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長甯區生态文明建設上司小組辦公室召開2023年“無廢城市”建設工作總結和2024年工作讨論會。過去一年,長甯區“無廢城市”建設有哪些亮點?新的一年又将如何推進?
2023年是長甯區“無廢城市”建設全面推進的第一年,長甯區堅持把生态文明建設和生态環境保護放在經濟社會發展大局的重要戰略位置,統籌城區發展與固體廢物管理,推進固廢領域各項工作任務,落實相關管理舉措,推動“無廢城市”逐漸成為美麗長甯的綠色底蘊和生動實踐。
強基固本,提升固廢管理精細水準
新泾鎮示範性可回收物中轉站
“無廢”,不是指固體廢物産生量為零,也不是固體廢物完全循環利用,而是通過綠色發展方式和低碳生活方式的轉變,持續推進固體廢物源頭減量和資源化利用。2023年,長甯區持續完善固廢基礎建設,從長甯區廢棄物綜合處置中心更新改造,到因地制宜打造“一街一站”、推廣智能回收箱設定,長甯區兩網融合點、站、場收運體系愈發健全。全年共建成8座可回收物中轉站、投放103台智能回收箱,進一步提升了固廢收運、預處理、中轉處置能力。
生活垃圾怎麼處理?長甯區不斷給出精細化答案。目前,長甯區已完成31個生活垃圾箱房标準化改造和26個精品示範居住區建設,持續優化生活垃圾源頭分類投放環境。為提升可回收物回收使用率,長甯區結合“15分鐘社群美好生活圈”,打造定期社群回收、3公斤以上有償回收、智能回收櫃、預約回收四種回收模式,實作居民家門口“有償回收”服務全覆寫;同時,完成37輛濕垃圾車、69輛幹垃圾車、135輛裝修垃圾車的感覺裝置安裝,實作生活垃圾收運作業智能監管和垃圾分類品質溯源管理。
塑膠制品、醫療廢物等專項固廢管理問題探索出了“新模式”。在長甯區,28家标準化菜市場逐漸推廣菜市場塑膠購物袋集中購銷制度,相關社群、街區、電商、外賣平台,探索塑膠制品減量和資源回收模式,部分樓宇推廣設定塑膠專用智能回收機;滾動開展危險廢物規範化管理,全區178家危廢産廢機關實作危險廢物收運、貯存、轉運和處置環節全程跟蹤評估;285家小型醫療機構全部實作醫療廢物集中收運,解決醫廢收運“最後一公裡”難題……
深耕細作,打造 “無廢城市”長甯品牌
2023年以來,長甯區通過探索建設一批可視、可感、可學的無廢社群、無廢商場、無廢企業等“無廢城市細胞”,提煉出可複制、可推廣的經驗做法。作為“無廢城市”建設的重要實踐,新華社群通過街道引領,社會組織、社群夥伴和居民區共同打造“新華·零廢棄社群”,通過零廢棄社群花園、零廢棄辦公園區、閑置物品回收再生,綠化堆肥反哺綠植等多種形式營造“無廢社群”,并成為6個“聯合國開發計劃署全球環境基金小額贈款計劃”中國2023年零廢棄社群項目之一。除此之外,可回收物跳蚤市場、可回收物智能回收打卡和兌換等活動在長甯區各街鎮社群落地生根,“無廢”已逐漸成為“15分鐘社群美好生活圈”的重要元素。
長甯區各街鎮社群廣泛開展“裝修垃圾不落地”實踐,可移動式“智能建築垃圾收集箱”、更新版“自行走”專用回收箱、輕量型“裝修垃圾組合箱”……各街鎮主動創新,為實作社群裝修垃圾不落地提供硬體基礎;釋出綠色收運導則、加強數字化智能化管理,不斷提升居民對裝修垃圾管理的滿意度。目前,全區738個居民區中,505個居民區完成固定廂房和智能收集箱兩種模式的裝修垃圾不落地實踐,覆寫率達68.4%。
多措并舉,全面推進“無廢城市”建設
過去一年中,長甯區積極開展《上海市無廢城市建設條例(草案)》立法調研;邀請有關專家對全區無廢城市建設成員機關,開展無廢建設專題教育訓練和講座,加深各部門、各級上司對無廢城市建設重大意義的認識,加強無廢城市建設的組織上司和推進力度;制定《長甯區無廢城市建設宣傳方案》,以“美麗長甯、無廢先行”為主題制作宣傳海報,無廢城市建設宣傳遍布城區大街小巷。長甯區通過多種創新形式廣泛傳播“無廢”理念,讓“無廢城市”從規劃變成現實,再成為深深植根于居民心中的意識。
在虹橋機場,機場航空、食品、物流、維修、管理等五大領域企業組建“空港聯盟”,聯手打造“無廢空港”樣闆。虹橋臨空地區集結衆多世界500強企業,組建“卓越企業聯盟”,引領生産基地、合作公司、上下遊産業鍊積極踐行無廢行動。
充分利用各類成熟的綠色建立基礎,将“無廢”理念和行動要求充實到現有的建立名額中,使之逐漸發展成為“無廢細胞”,成為長甯“無廢城市”的重要單元。綠色商場、綠色學校、綠色社群……這些都為“無廢細胞”的培育打下良好的基礎。
開展“無廢城市”建設,是人民城市理念的重要實踐,是實作美麗長甯建設的重要抓手。2024年是“無廢城市”建設全面推進的關鍵一年,接下來,長甯區将按照“十四五”時期“無廢城市”建設總體部署,圍繞“無廢城市”建設工作目标任務,緊扣長甯區實際情況和亮點特色,壓實責任、對标對表、逐項細化、凝聚合力,加快無廢工廠、無廢校園、無廢醫院、無廢機關、無廢快遞網點等“無廢細胞”建設,着力推進長甯區“無廢城市”建設邁向新台階、取得新成效。
資料來源于區生态環境局
撰稿:譚奕茂
編輯:畢揚靜
責編:顔文彬
*轉載請注明來源于“上海長甯”
喜歡就點個“贊”
歡迎留言評論和“甯甯”互動
再送我一朵“在看”的小花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