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靜功思維鍛煉的基本方法

作者:厚行仁

思維與生命二者之間有肯定的關系,一切積極的思維可以增強生命的活力,可以開發智力,延緩衰老,治療疾病。無意不為功,在思維的基礎上,可以制定許許多多的功法。靜功方法的秘密,與思維内容的選擇和運用大有攸關。靜功思維的基本方法是着重練習“松、虛靜、精神易位、分心二用、微”五大内容。其中以“微”字為最,屬于關鍵,而難度亦大。

機體放松

機體放松之目的,乃是為了給活躍真氣打基礎。放松得越充分,真氣活躍越自由。練功有素者通過放松所需要的時間,可不超過5秒鐘,微一沾意,刹那之間,松遍全身,速度之快,幾乎是在同一時間内進行

凡是初練者,先從局部體驗開始。把身體的部位排列一下次序,一次隻放松一個局部,許多局部加起來,即可松遍全身。常用的是分段放松法,該法簡便易學,順乎自然。

分段放松法的順序,先松頭、面、頸、肩,再松胸、腹、腰、背,後松四肢。靜與松有内在聯系,靜是松的基礎。試做放松之前,精神上首先平靜下來,心情不穩,松不充分,強行放松,不大容易。然後二目輕閉,姿式自然。平坐或仰卧均可松頭之法,可微微縮頸,頸部軟而不挺,兩肩着意下垂。松面之法,可内心存有笑意,面微具笑容,即以内心喜悅流露在外的一種自然反映。松肩之法,可使意念微微飄浮在腋下和上臂周圍。松腰之法,可使腰部微向下沉,使該部軟軟綿綿。意念微微放在後臀區域。松腹之法,口微開一小縫。意念微微放在會陰區和大腿根部的前側。松四肢之法,可微想四肢浸在溫水之中,有松軟舒柔之意。以上進行時宜先易後難,若某處不易放松時,也不必心急,可先松其他易松之處。當大部分放松之後,再試松比較緊張之部位。

靜功思維鍛煉的基本方法

心神虛靜

古人雲“練靜不如練松,練松不如練空;空而虛也,得其居也。”此論甚好。真氣活動,既離不開機體放松,也離不開心神虛靜。

所謂練虛,乃是在練功之際,忘卻自己的身體,使意念飄散在下半身一米開外的空間,力求意不沾身。初學之人,若是入虛困難,可試用以下二法。

1.心中附加上一種思睡的困意,困意來臨,有助于心神入虛。有時真的睡着了,也無關系,睡幾次就不再睡了。

2.心中附加上一種青雲白霧的意念。好象神話故事中的天女散花一樣,下半身飄沒在青雲白霧之中,這種方法,可作為一時的過渡。幾天之後,待心神可以入虛之時,再把雲霧之念去掉

練虛是為了散氣,把體内集中之氣,包括病氣,疏散開來,趨于平衡。它和練松、練靜都有治病強身之效。

靜的意義,乃指心神相對平靜,而不是雜念絕迹。入靜的程度,因人、因時。因條件有所不同,存在差異。所謂無思無念,似若空空,也隻能視為一種功中偶爾現象而已,并不是練功者一時追求的目标。目前,社會上有個最大的偏向,就是對入靜的偶爾現象過分誇張,故弄玄虛,加以神化,誘人強求,誤入歧途。這種人為的思想混亂,給練功者帶來了不少困難,進而出偏者,也大有人在。對于雜念切勿憂慮,雜念屬于正常現象,并非怪事。因為,人的大腦皮層中,潛在着許許多多的印象痕迹,這些痕迹,在正常醒覺之時,受到抑制,不允許它們任意複活。在練功之際,大腦皮層興奮機能相對減低,或是興奮區域相對縮小,昔日的印象痕迹則乘虛而出,以雜念的形式表現出來。雜念也屬于練功效應之一。

