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劉國光:為什麼計劃和市場都不能迷信?

作者:紅色文化網
劉國光:為什麼計劃和市場都不能迷信?

要保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始終保持正軌,就要把計劃與市場兩者的優點和長處都發揮出來。計劃的長處就是能在全社會範圍集中必要的财力物力人力,幹幾件大事,并且可以調節收入配置設定,保持社會公正。市場的長處就是能夠通過競争和優勝劣汰的機制,來促進技術和管理的進步,實作産需銜接。把這兩方面的長處都發揮出來,這是從理論上講計劃與市場兩者結合的好處。但是在實踐中,兩者往往結合得不好,不是把兩者的優點和長處結合起來,而是把兩者的缺陷和短處結合在一起了;或者我們主觀上是要把計劃和市場很好地結合起來,實際經濟生活中卻出現了既無計劃,或者有計劃而貫徹執行不下去;又無市場,優勝劣汰的競争機制根本運轉不起來。是以,在讨論建立計劃經濟與市場調節相結合的經濟運作機制問題的時候,我提出兩條意見,一條是我們要堅持計劃經濟,但不要迷信計劃;另一條是我們要推進市場導向的改革,但不能迷信市場。總之,要破除兩種迷信。首先講講不要迷信市場。

所謂市場調節,就是亞當·斯密說的“看不見的手”在調節,價值規律在自發調節。我們應當重視價值規律,但不要認為價值規律自己能夠把一切事情弄好,我們就把一切事情讓給價值規律自行去調節。我想,有這麼幾件事是不能完全交給價值規律去管的。第一,經濟總量的平衡。如果這件事完全讓市場和價值規律自發去管,結果隻能是來回的周期振動和頻發的經濟危機。第二,大的經濟結構的調整。我們希望在一個較短的曆史時期内,比如說在10年、20年、30年内以比較小的代價,實作大陸産業結構的現代化、高度化。通過市場機制配置資源的自發途徑,不是不可能做到這一點,但這将是一個十分緩慢的過程,要經過多次大的反複、危機,可能要付出很大的代價。我們等不起這麼長時間的拖延,也花不起那麼沉重的代價。第三,公平競争問題。認為市場能夠保證完全競争,不過是一種神話,即使在自由資本主義時代也不可能。市場的規律是大魚吃小魚,必然引向壟斷和不公平競争。針對這種情況,連西方資本主義國家政府也制定反壟斷法、保護公平競争法,等等。第四,有關生态平衡、環境保護,以及經濟學上講的“外部不經濟”的問題。對這一類問題的處理,市場機制是無能的,甚至是有害的,如果完全聽憑市場自發起作用,那就會帶來危害社會利益,乃至子孫後代利益的後果。第五,公正與效率的關系問題。市場不可能實作真正的社會公正,市場隻能實行等價交換和一定程度的平等競争,這有利于促進效率提高。但是,市場自發的作用,必然帶來社會兩極分化,貧富懸殊。現在,在市場取向的改革過程中,這方面已經出現了某些苗頭,引起社會的不安,影響人們的積極性。對此政府不能不注意,要采取有效措施,防止這種現象的惡性發展。

由此可以看出,至少有以上列舉的幾個領域,是不能完全交給市場那隻“看不見的手”去操縱的,還必須由看得見的手,即國家計劃和政府管理來幹預這些事情。所謂完全的、純粹的市場經濟,根本不是我們市場取向的改革方向。這種市場經濟在西方資本主義國家中也在變化,通過政府的政策或計劃幹預,使之變成不那麼完全、不那麼典型的市場經濟。提出完全市場化的改革主張,撇開意識形态方面不說,至少也是一種幼稚的想法。我們實行的是社會主義的有計劃商品經濟,在市場取向的改革中,就更不能迷信市場,要重視國家計劃和宏觀調控的指導作用,也就是要看到陳雲同志所講的“籠子”的重要作用。

