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債纏身的陸正耀,還能否靠庫迪“鹹魚翻身”?來源 | 牛刀财經過去的2023年,連鎖咖啡行業已經開始進入高速發展階段。
從單品牌門店的擴張來看,“壹覽商業”資料顯示,2023年,有13個連鎖咖啡品牌完成了淨增門店量為正,有10個品牌增速呈兩位數增長,最為誇張的當屬庫迪咖啡,在一年内實作了門店從87家到7064家的爆發性增長。
不過,雖然庫迪在過去的一年裡以火箭速度擴張,但作為創始人的陸正耀依然還沒有擺脫巨額債務。
(圖源:天眼查)近日,陸正耀又新增了一則被執行人資訊,執行标的781.78萬元,執行法院為北京市第三中級人民法院,并且此前,陸正耀多次成被執行人并被限制消費,根據【天眼查資料顯示】,目前陸正耀共關聯3則被執行人資訊,被執行總金額超10.9億元。那麼,巨債纏身的陸正耀,還能否靠庫迪“鹹魚翻身”?
陸正耀的“翻身仗”不好打短短一年能開出7000家店,庫迪咖啡的“全聯營”模式占了大部分原因。
在這種模式下,不收加盟費、品牌管理費等固定費用,隻按照門店經營毛利收取服務費,自然能在前期吸引到了不少聯營商入局。
那麼一直标榜不收“加盟費”的庫迪,真的是在讓利聯營商嗎?其實不然。根據公司合作協定,庫迪總部會按照門店經營毛利收取服務費,毛利2-3萬的部分收取10%服務費,毛利3-4萬的部分收取15%服務費,毛利4-8萬的部分收取25%服務費,毛利8萬以上的部分收取30%服務費。
除了存量店抽傭外,庫迪的收入來源還包括新店現金流、原材料供應鍊利潤以及外部投資。
不過,一方面,不少庫迪聯營商仍深陷盈利“漩渦”,雖然有補貼,但是由于庫迪原材料成本相對較高,單杯咖啡的毛利潤大緻為45%-50%,更何況一杯咖啡除了物料成本之外,還有鋪租、人工、推廣等支出,導緻不少庫迪聯營商幾乎是賣一杯,賠一杯。
另一方面,陸正耀曾為當年瑞幸财務造假事件的責任人,聲譽受損很難再獲融資,且在A股全面注冊制之下加盟模式企業由于易向“類金融模式”演變,上市限制隐患增加,越發謹慎的投資機構現階段顯然并不會願意冒着風險,給還沒跑通盈利模型的庫迪投錢。
盈利難且融資受阻,是以現階段庫迪的主要收入來源還是依賴于新店現金流和原材料供應鍊利潤。
(圖源:招商證券《咖啡行業深度報告:庫迪VS瑞幸,9.9元價格戰“鹿死誰手”》)根據招商證券的測算,算上保證金、品牌授權費、設計費以及裝置差價,庫迪的新店現金流在10-15萬之間;而庫迪對原材料的加價一般在15%-20%的區間内,是以原材料供應鍊利潤大約為0.7-0.8萬/月/店。
有限的收入來源,很難負擔已經将低價補貼常态化的庫迪。招商證券調查資料顯示,庫迪對聯營商的補貼大約是0.8-1萬元/月/店,這項支出勉強能由原材料供應鍊利潤覆寫。
但在聯營商的補貼之外,還有1-1.5億元每季度的營銷費用,以及抖音分銷費用、管理人員工資、供應鍊費用和研發費用等等。
如此計算下來,7000多家門店所帶來的現金流,往大了算也隻有10億左右,刨除每個季度的營銷費用,以及七七八八的其他支出,幾乎所剩無幾,陸老闆不往裡面貼錢就不錯了,更遑論借庫迪還清債務。
庫迪咖啡走進“死胡同”?
