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46歲女子,每天光吃菜不吃米飯,半年後,身體發生了什麼變化?

作者:蔺醫生健康說

導語:在當今社會,随着人們對健康意識的不斷提高,飲食健康成為了備受關注的話題。

然而,在追求健康飲食的過程中,有些人可能會走極端,比如隻吃菜不吃米飯。那麼,這樣的飲食方式是否真的健康呢?會對身體産生什麼樣的影響呢?讓我們通過一個具體的案例來深入了解。

46歲女子,每天光吃菜不吃米飯,半年後,身體發生了什麼變化?

國人最愛吃的米飯是“最差主食”?辟謠!

關于“國人最愛吃的米飯是‘最差主食’”的說法,這其實是一個相對而言的觀點。确實,精白米的高血糖生成指數高達80以上,對于糖尿病患者來說,需要嚴格控制米飯的攝入量,以免血糖快速升高。

但是,我們不能将米飯一概而論地視為“最差主食”。精白米在經過深度加工後,外層營養成分被剝離,澱粉占比顯著增加,導緻營養成分相對單調。

然而,米飯作為中國人的傳統主食,有着悠久的曆史和文化背景,而且,精白米中含有的脂肪、碳水化合物、蛋白質、維生素和礦物質等營養成分,對我們的身體健康至關重要。

46歲女子,每天光吃菜不吃米飯,半年後,身體發生了什麼變化?

問題的關鍵在于我們如何合理搭配和攝入米飯,根據中國居民平衡膳食寶塔(2022)的建議,健康成人每日應攝入200-300g的谷類食物,其中包括米飯。

但實際上,很多人在一頓飯中就能吃下兩三碗米飯,導緻攝入過量,是以需要合理搭配其他食物,如蔬菜、肉類、豆類等,以實作營養均衡。

綜上所述,米飯并不是“最差主食”,關鍵在于我們如何合理地攝入和搭配,在日常飲食中,我們應該适量攝入米飯,并根據自己的身體狀況和需求進行合理的食物搭配,以保持身體健康。

46歲女子,每天光吃菜不吃米飯,半年後,身體發生了什麼變化?

主食吃太多、吃太少都影響壽命?

主食是我們日常飲食中的重要組成部分,但是主食的攝入量和種類對壽命的影響究竟如何呢?

一項發表在《柳葉刀·公共衛生》上的研究引起了廣泛關注,這項研究涉及了1.5萬餘名年齡在45~64歲的受試者,經過長期跟蹤調查,研究人員發現主食攝入量與死亡風險之間呈u型關系。

具體來說,當主食攝入量占每日總能量攝入的50~55%時,受試者的死亡風險最低。

然而,如果主食攝入量超過這個範圍,比如占總能量攝入的70%以上,或者低于這個範圍,比如占總能量攝入的40%以下,受試者的死亡風險都會上升,進而可能導緻壽命縮短。

46歲女子,每天光吃菜不吃米飯,半年後,身體發生了什麼變化?

這一研究結果提示我們,主食的攝入量并不是越多越好,也不是越少越好,适量攝入主食,保持合适的比例,才能更好地維護健康和延長壽命。

此外,不同年齡段的人群對于主食的攝入需求也有所不同,據《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刊(PNAS)》上發表的一項涉及1879份死亡率報告的研究表明,20歲以下的人群中,蛋白質供能占比16%、碳水化合物和脂肪功能各占約42%時,死亡率最低。

而随着年齡的增長,碳水化合物的攝入量應逐漸增加,脂肪占比則相應減少,同時保持蛋白質供能占比相對穩定。

在晚年時期,應将蛋白質和脂肪供能分别降至11%、22%,同時将碳水化合物攝入增加至67%,這樣能将死亡率降至最低。

總之,合理的主食攝入量和種類對于維護健康和延長壽命至關重要,根據不同年齡段的需求進行調整,保持合适的比例和種類,有助于我們更好地享受健康的生活。

46歲女子,每天光吃菜不吃米飯,半年後,身體發生了什麼變化?

46歲女子,每天光吃菜不吃米飯,半年後,身體發生了什麼變化?

半年前的一次同學聚會,讓46歲的鄭阿姨深感震驚,曾經與她親如姐妹的朋友們,身材依舊苗條婀娜,仿佛歲月的風霜未曾觸碰她們。

而她自己,自從生育後,身材便如氣球般膨脹,走樣,看着朋友們優雅自信的身姿,鄭阿姨心中滿是羨慕與無奈。

在聚會的交流中,她得知了朋友們保持身材的秘訣:她們幾乎三餐都隻吃蔬菜,主食如米飯、饅頭等都被摒棄。

為了追求苗條的身材,鄭阿姨下定決心效仿她們,走上減肥的道路。

46歲女子,每天光吃菜不吃米飯,半年後,身體發生了什麼變化?

然而,随着時間的推移,鄭阿姨的女兒發現她的臉色越來越差,蒼白無力,女兒擔憂不已,便帶着她去做了一次全面的體檢。

檢查結果令人震驚:鄭阿姨出現了低血糖、骨質疏松、内分泌紊亂等問題,這是她以前從未有過的。

醫生嚴肅地警告她,如果繼續如此飲食,下次來到醫院恐怕隻能躺着了。

鄭阿姨深感後悔,她意識到,健康比外表更重要。減肥固然重要,但絕不能以犧牲健康為代價,從那以後,她開始調整自己的飲食習慣,注重營養均衡,并加入适量的運動。雖然身材的變化不大,但她的臉色逐漸紅潤起來,身體也變得健康許多。

46歲女子,每天光吃菜不吃米飯,半年後,身體發生了什麼變化?

