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心靈回信---寄情暖冬

作者:沐光心理

心靈日記----與冬共舞

2023-11-07

原創作者:霞光

心靈回信---寄情暖冬

一場突如其來的降溫加速了冬的腳步,一葉知秋,百木知冬,寒風吹落的葉片如舞者或自由滑落,或跳躍翻騰,展示着這個季節裡最後的美。光秃的樹杈間,雀鳥忙着築巢,不知道它們的窩裡是否溫暖如春。它們也懂得現在的勤奮會讓整個寒冬有保障。“無邊落木難留葉,忙雀銜枝知寒深,莫歎′疾冷徹骨,冬不蓄力怎還春”。 冬蘊藏着讓人安靜的力量,肅穆莊嚴,溫厚淳樸。怡沐老師曾說:“自然界有四季,人生也有春夏秋冬”,在這裡不論我們的生命狀态處于春萌,還是夏炙,亦或秋韻,冬暖,一步覺察,十步探索,百步自知……終将會走向一個既熟悉又陌生的自己,也會活出自己期待的樣式來。

上節課第一次接觸音樂療法,了解到他是不知不覺中的療愈,并且如同言語一樣可以觸動我們的情感,釋放壓抑,緩解痛苦。當聽到娟彈奏的《kiss the rain》時,内心也湧起很多往事,随着音符的跳躍,情感也起伏着,最終是獲得了不再擔憂恐懼的力量感。于是,臨睡前我在網上随便搜了這首曲子,卻發覺彈奏者速度很快,隻有一個個音符快速的跳入耳膜,音符之間也沒有連接配接,就如同在敲擊鍵盤一般,心跳速度也加快了,我立即停下來,意識到,音樂療愈是專業的治療手段,有引領者合宜的帶領,彈奏的節奏和高低音都是有合宜的度,情感的投入等因素影響。即便放松心情,選擇合宜的音樂也是有學問的。

這節課的前導課裡:“希望在接下來愈發寒冷的日子,我們依然擁有彼此溫暖的相伴”,讓我心生感恩,感恩這個團體裡每一個互相影響,又互相給力的姐妹們。怡沐老師一直有個信念就是:值得做的事,就要認真做。她也确實十年如一日的投入自己的心力,在做她認定的正确且有意義的事,用她的人格魅力表達着做事,做人的态度。溫暖和激勵着我們每個人的心,其實每個人的成長都不是件簡單的事,當我們為自己負不起責任的時候,當我們遇到狀态極差的時候,當我們遇到生活困惑的時候,“相約星期二,來赴一場心靈的約會”,她都如約等在那裡,用最真實有力的擁抱,給予我們了解和支援。

國境對前導課裡海頓說:“藝術的真正意義在于使人幸福,使人得到鼓舞”。很受觸動,最近耳疾時好時壞,讓她内心倍受煎熬,深切的體會到可以放松的聽,專注的聽的可貴,更對于“音樂比言語能發揮直擊人心的作用,可以滋潤心靈,激發情感,帶來無以言表的喜悅”非常認可,我想她從内而外散發的靜和柔韌的氣質,與喜歡古典音樂有着密不可分的聯系吧。

今天的主題圍繞如何用音樂幫助我們療愈痛苦,重建身心健康展開。三種基本方法打開了我們接觸專業音樂療愈的視角,第一種是接受式音樂治療,特點在于被動接受,有治療師的幹預和指導。讓我想到上周在怡沐和娟的配合下,第一次享受到了音樂的治療果效。其實從古至今,音樂對人心态和心理的影響是有許多著名事例的,隻是沒有引起我們的重視,《四面楚歌》的典故,古代打仗時的戰鼓,激勵戰士的沖鋒号都能充分說明。

第二種是在創造式音樂治療,特點在于被治療者有參與性,老師用《墨爾本的秋天》這首節奏感很強的曲子,讓我們每個人參與合拍,我看着每個姐妹用自己的方式,從開始的不知所措到最後的自如綻放,都打出了屬于自己的特色,開心洋溢在我們中間,“音樂可以解放天性,釋放内心的壓力,我們東方人因為受文化和傳統教育的影響,會拘謹放不開,但今天發現這樣的快樂原來可以這麼簡單”,屠罡由衷的表達,真實的說出我們心底的聲音。

