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長亮科技:金融信創推進帶動訂單高漲,海外業務打開新增長空間

作者:财是

(報告出品方/作者:德邦證券,錢勁宇)

1. 專注金融科技業務 20 多年的銀行核心系統領先廠商

1.1. 成立 20 多年,在銀行核心業務領域具備顯著優勢

1.1.1. 20 年專注金融科技業務,軟體開發占收入超過 90%

長亮科技于 2002 年在深圳成立,2012 年成功登陸深圳證券交易所創業闆。 20 年專注金融科技領域,是全球領先的金融數字化咨詢及方案服務商。長亮科技 服務于以銀行為主的金融行業客戶,憑借自主研發的核心技術和産品,圍繞客戶 的核心業務系統、信貸業務系統、信用卡業務系統、業務中台系統等關鍵業務系 統領域,向客戶提供關鍵業務系統建設相關的全生命周期的 IT 解決方案與服務, 全面滿足不同類型金融機構數字化轉型的目标。

長亮科技于 2003 年自主研發銀行綜合業務系統 SunLtts,并上線鄭州銀行核 心系統項目,開啟金融科技征程。2006 年,與香港創興銀行合作,正式進軍外資 銀行市場。此後,堅持技術研發,于 2013 年推出首個 JAVA 版核心系統,2014 年推出首個分布式核心系統。2015 年,公司推出國内首個分布式架構銀行核心業 務系統,并在微衆銀行成功上線投産。2016 年,平安銀行新一代核心業務系統成 功投産運作,首次替換國外核心系統,标志着向股份制銀行進軍。2020 年,推出 全國首個“微服務+單元化”架構的新一代分布式銀行核心業務系統 SunLtts V8, 迎來曆史性突破,成功打開國有大行新版圖,接連中标郵儲銀行、交通銀行、中國 銀行、工商銀行等大行項目。 2021 年,業内首個采用“微服務應用+國産分布式 資料庫”架構的新核心系統在昆山農商銀行成功投産;中标民生銀行信用卡咨詢 項目,打通了從咨詢到設計、需求、開發、測試、上線、驗收等各個階段的全棧服 務;多個國有大行及股份制銀行重大項目成功投産。

公司營收主要來源是軟體開發業務,占比超過 90%;系統內建業務、維護服 務業務及其他業務合計占比小于 10%。按産品劃分,公司營收以數字金融業務解 決方案為主,占比超過 50%。2023 年 H1,公司數字金融業務中的銀行核心業務、 信貸管理業務、财務公司核心業務等多種項目類型紛紛中标,覆寫股份制銀行、 頭部城商行、省屬财務公司等。

1.1.2. 三大解決方案具備良好競争力,在銀行核心系統領域處于領先地位

公司提供的解決方案服務主要包括數字金融業務解決方案、大資料應用系統 解決方案以及全面價值管了解決方案三大類。目前公司産品已廣泛應用于銀行、 網際網路金融、消費金融、資産管理、證券、基金、财務公司、金控平台等諸多金融 行業領域。成立 20 年來,公司的相關産品在市場上形成了良好口碑與競争優勢, 穩步向行業龍頭的目标進發,其中,銀行數字金融業務解決方案近年來一直處于 業内領先地位,大資料應用系統解決方案逐漸占據業内頭部位置,全面價值管理 解決方案在逐漸進入國有大行、股份制銀行、中小銀行及非銀市場,并在重點領 域取得了關鍵突破。 公司的三大解決方案通常采用“産品+服務”的支付方式,根據客戶的不同需 求将公司的産品進行組合,以滿足客戶在技術方面的定制化需求,同時,根據多 年服務經驗,為客戶建立全套的管理制度體系,包括标準化業務流程、标準化管 理制度等。

長亮科技:金融信創推進帶動訂單高漲,海外業務打開新增長空間

根據 IDC 出具的《中國銀行業 IT 解決方案市場預測,2021-2025》,目前我 國銀行業 IT 解決方案主要分為基礎業務類解決方案,數字化業務類解決方案,渠 道及客戶體驗類解決方案,管理、風控及合規類及其他解決方案等超過 20 個細分 解決方案應用場景。基礎業務類解決方案包括核心業務系統、信貸作業系統、支 付與清算系統、中間業務系統、金融市場業務系統等解決方案,是銀行 IT 解決方 案的核心。根據 IDC 于 2022 年 8 月釋出的《中國銀行業 IT 解決方案市場佔有率報 告,2021》顯示,公司在基礎業務類解決方案細分市場的市場占有率排名第三。

