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村集體收入從零到三百萬元!​八個村抱團發展你見過嗎

作者:共同富裕鄉村振興

八個村子聯盟,抱團發展您見過嗎?沒有任何資源禀賦的八個村聯合後,兩年内村集體經濟年收入實作從零到三百萬元,咋做到的?村與村手拉手,統一采購農資,每畝地可降低生産成本200元,您想學習嗎?路是因為有人走,而形成了路。1月22日,記者走進八個村中由“差等生”逆襲“第一名”的河南省安陽縣後榮村一探究竟。

村集體收入從零到三百萬元!​八個村抱團發展你見過嗎

2023年永和鎮“八村聯盟”舉行揭牌儀式

為什麼要“聯”

降本增收 抱團取暖

後榮村地處安陽縣永和鎮西北角,1318畝耕地,325戶1200人。

過去,後榮村很自卑。因為沒有一條像樣的出村道路,需要借“鄰居”後李村的路出行。交通閉塞,村容村貌差,班子不團結,2020年後榮村被确定為軟弱渙散村。

2021年,安陽縣對後榮村進行整頓,并為其引來“領頭雁”--在北京幹建築的本村村民榮寶全。2021年村“兩委”換屆期間,榮寶全當選後榮村黨支部書記,村“兩委”更換了成員,組建起堅強有力的村黨組織班子。

後榮村村民主要收入來源是外出務工和種地。是以,村黨支部決定成立合作社,通過流轉土地發展特色産業帶農緻富。

“路子找對了,就大膽去幹。”

面對負債27萬元的後榮村,榮寶全承諾:“我個人出資40萬元借給村集體,賠了是我個人的,賺了我隻要本金,群衆入股的資金賠了由我個人承擔,賺了錢大家分紅。”

“這娃是不是瘋了。”在群衆的不了解聲中,榮寶全帶領全村籌集資金80萬元成立了合作社,流轉土地300畝,并收回了本村230畝機動地,對總共530畝地進行集體管理經營,村裡有了第一筆資産。

2022年後榮村開始發展辣椒、小麥套種。“為偷師學藝,農戶拿着筆記本日夜盯着技術員,用一年時間學會了育苗、種植、管理等一整套辣椒種植技術。”榮寶全說,“當年辣椒每斤5元,加上小麥、玉米收入,村集體經濟淨收益達72萬元。”

看到了種植辣椒的效益,後榮村積極響應安陽縣“百畝園”建設号召,又繼續流轉群衆土地800餘畝。

“伴随着種植面積的擴大,人力跟不上了,急需農機來幫忙。”榮寶全說,“我們借來了鐵爐村的播種機、拖拉機、小麥收割機,朱小莊村的無人機,王小莊村的烘幹機,後榮村給其他村提供晾曬場。”

“永和鎮北片的後榮村、後油房村等八個村以發展小麥、玉米、辣椒、金銀花産業為主。但單絲難成線,獨木難成林,存在資源盤活參差不齊、産業發展各行其是、村集體營運能力弱的問題。”1月22日,永和鎮鎮長趙光明說,“得知後榮村和其他村的需求以及互幫互助的做法後,我們馬上向縣包鄉上司彙報了情況。”

縣包鄉上司、縣委常委、縣委辦主任孫光說:“我們要打破‘就村抓村’的路徑依賴,積極探索資源共享的‘聯村抱團’機制,推動村集體經濟發展由‘單打獨鬥’向‘組團式’轉變。”

為加快“百畝園”建設,推動傳統産業和特色産業實作規模化、機械化、現代化種植,促進集體經濟增收,2022年,在孫光的組織下,遵循“平等聯合、共同受益”原則,以後榮村為核心,聯合後油房村、後李村、朱小莊村、馮村、田營村、鐵爐村、王小莊村七個村,永和鎮開始建立集體經濟發展“八村聯盟”。

村集體收入從零到三百萬元!​八個村抱團發展你見過嗎

後榮村村貌

“聯”什麼

優勢互補 資源共享

“八村聯盟”後的八個村,共有9080人9056畝耕地,主要種植小麥、玉米等糧食作物,除土地以外沒有其他集體資産,八個村集體經營收入為零,目前流轉土地4000畝進行自主經營。

