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瘋狂救房企,開始了!

瘋狂救房企,開始了!

作者:餘飛

01

瘋狂救房企

三年時間,房地産市場滄海桑田。

管理層對待房企的态度,也在這種環境轉變中發生了180度大轉彎。從曾經的“三道”紅線,到2022年的“三支箭”,如今的“三個不低于”,從打壓到救援。

所謂針對房企的三道紅線,也即:

1、扣除預收賬款後的資産負債率大于70%,2、淨負債率大于100%,3、現金短債比小于1倍。

所謂“三支箭”,也即:

第一支箭:信貸支援。去年11月23日,國有六大行與多家房地産企業簽署戰略合作協定,為其提供意向性綜合授信額度超過1.2萬億元,涵蓋房地産開發貸款、并購貸款、債券投資等多元化融資服務。

第二支箭,債券融資支援。去年11月末,官方放松了房企的債券融資通道。

第三支箭,股權融資支援。去年11月末,證監會釋出檔案,恢複涉房上市公司并購重組及配套融資;恢複上市房企和涉房上市公司再融資。

所謂“三個不低于”,也即:

1、各家銀行自身房地産貸款增速不低于平均房地産貸款增速;2、對非國有房企對公貸款增速不低于本行房地産增速;3、對非國有房企個人按揭增速不低于本行按揭增速。

這還遠遠不夠,去年年末監管機構向50家房企發放了融資“白名單”,相當于免死金牌。

瘋狂救房企,開始了!

今年1月26日,住建部放出風聲,要給房地産融資支援項目“白名單”。

2月9日,官方公布了消息:

目前已經有26個省、170個城市建立了房地産融資協調機制,第一批房地産項目融資“白名單”已推送給商業銀行,共涉及房地産項目3218個。已有27個城市的83個項目,獲得了178.6億元的貸款。

瘋狂救房企,開始了!

市場據此估算,首批3218個白名單項目獲得超7000億融資。

後續還會有第二批、第三批白名單,市場預估,這些項目能獲得超2萬億融資。

02

從喊打到喊救,所為何來

從肅清到救援,為何态度會有如此大的轉變?

當初三道紅線,是因為房企在房地産盛宴之下,太過激進,瘋狂高杠杆,瘋狂高周轉,風險越來越大,房價越炒越高,三道紅線是懸崖勒馬式的政策。

政策釋出後,疊加後來的三年黑天鵝,再疊加生育率持續下降,人口通縮加快,房地産行情急轉直下。

2022年,中國的商品房銷售面積和銷售已經從“雙18”調整至“雙13”,即銷售面積18億平方米、銷售額18萬億元分别調整至13億平方米、13萬億元左右。

而市場預測,2023年會跌至“雙12”。如今資料公布,商品房銷售面積跌至11.17億平方米,銷售額跌至11.66萬億元,跌至“雙11”。

瘋狂救房企,開始了!

制圖:城市财經;資料:國家統計局

瘋狂救房企,開始了!

制圖:城市财經;資料:國家統計局

銷量頹勢如此驚人,房企豈能好受得了。

最關鍵的是,盡管2022年有了三支箭的支援,但對民營房企來說,仍難以分到一杯羹。

整體來說,當下的房企,至少面臨着四方面壓力:

第一,融資壓力。

過去兩年,官方雖然在态度上緩和了不少,但融資并沒有釋放多少資金。

開發融資持續下滑。

瘋狂救房企,開始了!

債券融資也在下滑。

克而瑞資料顯示,今年前11個月80家典型房企的累計融資總量為5432.88億元,同比減少34.24%。前11月融資總量不足去年全年的七成。

瘋狂救房企,開始了!

有人根據央行公布的人民币房地産開發貸款、個人住房貸款和人民币房地産貸款餘額,估算出2023年開發商獲得的新增融資隻有1900多億元。

是以,更有誠意的融資管道放寬,仍是房企翹首盼望的政策。

第二,債務壓力大。

當初有多瘋狂,現在就有多彷徨。

房企在上一輪牛市期間,瘋狂舉債擴張發展,如今欠下的一屁股債,壓得很多房企喘不過氣來。恒大已經沒有挺住,融創、碧桂園都在艱難度日,萬科的日子也不好過。

中指院資料顯示,今年全年房企償債規模,也即到期信用債和海外債合計9579.6億元。

瘋狂救房企,開始了!