根據 IDC 釋出的《中國銀行業 IT 解決方案市場預測(2021-2025)》顯示,2021 年大陸銀行業系統IT解決方案細分領域市場規模最大的是銀行核心業務系統的解 決方案市場,為 115.9 億元,其次為資料智能解決方案。

在市場占有率方面,公司在銀行核心業務系統領域處于領先地位。銀行核心 系統主要包括存貸款業務、資金業務、支付結算業務以及會計核算等賬務處理業 務,是整個銀行資訊系統的心髒和其他業務系統的基礎,決定了銀行的整體競争 力。根據 IDC 于 2022 年 8 月釋出的《中國銀行業 IT 解決方案市場佔有率報告, 2021》,公司在核心業務系統解決方案市場排名第二。

公司自主研發的核心系統已持續在市場推廣應用多年,是公司的主力産品。 公司的核心系統産品兩到三年一個疊代周期,目前産品依托自主、安全、可靠的 單元化分布式架構和微服務架構結合的分布式方案,能夠在承載靈活多變的業務 場景和業務波動的同時,進行橫向擴充,滿足網際網路時代的高并發和高體驗;同 時,系統還具備靈活的微服務拆分能力,可以實作子產品拆分和獨立部署,實作産 品工廠、定價工廠、核算平台、公共營運等基礎微服務以及客戶、存款、貸款等業 務微服務的松耦合。此外,産品支援靈活部署和異地多活部署,支援線上線下一 體化,具有良好的相容性和平台無關性,能夠滿足産品快速疊代以及金融業客戶 資訊科技創新的需求。目前,公司的分布式核心系統業務架構已在多家銀行落地 應用,并獲得多家國有大行認可。

1.2. 進軍大行打造标杆案例,盈利能力受到波動但長期有望企穩回升

自 2021 年開始,公司逐漸實施戰略轉型,開始從聚焦中小型銀行拓展至大型 銀行客戶,中标郵儲銀行、中國銀行等頭部大行數字化業務。截至 2023 年 6 月 末,公司已與全部的政策性銀行、國有大型商業銀行、全國性股份制銀行展開了 合作;公司已與全國 48 家資産規模達 5000 億以上的城商行及農商行其中的 46 家展開了合作,覆寫率超過 96%。 深度參與郵儲銀行新核心建設,打造大行新核心系統标杆案例。2020 年,為 應對頭部大行數字化轉型的技術發展需求,數字金融業務解決方案整合了原有的 公司技術平台、核心業務系統、網際網路金融、信用卡業務、信貸業務系統、管道業 務等産品條線,打造基于統一企業級技術架構的銀行業務系統整體解決方案。 2020 年公司中标郵儲銀行新核心企業級分布式架構 EDF 和銀行彙款元件項目, 助力郵儲銀行打造首個國有大行自主創新的核心現代化标杆項目,以科技賦能郵 儲銀行業務轉型,标志着公司開啟向國有大行進發的新征程。2021 年公司與中國 郵政儲蓄銀行合作實施的新一代分布式核心系統技術平台成功投産,為推動郵儲 銀行數字化轉型發展注入新動能,為郵儲銀行建設一流大型零售銀行打造新引擎。 2022 年公司與中國郵儲銀行合作實施三年多的新一代個人業務分布式核心系統 全面投産上線成功,是中國銀行業金融科技關鍵技術自主可控的重大實踐。公司 依托在核心系統領域的多年創新實踐,深度參與了郵儲銀行新核心分布式技術平 台和相關業務元件的建設工作,為推動郵儲銀行數字化轉型發展注入新動能,為 郵儲銀行建設一流大型零售銀行打造新引擎。

從過往三年的營收與盈利情況看,公司營業收入穩定增長,盈利能力下滑較 為明顯。2020-2022 年,公司營業收入由 155,083.98 萬元增長至 188,721.87 萬 元,年均複合增長率 10.31%。