2023本就頗為艱難,然而步入2024年,行業内卷再度加劇,庫迪咖啡更是“疲态”盡顯。
根據“餐飲老闆内參”資料顯示,庫迪自去年九月開始,門店增長速度開始出現大幅放緩,上個月庫迪的新增門店數甚至已經下滑至173家。
(圖源:餐飲老闆内參)可想而知,100多家新增門店帶來的增量資金,自然難以補貼存量的7000多家門店,更何況最近為了安撫聯營商,庫迪還宣布将加大補貼力度,對标瑞幸4塊/杯的補貼,以3.5元/杯增加聯營商信心,這也将進一步加重了庫迪的現金流壓力。
為了緩解現實困境,也為了實作“萬店咖啡夢”,最近幾個月,陸正耀也采取了一些新動作,但效果似乎都不太理想。
首先,在去年年底,陸正耀試圖通過新面孔茶貓進軍奶茶賽道。
可一邊是比連鎖咖啡更内卷的奶茶賽道,一邊是“砸錢擴張-優惠補貼引流-占領市場-迅速上市- 漲價”毫無新意的老一套打法,再加上并未跑通的單店盈利模型,很難說服聯營商跟注。
有業内人士在社交平台上公開吐槽,“在沒有很紮實的産業基礎的前提下,貿然推出新品牌,進入新賽道,明眼人都能看得出來是在另一個賽道再把新老加盟商收一波。”
(圖源:小紅書)其次,在年初,庫迪又與頂流王一博合作,官宣了新代言,但積弊已深的供應鍊使得庫迪也未能取得“1+1>2”的理想效果。
有的消費者反應的是王一博周邊物料缺貨嚴重,甚至出現了“中國龍杯子+甄嬛傳杯套+王一博袋子”這樣的混搭情況。
(圖源:小紅書)
事實上,早在王一博的聯名活動尚未開啟之前,就已經開始有聯營商在内部群“憂心”訂不到相關産品,可見聯名周邊缺貨已是常态。
(圖源:庫迪聯營商爆料)另外,還有一部分消費者的吐槽則是集中在庫迪對于聯名周邊的“敷衍”,畢竟不少沖着王一博去購買庫迪的粉絲,内心都抱着對周邊的期待,但“超薄的小卡”和“印刷差勁的包裝袋”無疑給這部分消費者狠狠潑了一波冷水。
(圖源:小紅書)熱門産品頻繁缺貨,部分物料品質又不過關,庫迪不成熟的供應鍊愈發難以遁形,這也使得即便是付出了高昂的代言費用,結果庫迪并未能抓住新代言人帶來的熱度,反倒隻進一步加重了現金流壓力。
最後,眼看茶貓和新代言人的影響都隻是“雷聲大、雨點小”,有消息稱,焦慮的庫迪在最近的全國聯營商會議上又釋出了一系列新政策,包括修改門店訂貨權,以及要求門店銷售“茅壇酒”等。此消息一出,立刻激起了諸多不滿,一位聯營商在社交媒體平台直接指出“門店喪失了對财務權的把控”“物料的損耗率難以估計”“以解約威脅聯營商訂酒”等問題,最後更是沉痛的表示“庫迪咖啡已死”。
(圖源:庫迪聯營商爆料)在大批聯營商的強烈抵觸下,庫迪最終對營運規則進行了調整,最近還回應稱茅台不老酒(花之久)和茅壇酒(谷之歡)的訂貨與門店日常訂貨保持一緻,首批訂貨時兩款酒各一箱,不扣貨款,款項将在4月30日統一結算,未售部分公司将統一收回。已扣款門店于1月22日完成退款至門店餘額賬戶。
然而,庫迪的改變,與其說是意識到了問題的存在,不如說是在“民意”裹挾下的不得已而為之。諷刺的是,近日網上流傳的一張截圖顯示,疑似部分聯營商還因為吐槽被庫迪處罰。
(圖源:庫迪業務公告)不去了解聯營商的訴求,而是一味堵嘴;不去幫助聯營商改善盈利情況,帶去增長和利潤,而是通過一系列騷操作,帶去焦慮和壓力,越來越多的庫迪聯營商已經開始萌生“退意”。
新一年房租到期潮即将到來,及時止損閉店或将成為很多庫迪聯營商的選擇,想要挽回聯營商的心,庫迪和陸正耀或許還需要拿出更多的誠意。
本文僅作為知識分享,并不構成提供或賴以作為投資、會計、法律或稅務建議。任何據此做出投資決策,風險自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