“聯合什麼?為了讓八個村真正‘抱團發展’,按就近就地原則,将土地、勞動力、機械等資源整合起來,引導八個村群策群力、共享發展。”永和鎮黨委書記武孟琪細緻地介紹說,“首先是主體聯合,由鎮黨委、鎮政府牽頭,以八個村集體經濟合作社為載體共建集體經濟聯盟。”

武孟琪說,其次是要素聯合,進一步擴大土地流轉面積。将八個村村集體目前流轉的土地資源整合,清除村與村之間的“插花地”,實作土地成方連片,為農業規模化、機械化、現代化發展夯實基礎。

整合各村現有資源。八個村資源共享,統籌使用鐵爐村的拖拉機、小麥收割機、播種機等農業機械,後榮村的晾曬場、王小莊村的烘幹房、朱小莊村的無人機等,提高農機使用效率,降低生産成本;八個村人才技術共享,後榮村有辣椒種植技術員,傳授小麥辣椒套種技術、辣椒醬制作技術,朱小莊村提供無人機操作機手,王小莊村提供烘幹技術等,實作資源利用最大化。

“在此基礎上,可以集中财力共建晾曬場等公共設施、購買農業機械,聯合申報項目,形成集中力量發展壯大的‘海潮效應’。”武孟琪接着說。

産業聯合。依托“雙綁”機制,采取“公司+村級聯盟+合作社+農戶”模式,與公司在種植、加工、銷售等方面開展合作,與農戶在土地、務工等方面開展合作,涵蓋辣椒、金銀花、瓜蒌、苦木等中藥材特色産業,打破原來産業發展各行其是的局面,從“單打獨鬥”變為“抱團共富”,實作降本增收、合作共赢。

村企聯合,強化村級集體經濟發展支撐。充分發揮企業資金、技術、管理、銷售等優勢和村集體土地、勞動力等資源優勢,進行聯合發展,建立穩定的産銷關系。

怎麼“聯”

清理家底 建立運作機制

“首先夯基。開展‘五清理三規範’。”趙光明說,“為築牢村級聯盟共同發展的根基,解決村集體資産底數不清、産權不明、集體資産資源被蠶食等基礎性問題,安陽縣開展了以‘清理資産、清理合同、清理欠款、清理财務、清理項目’和‘規範三資管理、規範合同管理、規範組織營運’為内容的‘五清理三規範’集中整治行動。”

“其次塑形。建立組織架構。鎮主管副鎮長謝志海為聯絡員,我做召集人。”孫光接着說,“八村聯盟”上聯農業銀行、郵政銀行、建設銀行、農商銀行等四家金融機構,下聯縣農業農村局、縣鄉村振興局、縣自然資源局等三個縣直部門。

“八村聯盟”吸納縣直三個局委和四家銀行成立了聯盟議事會,簽訂了《八村聯盟協定書》,制定了《協商議事規則》《八村聯盟章程》和“十應十盡”發展思路。

“具體到運作,‘八村聯盟’每月召集一次會議,由縣委常委、縣委辦公室主任召集,八個村集體經濟股份合作社負責人參加,永和鎮主管副鎮長參加,根據會議議題要求,邀請縣直部門、金融機構,以及有關企業、經銷商等列席會議。”榮寶全說,“會議議題由聯盟成員村提出,由八個村負責人表決,五人以上贊成視為通過,形成決議。”

“聯”的成果

從零到三百萬元

1月22日,朱小莊村,“八村聯盟”共享直播間裡,主播正在介紹金銀花産品。

村集體收入從零到三百萬元!​八個村抱團發展你見過嗎

主播正在介紹金銀花産品

由朱小莊村國小改建的“八村聯盟”議事室内春意融融,來自後榮村、朱小莊村、鐵爐村、後李村等八個村的“兩委”幹部圍爐而坐,商量今年小麥返青期施用化肥、尿素等農資的采購事宜。