從營收來看,2021 年公司營業收入較 2020 年增長較為平緩,主要系公司當 期加快戰略轉型,于年初對外出售了以保險為目标客戶的子公司長亮保泰,長亮 保泰業務收入從公司合并報表中剔除所緻;此外,公司陸續中标了如郵儲銀行、 中國銀行等頭部大行數字化業務,由于該等項目較為複雜,實施周期較長,使得 當期确認收入金額較小;2022 年,公司營業收入較 2021 年增長幅度較大,主要 系當年前期大行項目陸續驗收,收入得以确認所緻;2023 年上半年,公司營業收 入較上期同比有所提升,主要系公司業務規模增長所緻。 2021 年至 2023 年 1-6 月公司淨利潤下滑幅度較大,主要原因包括: 以銀行為代表的金融機構持續推進數字化轉型,帶來金融科技人才競争 異常激烈,使得行業人力成本普遍上升,進而導緻公司毛利率降幅較大。 公司加快戰略轉型,逐漸從聚焦中小銀行拓展至大行客戶,由于大行項 目複雜,對人員素質要求較高,且項目實施周期較長,導緻營業成本增幅 較大。 部分子公司盈利不達預期造成大額商譽減值,進而導緻公司淨利潤降幅 較大。 公司為激發員工積極性,實施股權激勵,計提股份支付費用,進而導緻公 司淨利潤降幅較大。

經過前幾年與大行在各方面的磨合,在大行項目中的相關問題得到有效控制。 公司通過提高訂單量、提升業務增速以及精細化管理等措施來提高公司的人效比, 以進一步提升毛利率、淨利潤的水準。從長期來看,公司的毛利率水準有望企穩 回升。

1.3. 持續性進行股權激勵,提升公司團隊穩定性

公司董事長王長春先生為公司的控股股東和實際控制人,截至 2023 年 9 月 30 日的持股數量占總股本的 14.08%。2018 年,公司引入了戰略合作夥伴騰訊。

公司不定期開展面向技術骨幹員工的股權激勵計劃,完善員工薪酬待遇體系, 長期堅持員工持股政策,實作員工共赢共享。自 2012 年上市以來,公司已實施四 次股權激勵計劃,向大批核心骨幹員工授予限制性股票,打造具有長期性與持續 性的員工全面激勵體系。

2. 信創與數字化轉型帶動需求,公司有望充分抓住商機

2.1. 金融信創加速推進,公司核心業務系統訂單旺盛

金融行業的信創從 2020 年開始加速落地,目前金融信創正在進一步全面推 廣,逐漸深入到核心業務系統。據證券時報,2020 年 8 月,金融行業信創一期試 點啟動,試點機構 47 家,包含銀行、保險、券商,要求信創基礎軟硬體采購額占 到其 IT 外采的 5 到 8%;2021 年 5 月,金融行業信創二期試點啟動,試點機構擴 容至 198 家,試點機構要求 OA 郵件系統替換成全棧信創産品,一般業務系統開 始進行部分信創應用,同時試點機構的信創投入不低于 IT 支出的 15%。2022 年, 金融信創按照“先試點,後全面”的技術推廣路線,在完成兩期試點後,預計将擴容至全行業 5000 餘家,試點範圍由大型銀行、證券、保險等機構向中小型金融機 構滲透,金融信創逐漸邁入全面推廣階段,在政策指引和行業需求雙引擎驅動下, 金融信創從管理辦公系統、一般業務系統,逐漸深入到核心業務系統。2023 年, 金融各子行業在政策、監管和行業協會等各方引領下,代表機構先行完成部分三 批試點工作,替換路徑從外圍邊緣系統向内部核心系統逐漸深入,将提速進入全 面建設階段。

信創環境下的分布式架構帶來系統中台化重構需求增加,公司以數字金融業 務為代表的三大解決方案有望充分抓住商機,實作簽約訂單的快速增長。一直以 來,銀行 IT 系統架構通常由 IOE(IBM,Oracle,EMC)提供的計算裝置、資料庫技術 和儲存設備共同組成,屬于集中式架構。随着數字化轉型的縱深推進,原有架構 已不再适用于處理海量的使用者資料,無法應對高并發、多樣化的業務場景,分布 式架構應運而生。分布式架構由 X86 伺服器、分布式資料庫和分布式存儲技術組 建而成,不但擁有強大的資料處理能力,而且成本低廉,硬體端國産替代程度高, 契合自主可控的信創目标。而作為金融機構中資訊化最早、信創參與度最高的銀 行業,其上層業務系統的适配與更新需求極大,具備大量的系統中台化重構需求。

