付之于後廚的方寸世界,一片真心全然呈現于碗盞杯碟之間,雖然曆經挫折卻依然保持熱愛,通過高科技、新技術和他們獨到的眼界和了解,将他們眼中的季節風味通過世界食材盡數呈現,或婉約雅緻,或熱烈奔放,或俏皮靈動,或旖旎誘人……流淌出一頁頁叙寫生活的詩歌,充斥回憶的酸甜苦辣。

DEJA VU·泊詩南餐廳 于外灘二十二号煥新重生

而之是以改“白”為“泊”,則更多與主廚的個人經曆及餐廳願景相關。

泊,是漂泊。主廚Jonathan年少時的學廚經曆始于四川,曾履職美國皇家加勒比遊輪,漂泊四海,去過60多個國家,200多個城市,領略不同的風土和飲食文化。後至青島“師”從一位做意大利餐的日本Chef,亦曾輾轉新加坡做現代法餐,他一路漂泊一路學習,一路開拓自己的眼界,又一路完成從求學到熱愛的轉變,從九州四海,走向璀璨未來。

泊,亦是停泊。當周遊世界的旅程結束,他終于回到了這片他生長且向往的熱土。停泊于都市炫目霓虹與人間煙火交彙的岸邊,亦停泊于舊日風華與摩登風尚融合的當下。曾經的被迫停擺隻會為他争取更多思考的時間,成為他終于打磨出自身特有風格和理念的契機,帶着全新的泊詩南,來與各位重逢。也願泊詩南能成為每一位到訪來賓欣然歸往的港灣,記憶停泊之所,讓身心與味蕾同頻。

DEJA VU·泊詩南餐廳 于外灘二十二号煥新重生

世間的每一次相遇,本都是久别重逢

時隔四年的光陰,在DEJA VU·泊詩南餐廳正煥新重新開機的當下,主廚Jonathan推出了一套名為“重逢Reunion”的品鑒菜單,以中國、亞洲乃至世界各地的香料為線索,以法餐為菜品呈現的基礎,以食材不同程度的發酵、熟成為脈絡,呈現獨具創意的融合西餐,旨在讓每一位客人在享用世界美味的同時,如重歸故裡一般,與内心更深處的自我重逢。

DEJA VU·泊詩南餐廳 于外灘二十二号煥新重生
DEJA VU·泊詩南餐廳 于外灘二十二号煥新重生

“當食物進入到我所思考的領域時,作為一個生産者,我會進入想象、推翻、想象、再推翻的過程。”Jonathan經常如此描述他對菜品研發的了解,“我經常沉浸于探索國内各地食材,對它們的儲存、處理、呈現、工藝有了新的思考,比如發酵和熟成,以及對本土草本植物及香辛料的不同運用;我同樣希望自己的菜品能帶給客人一些關于記憶的聯想,或許是某種香氣,或許是某種質地,又或許是某種看似毫不相幹的食材組合所呈現出來的味道,令它們跳脫出人們的固有印象,卻嘗之又産生熟悉之感,如此,便是‘重逢’。”

DEJA VU·泊詩南餐廳 于外灘二十二号煥新重生

他帶領後廚團隊深入各地采風,研發嘗試各類香料與食材的配搭,以及香料及食材在發酵、熟成的過程中産生的風味變化,激發兩者在盤中形成的味覺與嗅覺的碰撞。他希望能夠通過香料與食材的結合,在出品中呈現更多東方及亞洲的元素,展現東方香料的魅力,呈現不同以往的西餐料理。對于主廚Jonathan來說,每一款風味的搭配都是他與過往自己重逢的過程:從5歲時為自己做的第一份番茄炒蛋,到靜心求學,在忙碌與壓力中磨練基本功;再從自己的每一段經曆中汲取養分、開拓視野,在前人的腳印中走出自己的路……Jonathan深谙各地風土,更熟悉在自己所成長的這片土地上,美食所應該具備的滋味。

DEJA VU·泊詩南餐廳 于外灘二十二号煥新重生
DEJA VU·泊詩南餐廳 于外灘二十二号煥新重生
DEJA VU·泊詩南餐廳 于外灘二十二号煥新重生

同時,中式茶飲作為極其重要的一環參與整體菜品的呈現,以中茶配西餐,開辟全新組合方式,給予客人餐配酒之外,更加符合國人用餐習慣、也更能為外國客人展現地域風采的選擇,在袅袅茶香裡,詠唱回憶的詩。

DEJA VU·泊詩南餐廳 于外灘二十二号煥新重生
DEJA VU·泊詩南餐廳 于外灘二十二号煥新重生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