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靳保芳深耕技術穿越周期20年 晶澳科技大擴産後9個月賺70億

靳保芳深耕技術穿越周期20年 晶澳科技大擴産後9個月賺70億

長江商報消息 ●長江商報記者 沈右榮

2023年,光伏行業經曆了“激蕩”的一年。

持續高位運作兩年,矽料價格終于步入下降通道。再融資突然收緊,股權融資産能擴張模式難以為繼,過剩危機愈發顯現,全行業進入産能出清周期。

上一輪光伏周期中,精明、果斷的靳保芳,成功避開了周期的碾壓,成為光伏行業為數不多的不倒翁。

近三年,光伏行業掀起一輪擴産大潮,晶澳科技(002459.SZ)也置身其中。

不過,在靳保芳看來,産能釋放有一個過程,産能過剩并非外界所想象得嚴重。

2023年前九月,晶澳科技賺了70億元,較上年同期翻了一倍。

穿越周期的光伏富豪

在中國光伏行業大佬中,棄官從商的較為罕見,靳保芳算得上一個另類。

1952年9月,靳保芳出生于河北省一個普通鄉村農民家庭。高中畢業後,他進入一家飲食服務公司當勞工,到1992年,他已擔任河北省甯晉縣電力局黨委書記、局長。

1996年,44歲的靳保芳辭職下海創業。他辦過鞋廠、玻璃廠,但都以失敗告終。

一次偶然機會,他聽說河北工業大學有一種生産單晶矽棒的技術,立即前往求購,三番五次上門做工作,最終說服了技術負責人任丙彥,河北晶龍實業由此成立。

技術和市場,是企業生存發展的關鍵。靳保芳與當時全球最大的矽片供應商——日本松宮合資,生産單晶矽棒。到2004年,靳保芳的公司已成為全球單晶矽之王。

2005年,晶龍實業與澳洲光電科學工程公司、澳洲太陽能發展有限公司三方共同出資1.2億元、建立中外合資企業晶澳太陽能。選擇引進澳洲資金,靳保芳試圖擺脫對日本松宮的依賴,将産業從矽片延伸至下遊電池、元件。

2008年,中國光伏産業進入前所未有的瘋狂階段。近千家企業湧入,占據世界光伏産業半壁江山,11家光伏企業美股上市。彭小峰、施正榮瘋狂擴産,就連華爾街歸來的英利老闆苗連生也成立了六九矽業,準備血戰多晶矽。

靳保芳害怕了,大家都在擴産,市場容納得下嗎?他果斷下令,甩賣、清倉、隻留現金!

全球光伏行業災難式大調整不期而至,世界太陽能矽片NO.1彭小峰倒了,首富施正榮也倒了,無數忙着大擴産的光伏大佬倒了。

靳保芳成了幸存者。他苦練内功,技術攻關,以圖東山再起。

光伏行業新一輪高景氣周期來了,靳保芳等到了機會,快速崛起。

晶澳科技繼續屹立于全球光伏行業前列。根據InfoLink最新資料,晶澳科技元件出貨排名全球排名第四。

2023年10月,靳保芳以450億财富位列《2023年·胡潤百富榜》第97位。

兩年投入73億研發

靳保芳為何能穿越周期?

2023年3月底,靳保芳在緻晶澳科技全體股東的公開信中表示,1996年,從三台單晶爐起步,成為中國光伏行業的先行者。二十多年來,無論行業如何波動,晶澳科技始終堅守最樸素純真的這顆初心,市場好時不冒進,形勢困難時不喪失信心。

晶澳科技主營業務為矽片、太陽能電池片及太陽能電池元件的研發、生産和銷售等。2007年2月在美國納斯達克挂牌上市,2019年借殼天業通聯回歸A股市場。

2005年起,靳保芳推動光伏産業鍊一體化布局,降低成本、減少對上遊依賴風險。晶澳科技也是行業中最早實施産業一體化的企業。

領先的技術是靳保芳穿越周期的重要保障。技術,不僅意味着産品品質過硬,還意味着降本增效。低成本是光伏産業企業屹立不動的第一性原理。

2019年至2022年,晶澳科技的研發投入分别為11.18億元、14.53億元、27.18億元、46.08億元。2021年、2022年,兩年的研發投入合計超73億元。

2021年,矽料價格一路飙升,東方日升出現少見的年度虧損,晶科能源扣非淨利潤大幅下降,晶澳科技淨利潤仍保持35.31%的增速。

近幾年,晶澳科技的經營業績持續快速增長。2019年至2022年,公司實作的營業收入分别為211.55億元、258.47億元、413.02億元、729.89億元,同比增長7.67%、22.17%、59.80%、76.72%。同期淨利潤為12.52億元、15.07億元、20.39億元、55.33億元,同比增長74.09%、20.34%、35.31%、171.40%。

2023年前三季度,公司實作的淨利潤、扣非淨利潤分别為67.65億元、70.29億元,同比增長105.62%、116.83%。

近兩年,光伏行業掀起新一輪擴産潮。

2023年5月底,晶科能源宣告560億元擴産計劃。2022年以來,晶澳科技也宣布了接近600億元的投資。

在外界看來,靳保芳是被迫卷入擴産潮中,一體化、規模化,疊加領先的技術,才能保障領先地位。

如此大規模擴産,2008年的光伏浩劫是否會再現?

行業人士認為,在“雙碳”背景下,光伏行業屬于陽光賽道,市場空間還有很大。不過,産業階段性過剩是必然趨勢。但即便如此,2008年那一輪光伏産業大調整基本上不會出現。

晶澳科技公開表示,廣義上的産能,包括了落後産能及規劃未投産達效的産能,此統計口徑的産能長期處于遠超市場需求的過剩狀态,但高成本效益的産品通常會處于産能不足的狀态。越來越多的企業跨界至光伏領域,未來,行業競争無疑會更激烈。

毫無疑問,卷入擴産潮中的晶澳科技也将面臨嚴峻挑戰。靳保芳能否從容應對?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