信創環境下系統适配複雜性提高,銀行核心及整體架構更新機會不斷增多, 公司有望快速擴大核心業務系統等優勢解決方案的規模。在信創政策背景下,需 要金融機構有明确的時間表以進行國産化替代,客戶對國産化替代有剛性的需求。 目前部分金融機構已經從 OA 等邊緣化産品的替代到了核心交易系統替代階段, 故核心系統的需求較為旺盛。根據公司對外披露的投資者交流紀要,今年前三季 度公司已經确定了十幾個與核心系統重構相關的訂單,而過去每年平均 5-6 個, 去年隻有兩個。是以從訂單端來看,今年市場對核心業務系統的需求旺盛。未來 幾年,在銀行核心業務系統領域的訂單增速方面預計可有所期待。 長亮科技擁有從金融基礎設施适配到金融行業應用全棧金融服務能力,為處 于不同規模、不同轉型階段的金融機構提供一站式金融信創解決方案,滿足金融 信創發展的多元化需求。公司以“咨詢+解決方案+落地實施+項目 PMO 管理”一 體化服務能力,服務金融機構的數字化轉型和信創實踐落地。公司目前已成功為 郵儲銀行、平安銀行、中信銀行、南京銀行、微衆銀行、張家港農商行等近百家銀 行的信創項目落地提供科技支撐。

長亮科技:金融信創推進帶動訂單高漲,海外業務打開新增長空間

2.2. 銀行業數字化轉型持續推進,IT 投資不斷加大

近年來,分布式作為金融科技新一輪周期的技術方向,與信創産業的國家戰 略指引共同驅動銀行等金融機構的數字化轉型更新,推動新一輪金融科技市場空間釋放。在技術層面,大資料、AI、雲計算等前沿科技不斷發展,并落地在各個領 域、行業。在金融領域,金融科技的重要地位已經十分凸顯,金融機構也已經紛紛 行動起來,對技術更新、産品架構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數字化轉型為銀行戰略方向,金融科技具備持續投入動力。2022 年中國人民 銀行印發《金融科技發展規劃(2022-2025 年)》,明确提出“金融科技助力金融 業數字化轉型、資料要素潛能釋放、金融服務提質增效”等成為金融科技創新主 要目标。在“數字中國”建設背景下,銀行明确數字化轉型成為差異化關鍵。六大 國有銀行均已将數字化建設納入其戰略布局,且處于重要地位。

對比國外銀行,國内銀行科技投入具備持續提升空間。國有六大商業銀行 2022 年報顯示,六大行 2022 年度科技投入共計達到 1165.49 億元,同比增長 8.42%。然而與美國四大行相比,大陸六大行 IT 投入占營收比普遍偏低。為繼續 深化數字化轉型以及貫徹落實信創要求,國内銀行有望加快 IT 投入力度和建設步 伐。

大陸銀行業 IT 解決方案市場規模有望保持穩定增長。根據 IDC 報告,2017 年度大陸銀行業 IT 解決方案市場規模為 278.1 億元,其中資訊技術服務市場規模 為 233.0 億元,占總體行業市場規模的比例為 83.78%;發展至 2021 年度,大陸 銀行業 IT 解決方案市場規模達到 598.9 億元,其中,資訊技術服務市場規模為 507.4 億元,占總體行業市場規模的比例為 84.72%。預計到 2025 年,大陸銀行 業 IT 解決方案市場規模将增長至 1,185.6 億元,其中,資訊技術服務市場規模将達到 988 億元。

在 2023 年 H1,公司銷售合同簽訂金額較 2022 年同期增長近 27%,其中, 數字金融業務解決方案的銷售合同簽訂金額同比增長超過 40%,大資料應用系統 解決方案的銷售合同簽訂金額較 2022 年同期增長約 15%。未來,随着外部經濟 環境的逐漸改善、行業需求的不斷提升,市場開拓成果有望逐漸顯現。

2.3. 集多年之功推出數智核心整體解決方案,産品競争力不斷攀升

公司圍繞大資料、人工智能、雲計算等新一代資訊技術,進行技術與業務融 合的創新探索,持續提升公司的技術應用能力。自成立以來,公司堅持自主研發, 具有多個首創性成果。在銀行核心系統方面,2013 年,長亮科技落地了國内首個 JAVA 版銀行核心系統,2015 年推出國内首個分布式核心系統。此後在核心系統 領域,長亮科技帶給市場多個“首創”、“首例”等産品或案例。