“加入聯盟後,咱農戶的好處說不完。不光種子、化肥、農藥拿全省最低價,收割機、無人機免費共享,連種植技術都是免費的,真是省錢又省心啊!”王小莊村黨支部書記朱豔平高興得合不攏嘴。

每年備耕期間購置農資都是一項大開銷,榮寶全掐指一算:“我們目前談了幾家公司,直供價格也很優惠,還送貨上門省下裝卸費和運費,每畝辣椒套種麥地能夠節省200多元。”

朱小莊村黨支部書記朱華開心地說:“我們村有200畝實作辣椒小麥套種,過去我們自己買辣椒種子,每畝地需要260多元,如今加入聯盟,僅辣椒種子一項就便宜100元。”

“土地統一整合,種植面積擴大,需要大量農資,有了和商家談判的底氣和資本。我們統一購買種子、化肥、農藥等物資,繞過縣、市代理直接向省級代理進貨,每畝地可降低生産成本200元。”趙光明說,“同時我們建立農産品聯銷制度,争取更高的收購單價,提高銷售收入。”

改革一小步,農村集體經濟發展一大步。八個村産業聯合後,打破原來各自發展的局面,産生聯合聚集效應,降本又增收。

“可别小看了這200元,每畝地降低生産成本200元,4000畝集體經營土地就是80萬元。再加上農産品聯銷後,玉米、辣椒、金銀花等銷售收入增加,讓每個村都有了集體經營收入。”武孟琪說,今年最低收入馮村達到15萬元,最高收入後榮村達100萬元。

“有了産業聯合優勢,金銀花裡長出了‘金銀’。”朱華手捧着金銀花樂呵呵地說,“我們朱小莊村發展小麥辣椒套種以及小麥金銀花套種特色産業,去年集體經濟收入30萬元,目前正在積極申報金銀花深加工項目,生産金銀花茶、飲料等産品,打造鄉村品牌。”

後李村、馮村、田營村、鐵爐村發展小麥和玉米傳統産業,每畝地年收益900元,去年村集體經營收入分别達到30萬元、15萬元、40萬元、20萬元。

“2023年後油房村、王小莊村的集體經營收入分别達到40萬元、30萬元。中藥材營運中心今年10月建成。”後油房村黨支部書記李志勇說,“八村聯盟”形成土地集中優勢,河南新東醫藥有限公司主動尋求村企聯合,在後油房村、王小莊村兩個村建設中藥材種植基地,種植瓜蒌、金銀花、黨參、苦木4個品種,目前種植面積555畝。

“同樣從零開始,後榮村發展進步最快,還得益于調動廣大農民的生産積極性。”榮寶全說,後榮村采取土地入股方式流轉土地,農戶收益有兩部分,每畝地每年保底收入1000元,經營收益按照村集體7.5、農戶2.5比例分紅,農戶每畝地收入1257元,土地生産經營與農民利益緊密相關,充分調動了農民的積極性。

“如今村集體有錢了,村民都挺直了腰杆,後榮村先後修通兩條出村道路,拉貨的大卡車可以直接開進村裡來。”榮寶全說,背街小巷的道路硬化了,垃圾坑改造成了遊樂園,閑置宅基地成了老年幸福院,鄉村美麗了面子,富了裡子,現在村民非常自信、滿意。

“一個巴掌拍不響,萬人鼓掌聲震天!”八個村抱得越緊,集體的根紮得越深,新型農村集體經濟越能發展得枝繁葉茂、碩果累累。目前“八村聯盟”自主經營小麥和玉米3000多畝、辣椒970畝、中藥材550畝,村集體經營性收入從零起步,2023年突破300萬元。

“集體經濟是推動農村各項事業發展的力量之源。‘八村聯盟’抱團發展,邁出鄉村振興共建、共商、共富、共享的第一步,實作了資源利用最大化,探索出了平原農區村村聯合發展集體經濟的一條新路子。”安陽縣委書記、安陽市城鄉一體化示範區黨工委書記邢振東欣喜地說,“下一步,我們将加快建設農産品深加工項目,延長産業鍊,密切村集體與農戶之間利益連接配接機制,把更多收入留在農村,引領農民共同富裕。”(王俠)

來源:河南日報農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