在這種背景下 ,有很多房企展期沒有成功,隻能背負債務違約和信用下調的局面。

還有很多房企,在加速處置自己的資産。

第三,行情調整壓力。

商品房銷售額與銷量從“雙18”跌至如今的“雙11”,還沒有見底。

兩家國際評級機構對中國房地産市場2024年的預測,仍是慢跌。這輪調整周期,參考日本,會很漫長。

從資料層面來看,人口通縮正在加快,購房主力人群在快速收縮。

最近機構有一組預測資料。

根據房地産行業權威中指研究院理論26-40歲是買房、置換房地産的主力,那麼40歲的是1984年出生的2088萬,26歲的是1998年的1585萬,是以得出結論2024年買房主力人口減少503萬。

同理預測未來若幹年買房主力變化需求,2025年繼續減少603萬,2026年繼續減少904萬,2027年繼續減少1240萬人,2028年繼續減少1167萬人,2029年繼續減少1406萬人,2030年繼續減少1414萬人,2031年繼續減少742萬人,2032年減少607萬,2033年減少604萬人,2034年減少360萬人,2035年減少276萬人,減少53萬人,2037年增加30萬人。

此後買房主力人口在正負100萬以内上下浮動。

瘋狂救房企,開始了!

第四,保交樓壓力。

2022年年中的樓市風波之後,保交樓就成為了房地産的頭等大事,幾乎在每一場提及房地産的重量級會議上,都會強調保交樓。

過去的順周期中,保交樓壓力并不大,畢竟房企的現金流充足,融資充足,錢一直在各個環節中快速流轉。

然而當下的環境下,市場不景氣,融資受困,過去的債務要償還,對于房企來說,保交樓壓力巨大。

但是又不得不完成,完不成一旦出現問題,會讓自己的聲名掃地,房子更難賣,會産生一系列連鎖反應。

任重道遠,盡管黃奇帆說,按照美國的房企數量來看,中國有95%的房企将出清,但房企出清速度不宜過快,更不能出亂子,這是開始瘋狂救房企的根本邏輯之一。

03

被救不如自救

放寬融資,隻能解決燃眉之急,無法從根本上解決問題。

想要解決房企、房地産的根本問題,就必須從釋放流動性上着手。

換句話說,寄托于他人救援,不如自救。

國家的錢都是納稅人的錢,不可能無限制去填補房企的債務窟窿。而且,房企的債務,最終還是得依靠賣房回收現金流來償還。如果房子賣不動,反而會加重這些房企的債務負擔。

是以,症結仍是要把房子賣出去。

是以,本号一直在呼籲,放松限跌令,才是最好的救市良方。

既能釋放風險,也能支援房企。

當下的房企正遭遇着融資困局、債務償還壓力、保交樓壓力和賣房壓力。

在這種背景下,房企根本沒錢、沒心情、沒預期去拿地。都在為如何活下去,而苦思冥想。

賣房回款仍是房企最主要的融資途徑,也是成本最低的途徑。

房子賣不出去,開發商怎麼避免暴雷,怎麼去完成保交樓任務,怎麼有錢去拿地?

房子賣不出去,房企會加速暴雷,最終心累的還是購房者,因為這會增加買到爛尾樓的機率。

如此,後續可能需要地方城市花費更多的精力、更多的資金來處理爛尾樓問題。

是以,在這種背景下,即便很多城市阻擋房企大力度打折,房企也會想方設法變着法兒降價賣房。

從目前的市場來看,已經有不少城市選擇了對市場低頭妥協,開始放松限跌令。比如蘇州、廣州、珠海等城市。

當然,頑固不化的城市更多,他們仍在堅守限跌。

擋不住?二手房已經經了普跌。國家統計局公布的70個大中城市,二手房價格連續兩個月無一座城市上漲。

二手價格下跌,會倒逼新房價格下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