銀行擁抱分布式架構轉型經曆了較長的時間,但核心系統領域被認為“重要 性最高、國産化難度最高”,是衡量銀行金融科技變革成功與否的關鍵标志。目前, 銀行“新核心”需要從“數字化”邁向“數智化”仍面臨多重挑戰,包括産品疊代 創新速度慢、自主掌握能力不足、應對海量高并發能力存在不足、疊代創新速度 慢等。 基于銀行對新核心系統建構切實的痛點和需求,2021 年底,長亮科技在内部 立項了“泰山”研發項目。2023 年 12 月,長亮科技推出了創新銀行核心系統産 品——數智核心整體解決方案。此次集多年之功推出的長亮數智核心整體解決方案,正是“泰山”項目的開端。兩年時間,幾百人投入,将百餘家不同類型金融機 構核心建設實踐的合作,形成了一套全新的方法論、工具平台體系和工藝,将這 套方法論、實施新工藝形成一套完整的解決方案。長亮數智核心整體解決方案順 應人工智能大趨勢而打造,由一套實施工藝、一套雲原生數字生産力技術底座 和基于實施工藝指導研發的應用設計資産和代碼組成。在數字化底座之上,通 過創新工藝将流程标準化,形成資産沉澱。 公司此次推出的數智核心整體解決方案與之前的版本相比,具備實施工藝和 企業級資産建構的兩大亮點和差異。實施工藝的創新源自長亮科技在大型國有 銀行具有裡程碑式的項目落地經驗,并曆經打磨與優化,打通從項目需求到交 付,再到資産疊代的全部鍊路。由于這套創新的實施工藝從企業級架構視角, 可以減少銀行的戰略目标對接的偏離度,并確定 IT 系統完整、正确地承接業務 模組化成果。企業級資産建構主要基于長亮科技多年服務銀行核心系統的經驗與 知識的沉澱,能夠讓銀行免于企業級資産從零開始建構,需要花費大量的人力 物力。

目前,長亮科技的數智核心整體解決方案已經逐漸在頭部股份行與城商行 中實施,其效果也逐漸凸顯。根據公司官網,公司助力某城商行建構新一代核 心系統,将完全替代現有的國外核心系統,包括存貸業務及對公、零售的全功 能核心業務,能夠滿足銀行發展多元化的業務需求。目前該行新一代核心系統 可以支援高并發的大資料處理,并且能穩定處理億級賬戶的業務。

3. 發力海外市場,打造第二增長曲線

3.1. 金融科技品牌出海先行者,以産品切入海外,已有穩定客戶資源積累

公司是首個出海的金融科技民族品牌,且為第一家在東南亞大型銀行成功實 施核心系統的中國企業,具備較為豐富的出海經驗。公司 2016 年沿着“一帶一 路”開啟國際化程序,率先将數字銀行概念推向海外,已打開東南亞銀行資訊化 市場。作為第一家在東南亞大型銀行成功實施核心銀行系統的中國企業,圍繞核 心銀行、數字銀行、外彙、大資料和财務解決方案,截至 2023 年 6 月 30 日公司 已在馬來、泰國、印尼等東南亞國家有了 60+客戶,并形成多個成功案例。

