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航拍雞澤:毛遂故裡,因水而興

作者:邯鄲老崔

毛遂故裡,因水而興

圖文:邯鄲老崔

航拍雞澤:毛遂故裡,因水而興

雞澤縣很小,隻有337平方公裡,排在河北省最小的10個縣之内。雞澤縣很美,縣城不大,園林不小,是國家住建部命名的“國家園林城市”。這裡百鳥栖息,水草豐美,社會和諧。

(橫屏。雞澤縣城的樣子。攝影@邯鄲老崔)

航拍雞澤:毛遂故裡,因水而興

雞澤縣自古多水。這裡是古沙河、洺河沖積扇與古漳河沖積扇的交彙處,地勢低窪。河多,水多,地窪,形成沼澤。“鳥栖奚旁意為鶏,水草相依名為澤”,縣名就叫了雞澤(鶏澤)。

(橫屏。位于縣城東南部的詩經文化主題公園(毛遂公園)。攝影@邯鄲老崔)

航拍雞澤:毛遂故裡,因水而興

當今雞澤,洺河、留壘河、滏陽河,三河過境。洺河,發源于邯鄲西部山區,是一條尚未經過系統治理的河流,每遇大汛,雞澤必淹。留壘河,河首設在永年窪洩水閘處,是在原牛尾河的基礎上,經過全面治理疏浚而形成的一條人工排澇河道,雞澤縣城就坐落在其33公裡處的右岸。滏陽河,其源頭在峰峰礦區,從雞澤縣東部流過。偶然的大水,對幹旱的北方來說,利大于弊。

(汛期過後的洺河河道。攝影@邯鄲老崔)

航拍雞澤:毛遂故裡,因水而興

内陸小縣,三河潤灌,讓雞澤成了這一區域最濕潤和肥沃的地方,也孕育出了獨具特色的雞澤文化。

(橫屏。雞澤文化藝術中心位于詩經文化園的北側。攝影@邯鄲老崔)

航拍雞澤:毛遂故裡,因水而興

這裡是九國諸侯會盟之地。春秋時期,以晉國為首的九國諸侯曾會盟于此,締結同盟,議定伐楚。會盟台作為“雞澤會盟”的載體,見證了曆史上合縱聯橫、春秋争霸的這一重要事件。

(橫屏。詩經文化園一角。攝影@邯鄲老崔)

航拍雞澤:毛遂故裡,因水而興

這裡是戰國名士毛遂的故裡。“毛遂自薦”、“一言九鼎” 、“脫穎而出”等成語典故,以及由此而引發的毛遂精神,是毛遂留給家鄉的寶貴文化遺産。

這裡是現存《詩經》編纂傳授者毛亨、毛苌的祖籍地。《詩經》是中國最早的一部詩歌總集,漢武帝時被奉為儒家經典《五經》之首。雞澤人毛亨毛苌叔侄,為世人傳承了這部流芳百世的曠世奇書。

(橫屏。文化園中的地标建築“自薦閣”。攝影@邯鄲老崔)

航拍雞澤:毛遂故裡,因水而興

這裡是韶山毛姓氏族的發源地。經專家考證,雞澤毛官營村是毛遂的故鄉,也是韶山毛姓氏族的發源地,毛遂是一代偉人毛澤東的第22世祖。中國毛氏研究會會長毛炳漢題詩曰:雞澤毛氏一薦名,毛亨毛苌傳詩經。後人數遷到韶山,孕育偉人毛澤東。

(橫屏。詩經文化園局部。攝影@邯鄲老崔)

航拍雞澤:毛遂故裡,因水而興

雞澤是中國辣椒之鄉。雞澤辣椒,始種于1400多年前的隋末唐初,明朝萬曆年間成為宮廷貢品。1996年,國家有關部門将全國第一個“中國辣椒之鄉”的美譽授予了雞澤縣。

近些年,雞澤縣積極緻力于雞澤曆史文化的研究與弘揚,将毛遂文化和詩經文化的研究成果,賦予城市公共基礎設施建設之中。分别建設了詩經文化園(毛遂公園),毛遂大街,詩經路,詩經中學和毛氏祠堂等。

(橫屏。詩經文化園一角。攝影@邯鄲老崔)

航拍雞澤:毛遂故裡,因水而興

詩經文化主題公園是一個詩化的園林,已被認定為4A級旅遊景區。它在原毛遂公園的基礎上,将《詩經》的意境融入園林景觀之中,精心謀劃、設計和打造了風、雅、頌三大主題片區,讓人在遊園休閑中感應《詩經》的大美。

(橫屏。詩經文化園局部。攝影@邯鄲老崔)

航拍雞澤:毛遂故裡,因水而興

行走在詩經文化主題公園,眼前的景色,會讓人不由自主地聯想到“蒹葭蒼蒼,白露為霜。所謂伊人,在水一方……”那優美畫面。讓人情不自禁地吟誦起“關關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那美妙詩句。

(橫屏。詩經文化園與雞澤城。攝影@邯鄲老崔)

航拍雞澤:毛遂故裡,因水而興

雞澤這個因水而興的千年古縣,承載着厚重的文化底蘊,溢滿着水樣的畫意詩情。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