論主食的重要性,不吃主食危害可不小

主食是我們日常飲食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為我們提供了身體所需的能量和營養素,然而,有些人為了追求減肥或其他的健康目标,選擇不吃主食,這樣的做法不僅對身體有害,而且可能會引發一系列的健康問題。

首先,主食是身體能量的主要來源,當我們攝入主食時,它們會被分解為葡萄糖,進而為我們的身體提供所需的能量,如果我們不吃主食,身體會無法獲得足夠的能量,導緻疲勞、頭暈和虛弱等症狀。

其次,主食也是身體重要的營養來源,主食中含有豐富的維生素、礦物質和膳食纖維等營養素,這些都是我們身體所必需的,不吃主食會導緻這些營養素的缺乏,進而引發各種健康問題,如貧血、免疫力下降和腸道問題等。

此外,不吃主食還可能引發情緒問題,主食中的碳水化合物是我們大腦的主要能量來源,如果我們不吃主食,可能會導緻情緒波動、注意力不集中和記憶力下降等問題。

46歲女子,每天光吃菜不吃米飯,半年後,身體發生了什麼變化?

長期隻吃菜不吃飯,這4個毛病可能會盯上你

肌肉流失

主食内的碳水化合物是供能的主要物質,長期攝入不足會導緻身體無法攝入充足的蛋白質,進而容易導緻肌肉流失。

口臭

飲食内碳水化合物攝入不足,身體需要通過消耗脂肪和蛋白質來供能,在代謝過程中脂肪不完全代謝會産生酮類物質,繼而會産生水果腐爛、發酵後的味道,讓口腔也出現明顯的異味。

46歲女子,每天光吃菜不吃米飯,半年後,身體發生了什麼變化?

大腦衰退

主食攝入不足會導緻身體無法攝入充足的葡萄糖,這樣一來會讓大腦思維活動受影響,容易産生注意力不集中、精神不振以及思維遲鈍等問題。

脂肪肝

長期隻吃菜不吃主食會給肝髒帶來較大的負擔,容易導緻體内脂質過氧化、損傷肝細胞,誘發脂肪肝出現。

酮症酸中毒

一些罹患糖尿病的患者為了控制血糖完全不吃主食,但這個做法非常錯誤!長期不吃主食容易導緻低血糖發生,還可能會引起惡心、頭痛、乏力、嗜睡等酮症酸中毒的症狀。

46歲女子,每天光吃菜不吃米飯,半年後,身體發生了什麼變化?

正确健康吃主食,應該注意這3點

多樣化搭配

主食應該多樣化搭配,不要單一攝入。例如,可以在米飯中加入雜糧、豆類等食材,這樣可以增加膳食纖維、維生素和礦物質的攝入,有助于保持身體健康。

控制攝入量

雖然主食是提供能量的主要食物,但是攝入量也要控制,過量攝入主食會導緻能量過剩,增加肥胖、糖尿病等慢性病的風險,建議根據自身情況适量攝入主食,保持能量平衡。

粗細搭配

粗糧和細糧應該搭配食用,粗糧中含有豐富的膳食纖維和B族維生素,對腸道健康和代謝都有益處;細糧口感細膩,易于消化吸收。适量搭配食用粗細糧,可以讓我們獲得更全面的營養。

46歲女子,每天光吃菜不吃米飯,半年後,身體發生了什麼變化?

米飯、饅頭和面條,哪種主食更容易升血糖?

米飯、饅頭和面條是我們日常生活中最為常見的三種主食,它們都含有豐富的碳水化合物,是人體能量的主要來源。

然而,它們對于血糖的影響卻有所不同。那麼,究竟哪種主食更容易升血糖呢?

米飯

米飯中含有較多的直鍊澱粉,這種澱粉比較難以消化,是以血糖反應相對較低。但是,如果米飯煮得過于軟爛,或者加入了其他高糖分的食材,其血糖反應也會随之升高。

饅頭

饅頭是一種比較精制的主食,它含有較多的支鍊澱粉,這種澱粉比較容易消化,是以血糖反應相對較高,尤其是北方地區常吃的白面饅頭,其血糖反應更是顯著。

46歲女子,每天光吃菜不吃米飯,半年後,身體發生了什麼變化?

面條

面條的血糖反應與米飯類似,也取決于其制作方式和配料,一般來說,比較粗硬的面條比細軟的面條血糖反應低,加入蔬菜或者低糖肉類作為配料也可以降低血糖反應。

綜上所述,對于哪種主食更容易升血糖這個問題,并沒有絕對的答案,因為每個人的消化能力和飲食習慣都不同,對于主食的血糖反應也會有所差異。

但是,從普遍角度來看,饅頭相對于米飯和面條來說,可能更容易引起血糖的快速上升。

是以,對于需要控制血糖的人群來說,選擇米飯和面條可能更為适宜。同時,合理的搭配和烹調方式也是控制血糖的重要因素。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