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豫川說曆史:粟裕斷然抗命,帶出800名官兵免遭劫難

作者:文化志
豫川說曆史:粟裕斷然抗命,帶出800名官兵免遭劫難

重走長征路——續24

瑞金,是中共曆史上第一座紅色都城!這裡蘊藏着大量有關中國工農紅軍的曆史記憶。為此,重走長征路時在這座紅色古都多停留了幾天。在了解到紅十軍團因決策失誤而導緻全軍覆沒的戰鬥中,唯獨粟裕斷然抗命,帶出了800名官兵免遭劫難時,情不自禁地對這位戰神充滿好奇,肅然起敬!

近期,在首都圖書館查閱了一些相關史料,遂将這段在昔日主流宣傳史上講述不多的曆史故事,整理簡述,以示對戰神粟裕的敬意!

紅十軍團生存的時間極短,從成立到建制消失,僅僅兩個多月。1934年7月上旬,奉中共中央、中革軍委之命,尋淮洲帶着紅七軍團離開中央蘇區,以“抗日先遣隊”名義東進,計劃用一個半月的時間抵達皖南。公開賦予的任務是“宣傳抗日、支援皖南”,而實際上的戰略目的則是“以這一行動威脅國民黨統治的腹心地區,吸引和調動一部分‘圍剿’中央蘇區的敵人”。紅七軍團離開中央蘇區後,先後轉戰于閩中、閩東、閩北、浙西、浙皖邊和皖贛邊,于十月下旬到達閩浙贛(即贛東北)蘇區,并與當地的紅十軍會合。十一月初,按照中革軍委的指令,紅七軍團與與紅十軍及地方紅色武裝一起,整編成立了紅十軍團。原紅七軍團整編為紅十軍團第十九師,紅十軍為第二十師,地方紅色武裝則編為第二十一師,總兵力約6000人。軍團主要幹部也做了相應調整:原閩浙贛軍區司令員劉疇西出任紅十軍團軍團長;原紅七軍團政委樂少華出任紅十軍團政委;原紅七軍團軍團長尋淮洲則被降為第十九師師長;閩浙贛蘇維埃主席方志敏兼任軍區司令員,粟裕則由原紅七軍團參謀長調任軍區參謀長。

豫川說曆史:粟裕斷然抗命,帶出800名官兵免遭劫難

瑞金葉坪——蘇維埃政府舊址

紅十軍團成立後,按照任務分工,尋淮洲帶着他的第十九師,先行突圍。正當第十九師在閩浙邊界打得有聲有色時,紅十軍團收到了留守蘇區的中央負責人項英的指令,要求紅十軍團“集中主力堅決地争取運動中消滅敵人以創造皖浙邊蘇區”,同時要求成立了由方志敏、劉疇西、樂少華、聶洪鈞等組成的軍政委員會,方志敏為主席并随軍團行動。也就是在此次變動中,粟裕重回軍團,出任軍團參謀長。

紅十軍團奉命轉戰後,在譚家橋打了一次大仗,但終因實力不足,以失敗而結束,并且損失了一名骁勇戰将——尋淮洲。

譚家橋戰鬥失利後,追敵更加瘋狂。敵第四十九師、補充第一旅、第二十一旅及一些地方部隊,共約二十個團的兵力,蜂擁而至。紅十軍團為了擺脫敵人的圍追堵截,在皖南和皖浙贛邊的泾縣、太平(今仙源)、青陽、石埭(今廣陽)、黔縣、休甯、祁門、屯溪、歙縣、績溪、婺源、開化等十餘縣地區往返轉移了一個多月。雖然進行了十餘次戰鬥,但由于敵我力量懸殊過大,處境日趨險惡。

依照現實情況,結合經驗教訓,一部分同志先後提出适當分兵活動,以便靈活機動。但軍團上司因沒有上級上司的明确訓示,故對分兵顧慮很大,是以否決了這些建議,并決定全軍團繼續南下,經(開)化婺(源)德(興)蘇區傳回閩浙贛大蘇區去。

化婺德蘇區,是閩浙贛大蘇區北面的一個外圍小蘇區,周圍大約五十公裡。1935年1月12日,紅十軍團行進到化婺德蘇區東北邊緣的楊林(屬浙江開化縣)附近。粟裕與方志敏一起随先頭部隊行動。

所謂先頭部隊,并不是主要作戰部隊,而是由軍團機關人員、傷病員(包括樂少華、劉英)、後勤人員、迫擊炮連、重機槍連等組成,共約八百餘人。粟裕帶着這支先頭部隊經過楊林時沒有停留,直接翻過一個山頭,進入化婺德蘇區,并一直前行到靠近閩浙贛大蘇區的港頭,才停下來稍事休息。而軍團長劉疇西率領軍團主力行至楊林後,因顧慮部隊疲勞而在當地宿營,第二天(十三日)下午才繼續前進。而在此時,敵浙江保安第二縱隊第五團則是連夜急行軍,快速推進三十五公裡,超越紅十軍團主力部隊,先趕到了化婺德蘇區東部邊緣的王坂、徐家村,占領了堵截紅十軍團前行的陣地,迫使紅十軍團主力進到徐家村時與敵發生激戰。面對堵截,紅十軍團隻好以一部兵力迎戰掩護,大部隊則折經南華山、王山村,進入化婺德蘇區,延緩了紅十軍團主力的轉移速度。戰鬥持續一天,主力部隊才突破堵截,于十五日進入化婺德蘇區。