對于雜念的處理,在認識上要合理,在技巧上要得當。以下幾條可試行參考。

1.雜念屬于練功效應之一,它标志着大腦皮層的抑制機能在不斷的深化,向有益的方向進展。雖然這種效應形式不讨人喜歡,但是也不必過份擔心。它對練功的進展,并沒有什麼大的影響,不可要求偏高。

靜功思維鍛煉的基本方法

2,對雜念淡漠無為。來之不拒,去之不追,或多或少,容而納之,不介其意,不厭其煩,見怪不怪,其怪自敗。

3、雜念來後,久不消失,可順其大意,粗略地想一下,順水推舟,一劃而過;下次再來,依然如是

4、雜念太多,不可開交,可以練機體放松。用松念代他念,以求緩沖。

5.練功有素者,雜念初生,處于苗頭,可微微用意一擋,迫使雜念消退。初學者,此法不宜使用,否則精神緊張,後果不良。

精神易位

使意念的方向和位置變遷和移動,叫做“精神易位”。精神易位,是為了鍛煉意念的靈活性,可即可離,運用自如。欲守意不來,欲離意不開,那不行。

上下、前後、左右、内外,屬于不同的方位。先将意念放在一個方位上,待心神稍稍平靜後,再把意念移動到另一個方位上。當移位在新的方位之後,宜即速把上一個方位忘掉,不留餘念。如此變遷,反複而行。初學者 易 位 的速度,可快可慢,因人而異,不求統一。

有人在易位操作時感到困難,大多是兩種原因引起,一是意念偏重,在微字上缺乏功夫;二是心神不平靜。易位之機,乃在心神平靜之時,若心神不平靜,不要勉強而行。待有體驗之後,再求速度,一秒鐘易位在10次以上。

又,精神易位宜先在宇宙大空間試行。在空間50米以遠,虛設2~4個區域,橫位排列,拉開擋距。擋距的大小,以個人的主觀适應而定。遠位有了體驗之後,可試行在人體的前、後、左、右,四個空間方位近距離練習,與人體相距3~5米。虛設的位置不宜偏高,可取頸平線,先不要随便放在頭頂部位(低血壓除外)。空間試練有了體驗之後,再在體表進行。可選湧泉、勞官,會陰、氣海、長強、命門、夾脊等處,交替易位。

精神易位的連續操作時間不宜偏長,大約1~2分鐘即可;随後則練心神虛靜5~10分鐘。

分心二用

虛設兩個不同的方位,意念雙方兼顧,叫做“分心二用”。兩個方位的虛設,可在空間,也可在機體,或是一在空間,一在機體。三種形式的具體運用,依情而定兩個方位均虛設在空間,或是橫位排列,或是縱位排列。遠近和擋距自調。兩個方位,一個虛設在空間,一個虛設在機體,如空間與氣海,空間與命門。兩個方位,均虛設在機體,或一上一下,或一左一右。如夾脊區與心區;左右二膝區。

分心二用之法,使用意念一定要輕輕微微。方位确定之後,先微微着意,而後又試圖把意念取消,從此處離開,殘存下的一點點概念,足以夠用了。

靜功思維鍛煉的基本方法

初學者,分心二用一時做不上來,不用勉強,可先用精神易位法,在兩個區域輪流着意,交替而行。待熟練後,再依分心二用的方法同時着意。或者可先在一個區域着意,做為基礎,待心神穩定之時,再向另一個區域分放意念,若不成功,下次再試。

意小念微

新人練功者的最大難度就是“微”字的掌握。他們十之有九是意念偏強,有過而沒有不及者。意念偏強,是出偏的最大的根源

用意之微妙,古人做了許多形容,可在實踐中進行深思。如“不是死守,不是不守,若即若離,似有非有。”“用意之妙貴在空,有意無意乃真經。”“若有若無想非想,似有似無意無意。”“知而不守,先存後亡,涵養在不有不無之中。”

綜合上述,進行分析,用意之妙,在于有意和無意二者之間的移行地帶。這一境界的幅度,從經驗來看,約十秒鐘左右,前後無明顯的界限,在滲透中相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