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看看算法工程師、醫務工作者和志願者如何用AI傳遞愛

作者:杭州24小時
看看算法工程師、醫務工作者和志願者如何用AI傳遞愛

阿爾茨海默病(AD)篩查幹預公益項目相關負責人在2023年度杭州網絡正能量精品釋出儀式上分享項目經曆(杭州市委網信辦供圖)。

通訊員 陳瑩國 記者 劉悅

畫一個圓形時鐘,記住幾個簡單詞彙再複述出來,借助手機小程式,不到10分鐘就能線上完成阿爾茨海默病的免費自助篩查。在上周揭曉的“2023年度杭州最具影響力網絡公益項目”中,總有有網感、有創新、有溫度的項目帶給人驚喜。

2016年,杭州市委網信辦和杭州市民政局共同啟動了“年度杭州最具影響力網絡公益項目”推選活動,8年累計征集項目695個,共推選出80多個年度網絡公益項目,不斷向社會傳播向上向善的網絡公益正能量。8年來,“網際網路+公益”的氛圍在杭州日益濃厚,不斷湧現的新思路、新手段、新辦法讓我們看到了網際網路賦予公益項目的多樣發展形态,也見證了杭州這座網際網路之城的善與暖。

今天,讓我們一起走進小程式背後的世界,看看阿爾茨海默病(AD)篩查幹預公益項目中的算法工程師、醫務工作者、公益團隊和志願者如何線上上線下共同守護老人們“正在消失的時間”。

一群有愛的工程師

默默做了一件“小事”

阿爾茨海默病,更廣為人知的别名叫做“老年癡呆”,病症往往伴随着記憶功能障礙、行為失控,患病的老人由于認知的嚴重退化,将漸漸遺忘熟悉的人和物,失去感覺與了解周遭環境的能力,成為“被困在時間裡的人”。在大陸,60歲及以上老年人中約有1000萬人是阿爾茨海默病患者。因為缺少特效藥,目前延緩阿爾茨海默病發展最有效的政策仍是早篩查、早診斷。

一群年輕的工程師将這一切看在眼裡,并默默做了一件“小事”——2021年初,名為阿爾茨海默病(AD)篩查幹預公益項目組的小組在杭州成立。這些年輕人來自阿裡巴巴的大模型研究團隊通義實驗室,掌握着位列科技領域前沿的技術,他們也一直在業餘時間積極關注着用人工智能幫助老年人有關的公益事業。

通義實驗室産品專家胡若菲是項目的發起人,對于這項公益“怎麼做”,她從一開始就有着清晰的定位,“在語音識别、圖像了解及文本生成等領域形成了一定技術積累後,我們決定利用自身優勢,通過AI實作阿爾茨海默病的早期篩查。”

“一方面是運用我們的技術開發一個更友善、智能的篩查工具,另一方面是利用網際網路的優勢面向老人和老人家屬做好宣傳,讓他們知道阿爾茨海默病是需要盡早關注的。”

在三年後的今天,回望項目一路走來所取得的成果,一款基于人工智能技術開發的自查小程式,已然點亮了衆多徘徊在記憶與遺忘十字路口的老人回家之路。

記住幾個簡單的詞彙,畫一個圓形時鐘的圖案,再将先前要求記憶的詞彙複述出來……許多人可能無法想象,如今,相較于需要20—30分鐘來完成的正常篩查手段,借由手機支付寶或微信上的“ADC記憶家”小程式,不到10分鐘就能完成阿爾茨海默病的線上自助篩查。

據統計,截至2023年12月,項目已在杭州小河、半山、天水等9個街道40個社群開展篩查,服務老人3萬人次,“ADC記憶家”小程式更輻射到了上海、武漢等34個省290多個城市,為超過26萬人提供了阿爾茨海默病篩查服務,識别出近2萬患病高風險人群。

從線上到線下,再拓展到更多人

守住老年人“正在消失的時間”

出門散步時,遇到社工周大姐誠懇的招呼,杭州市拱墅區半山街道的居民吳阿姨出于好奇,與智能手機中的AI進行了一場奇特的互動。“現在我會讀幾個詞語,請注意聽,然後記住,我讀完後,請您把記住的詞語告訴我……”“面孔、絲綢、飯店、菊花、紅色,您請說。”

曆經了為期一年的開發後,項目組聯合浙江大學公共衛生學院、杭州市拱墅區衛健局首次将AI技術運用在了阿爾茨海默病的線下篩查當中,拱墅區作為阿爾茨海默病AI篩查的第一站,便也成為了AD篩查幹預公益事業的“前哨站”。

由于家中有位老人也是阿爾茨海默病的患者,在參與推廣AD篩查工具的志願服務時,周大姐常回想起自己内心深處的遺憾:“如果我們做子女的能早一點發現她情緒不對,早一點做檢測、預防治療起來,她的情況說不定會比現在好很多。”懷揣着“能多幫一個人也好”的心,周大姐挨家挨戶敲響社群中老人的家門,動之以情曉之以理地勸慰,耐心地引導着一個又一個老人與AI“對話”。她深知,每當點開篩查工具,指引着老人完成一次測試,或許就會有一個家庭不必陷入時間的迷宮,在其中悲傷地徘徊。

以周大姐為代表的志願團隊為守護老人“正在消失的時間”無私付出的同時,開發團隊也在收集資料,優化改進産品。胡若菲說:“最初将篩查工具拿出來讓大家使用時,願意從第一步開始将測試全部做完的老人大概隻有20%,經過正式的線下推廣後,我們得以收獲了更多資料來攻克語音、圖像識别中遇到的難題,進而改善早期存在的各項缺陷,優化工具的使用體驗。”

在這之後,AI篩查的時間成本進一步降低,适用範圍也不斷擴大,這為工具從線下成功走到線上奠定基礎,更被時間證明了“值得”。2022年9月,經曆為期一年的沉澱與優化,阿裡和中國老年保健協會阿爾茨海默病分會(ADC)合作推出“ADC記憶家”公益小程式,将AI篩查從線下人工協助正式轉變為線上自助,胡若菲和團隊“開發一個更友善、智能的篩查工具”的美好願景也從此一步一個腳印地趨向成熟。

項目不斷的完善優化過程中,一場以工程師為“第一棒”的公益接力,迎來了不同行業的加入。

胡若菲說:“我們發現,大多數老年人甚至他們的家人都不了解這項疾病該去哪裡看、要挂哪科的号,而我們可以通過推薦的方式告訴老人,距離他們最近的醫院裡哪位醫生是神經内科的專家,進而幫助老人盡早就醫。”算法工程師、醫務工作者、公益團隊、志願者……看似搭不着邊的幾個群體,就這樣被聯結到一起,在一項共同的事業牽引下擦出了奇妙的火花。

以杭州這片溫暖的土地為始,一顆顆善意的種子被悄然埋下、生根發芽,結出碩果累累。資料顯示,目前,全國已經有超過250名志願醫生、634位個人志願者通過阿爾茨海默病(AD)篩查幹預公益項目加入到早期篩查和幹預的志願服務隊伍當中。項目不僅為大衆提供了一套科學、有效的認知篩查方法,還持續與明星藝人、醫療專家合作開展直播、網際網路科普、線下講座等活動,科普阿爾茨海默病早防早治的内容,至今已累計宣教超220萬人,讓這項公益事業不斷延伸開去……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