1990年夏天,我在一次座談會上講了自己對于陳雲同志經濟思想的體會,提到陳雲同志曾把計劃與市場的關系比喻為籠子和鳥的關系,我說,這個比喻引起了海内外人士探讨的興趣。後來《人民日報》發表了這個講話,招來了海外報刊很多非議,稱之為“鳥籠經濟理論”。一些外國人士就這個問題紛紛進一步探詢我的看法。我說,這有什麼大驚小怪,哪一個國家管理經濟都要有籠子,國家财政收支預算就是一個很硬的籠子。1990年由于美國國會和總統在幾個月裡未能就預算取得一緻意見,10月初有好幾天人們不知道美國政府是否付得起它的從業人員的工薪,國家公園和養老金管理當局面臨關閉的危險,在紐約港口的“自由女神”也不得不向一切遊人關閉了兩天。那時我和中國社會科學院一個代表團正在舊金山通路,差一點遇到機場關閉,不能按期飛行的危險。我對通路我的外國人說,西方國家的貨币政策、财政政策都有籠子的味道。聯邦儲備銀行的利息率一提高,經濟活動的籠子就縮小,因為投資成本提高了;利息率一降低,銀根一放松,經濟活動的籠子就放大了。計劃的籠子可大可小,這要看部門、産品等具體情況而定。再者,籠子可以用不同的材料來做。它可以是用鋼鐵做的,是剛性的;也可以是塑膠、橡皮做的,是有彈性的。指令性計劃就是剛性的,指導性計劃、政策性計劃就是彈性的。我在美國看到政府管理經濟的籠子,有的比我們實行計劃經濟的國家還要硬實。比如對城市的“增長管理”,為城市的擴張畫一個圈子,隻準在圈子内開發,圈子外開發要課以禁止性的高稅。俄勒岡州就是這麼做的。那圈子真是個籠子。把話題轉回來,就是我們在實行市場取向的改革時不能迷信市場,不能忽視必要的計劃指導和政府管理的作用,也就是不能忽視必要的籠子的作用。為此我們實行市場取向的改革,本來就應當包含計劃體制改革,注意加強有效的計劃管理。

另一方面,我們要堅持計劃經濟,但也要注意不能迷信計劃。迷信計劃同樣會犯錯誤。計劃經濟隻是在公有制的基礎上,提供了自覺地按比例發展的可能性,但它并不保證經常按比例發展的必然性。如果計劃工作不考慮市場供求和價值規律,它同樣會出現失控、失誤,這方面我們的經驗教訓很多。在我們過去傳統的計劃經濟中,不止一次地出現重大的比例失調,大起大落。在改革的過程中也出現過宏觀失控。大陸這些年縣以上固定資産投資項目審批權都在各級政府手裡,都是經由各級計劃機構來審批的。我們現在有一百六十多條彩電生産線、九十多條電冰箱生産線,許許多多乳膠手套生産線、啤酒生産線等,許多生産線的重複引進,盲目上馬,不是各級計劃部門、各級政府審批的嗎?同樣發生失控。要看到,計劃工作也是人做的工作,凡人難免有局限性,計劃工作難免有局限性,有許多不容易克服的沖突。比如主觀與客觀的沖突,這是計劃工作中的一個主要沖突。一是由于主觀認識上存在局限性,對于客觀情勢的認識、對于客觀規律的認識,都會有局限性,在這方面我們曾經犯過諸如脫離國情、超越國力、急于求成的錯誤。二是由于客觀資訊上的局限性。計劃工作要依靠資訊,而資訊的收集與傳遞,任何時候都不可能完善,即使将來電子計算機經過幾次更新換代,性能更高了、更普及了,也不可能把所有的經濟資訊及時搜集、加工、處理。三是在利益關系上、觀察問題的立場和角度上也有局限性。因為計劃機構、宏觀管理機構,不是屬于這個地區就是屬于那個地區,不是屬于這個部門就是屬于那個部門,不是站在這個角度就是站在那個角度,它們各自代表一定的利益關系,受到一定利益關系的限制,政府上司和計劃從業人員不可能是萬能無誤的。上述各種局限性都使它們的行為不能完全符合而可能大大偏離客觀情勢和客觀規律,造成計劃工作和宏觀管理工作的失誤。是以,堅持計劃經濟必須不斷提高我們自己的認識水準和覺悟水準,不斷改進改善我們的計劃工作,使計劃工作符合客觀規律和客觀情勢的要求,特别是要考慮市場供求情勢和價值規律的要求。

總之,我們要堅持國家宏觀調控和國家計劃,但不能迷信計劃;我們要實行市場取向的改革,但不能迷信市場。通過計劃與市場的結合,我們不僅要發揮兩者的優點和長處,還要克服兩者的缺陷和短處。這當然是個非常複雜的任務,需要做很多方面的探索研究。需要我們的計劃部門、财政部門、銀行部門,還有市場部門、商業部門、物資部門等各方面的共同努力,逐漸解決好這個問題。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