第三種是即興演奏式音樂治療,特點在于被治療者按自己的内心感受即興演奏器樂,一般節奏感強的樂器如鼓、鈴、木琴、三角鐵等都能夠成為配合的工具,在和諧的音樂聲中尋找和諧的認知。我用彈舌的節奏快速的響應着同伴們傳遞來的節奏感,下一個人用拍腿,下一個跺腳,下一個拍肩,每個人都輕松且愉悅的應和着,我發覺放下心中的标準或者評判,表達出來的聲音和神色都更放松,有韻律。

從音樂類型上看,又分古典,輕音樂,流行,民間,自然聲等,樂器音樂以特定的了其為主,鋼琴,吉他,小提琴等,都會依據被治療者的情感需求,應用于不同的場景中。在我的了解中,這是一種非常系統且專業的療愈方式,引領者更是有着專業的知識和強大的心理素質,才可以幫助到被治療者。

國境說:“在《墨爾本的秋天》裡,忙碌的身心得到舒緩,仿佛找回了秋天,更找到了自己,看着他人的演奏仿佛也成為自己的一部分,非常的和諧”,娟表達:“每個人的配合形成了一個能量場,讓人享受其中”,飛娥的節奏感最強,感受到她音樂上的天賦,她說:“随着年齡在變,喜歡的音樂風格也在變,但一直溶于生活中,因為天生就很喜歡”,豔麗通過觀察,覺察到每個人聽到自己的聲音和别人聽到的是不一樣的,這也提醒我自己留意自己的認知,很多時候我們能聽到的都是想聽到的聲音,并不全面。

今天的靜心時光,怡沐老師用缽和一段空靈的音樂,讓我體驗了一次特别的旅程,清晰的畫面感随着“叮、叮”的敲擊聲,由近至遠的傳播開去,随着引導,我也仿佛把腦中的一層層團霧推出去,眼前出現斑斓的色彩,以橙色為主,潛意識裡不好的感受也浮出來,散開去。睜開眼的時候,有很滿足和舒适的感受。國境因為耳疾反而覺的這段經曆很痛苦,這個頻率的聲音刺激着耳膜很不舒服,淩娜和飛娥都很放松,仿佛進入另一個空間,潛意識的門似乎沒被完全打開,就戛然而止了。

怡沐老師說:“放松和專注其實需要掌握平衡點,放松并不等于渙散,有控制的放松裡有專注,學習并掌握其中的平衡點就學會了真正的放松。并且我們聽到的都是不同的内心世界的投射,正如我們所看到的,并非事實”,這段話帶給我思考,讓我看到生活中很多界限不清的判斷和選擇,也常容易把自己的了解當做事實,并沒有意願搞清楚他人的原意是否如此,這些偏執的認知漸漸将我們的心胸固着起來,形成生活中很多煩心事的起因。

這節課我最感動的是麗娜說:“生活中太注意别人的聲音了,也可以學會提取的能力,可以不接受。給自己内心适度的放松”,我體會到了麗娜常容易自我攻擊的心情,因為更在意他人的看法,左右着自己的判斷,沒有設限也不去反擊,是以就形成很大内壓。現在她的覺察帶着她撥開雲霧,辨識着方向,尋找着合宜的出路,特别棒的覺察。或許如何立界限,辨析他人的建議有益無益還需要她更多思考,但能勇敢邁出為自己發聲,更多聽自己内心的聲音,已經很不容易了。加油,親愛的。

“冬是冷的,但一粥一飯是暖的,筆是涼的,但一字一句是真切的。”,将自己内心所想所感,通過筆端訴諸,能感受到往前走的自如,就如麗娜想要給女兒的自由,放着音樂讓她自由獨舞,舞出内心的情感,舞出真正的放松,這或許是舞者最好的境界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