十六日,面對危急的敵情狀況,處于先頭部隊的粟裕,提議部隊不易久留,必須盡快轉移。身為軍政委員會主席的方志敏表示同意,決定通知劉疇西即刻帶着部隊行動,于當日連夜通過敵隴首地段封鎖線,進入閩浙贛蘇區。下午六時,粟裕所在的先頭部隊正要出發時,身為紅十軍團軍團長的劉疇西,卻派人傳來指令:部隊雖已到齊,但人員疲勞,當晚不能再走。面對此令,粟裕斷然拒絕:情況緊急,決不能遲延了,今天晚上必須一律通過敵封鎖線。方志敏認可粟裕的判斷,可又擔心劉疇西決策猶豫遲疑,便決定自己留下來,等主力部隊過來一起行動。無奈之下,粟裕隻好違抗劉疇西的指令,帶着先頭部隊立即出發前進。

豫川說曆史:粟裕斷然抗命,帶出800名官兵免遭劫難

瑞金 —— 二蘇大舊址

實踐證明,粟裕的判斷是沒錯的。此時,敵軍雖然已在化婺德蘇區與閩浙贛蘇區之間建立了封鎖線,但兵力并不足強。當粟裕帶着先頭部隊通過封鎖線時,被山頭上守在碉堡裡的敵人發現,并開槍阻擊。粟裕沒有戀戰,隻派出兩個戰鬥班對兩邊守敵進行佯攻,吸引敵軍注意力。而碉堡裡面的敵軍自知兵力不足,也沒有敢出來迎戰,這就為粟裕的突圍部隊創造機會。趁着這種時機,粟裕帶着先頭部隊加快步伐,迅速在上半夜全部通過了敵人的封鎖線,安全到達閩浙贛蘇區的大小坪、黃石田(均屬德興縣)地區,使得這800名官兵免遭劫難。

而劉疇西統領下的紅十軍團主力,卻沒有這麼幸運。十六日晚,劉疇西帶領軍團主力行進到港頭時,隻考慮到部隊的疲憊而無視周邊敵情的嚴峻,還是堅持下令就地宿營。當夜,下了一場雪,使得山巒變得蒼茫,為紅十軍團的厄運增添了悲壯的色彩。次日,紅十軍團的官兵醒來時,封鎖線上的敵軍已經圍了上來,兩側也開始有敵軍在悄然逼近,慘烈的突圍戰被迫在夢醒時分打響。依仗着數倍于紅軍兵力的敵軍,向紅十軍團主力發起了猛烈的攻擊。起初,如果軍團主力堅決就地突圍,突出重圍是非常有希望的(事後證明當時阻擊的敵軍并不多),但軍團上司一看有敵軍攔截,就帶着部隊折回去,改換突圍方向。而當再次受到敵軍阻截後,就再次改變突圍方向,結果一次次拖延突圍時間,浪費着突圍機會。幾天後,敵軍主力逐漸圍了上來,開始對紅十軍團實施分割包圍。面對此情,作為軍團長的劉疇西一籌莫展,誤判已陷入敵軍重重包圍,竟然宣布了有本事的自找方向突圍的訓示,緻使部隊陷入混亂。最終,除少數官兵堅定突圍方向、沖出包圍外,位于懷玉山東南的山地和北部的冷水坑、玉峰、馬山一帶的紅十軍團主力官兵全部被敵軍合圍。盡管紅軍官兵依然浴血奮戰、與敵拼搏,但終因兵力懸殊而逐漸被敵軍分割打散,紅軍官兵成片倒下。無奈之下,方志敏、劉疇西等80多名官兵,趁着夜幕紛紛躲進了山林深處。然而,紅軍官兵們所躲藏的山林已被敵軍團團包圍,一到白天,敵軍就展開了搜尋,并逐漸縮小包圍圈範圍。最終,方志敏、劉疇西等紅軍官兵一一被捕(後附說明)。不久,在勸降無果後,敵軍将方志敏、劉疇西、胡天桃等紅軍将領在南昌殺害。

就此,剛剛成立兩個月的紅十軍團全軍覆沒,整個建制消失!唯有粟裕斷然抗命,帶出來的800名官兵幸免于難,并在随後的歲月裡,組成“挺進師”,活躍在抗日戰場。

由此可見,關鍵時刻,睿智、果斷是一名指揮官必須具備的優秀品質!

2024.02.01

說明:就方志敏被捕的地點,史料有不同的說法。本文采用的是中共黨史研究室編撰的《紅軍長征紀實叢書·副編》中方志敏、粟裕的回憶部分;在同一史料叢書中,龍躍(時任紅七軍團政保局機要秘書)的回憶中,方志敏是在等候主力軍團時,由于警衛班長叛變告密而被捕。因都是事後追憶,故僅供參考!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