公司是國内 IT 公司中少有的真正以産品切入海外的公司,具備稀缺性。公司 聚焦馬來、泰國、印尼等東南亞重點市場,抓住越南、菲律賓、非洲等機會型市場 及重點項目機會,以 Icore 産品為主打産品,同時尋找現代化核心替換的市場商機 及種子客戶;保持 FXcore 産品在香港市場的穩中求進,同時将該産品輻射至其他 國家;推動國内其他子産品的國際化,形成聯合解決方案;依靠集團研發能力,加 快 Mcore 産品的研發進度,快速将産品能力及項目經驗向海外銀行傳遞,實作快 速占位,計劃将 Mcore 産品的推廣作為海外業務未來兩到三年新的增長點。2023 年公司的海外業務繼續深化公司在全球金融市場的足迹,進一步鞏固在泰國、馬 來西亞、印度尼西亞和東南亞地區其他國家的市場競争力,并赢得該地區頂級銀 行的項目。 經過長亮科技在東南亞銀行 IT 解決方案市場多年的布局和深耕,近年來公司 海外營業收入持續穩定增長,雖然受疫情等宏觀環境影響出現小幅波動,但總體 呈增長趨勢,後續業務發展情況可觀。公司在業務開拓的過程中,與菲律賓 CIMB 銀行、泰國 SCB 銀行、馬來西亞 SCC 銀行以及中國香港地區中信銀行(香港) 等多家金融機建構立了穩定的業務合作關系。随着銀行資訊化程度的不斷深化以 及業務規模增加,銀行 IT 系統需要不斷更新疊代甚至重新開發,客戶的需求持續 性強且黏性較高,廣泛的企業級客戶資源為公司後續業務發展提供了重要保障。

長亮科技:金融信創推進帶動訂單高漲,海外業務打開新增長空間

3.2. 拟募資建設海外現代化核心系統提高競争力,打造新的利潤增長點

在數字經濟浪潮的推動下,海外銀行新 IT 核心業務系統建設需求愈加強勁。 谷歌、淡馬錫和貝恩聯合釋出的《2022 年東南亞數字經濟報告》中顯示,2022 年 東南亞數字經濟總交易額有望達到 2000 億美元,2025 年東南亞數字經濟規模可 達 3300 億美元。在 2021 年釋出的《東盟數字總體規劃 2025》中指出,大陸将 指引東盟 2021 年至 2025 年的數字合作,将東盟建設成一個由安全和變革性的數 字服務、技術和生态系統所驅動的領先數字社群和經濟體。國家鼓勵大陸金融數字化服務企業“走出去”,加快東盟各國數字社會建設步伐。随着政策支援持續加 碼和公司業務持續深入海外,海外業務有望成為公司業務的一個巨大增長點。 東南亞銀行需要對核心系統進行快速調整,為公司出海帶來巨大機遇。近年 來,資訊技術的快速發展加快了數字經濟的建設步伐,東南亞金融機構的金融業 務線上化、網際網路化的需求增強,而東南亞銀行的 IT 解決方案市場參與者主要為 本土和歐美廠商,東南亞銀行的 IT 系統多為傳統的核心系統,使用年限較長,運 維難度大。為降低運維成本以及适應數字化經濟發展潮流,東南亞銀行需要對銀 行核心系統進行快速調整,這給公司東南亞業務帶來了巨大的市場機遇。

但是,東南亞銀行 IT 系統建設受歐美廠商的影響及本地金融監管規章制度的 差異,導緻對銀行核心系統服務商的要求各異。是以,針對東南亞為代表的海外 市場對 IT 解決方案的差異化需求,公司需要對海外現代化核心系統各子闆塊進行 更新,并新開發代理銀行、雲原生、夥伴中心、國家能力以及針對伊斯蘭文化的子 功能子產品,充分利用公司現有技術平台資源,打造滿足目标國家客戶需求以及監 管需求的産品,提升東南亞市場的占有率。 2023 年 10 月公司收到證監會出具的《關于同意深圳市長亮科技股份有限公 司向特定對象發行股票注冊的批複》,根據公司的《2023 年度向特定對象發行 A 股股票募集說明書(注冊稿)》,本次發行募集資金總額(含發行費用)不超過 57,258.63 萬元,扣除發行費用後的募集資金淨額将用于項目。

募投項目中總投資額最大的為“基于企業級模組化和實施工藝的金融業務系統 建設項目”,該項目為對司現有數字金融解決方案的更新和完善,且将根據海外業 務特色建設海外現代化核心系統,提升海外産品競争力。基于企業級模組化和實施 工藝的金融業務系統建設項目拟基于企業級實施工藝方法,梳理金融業務系統業 務領域全景,并對業務領域進行模組化形成企業級模組化資産,在統一技術平台基礎 上進行開發,實作業務中台各種能力中心,并結合海外業務特色,建設海外現代 化核心系統,整個系統通過“解耦-重構-複用”标準化業務流程,達到可組裝業 務架構,可實作業務靈活創新的目的。

據智通财經網,從市場競争環境來看,東南亞銀行 IT 市場主要參與者為本土 老牌和歐美廠商,競争格局較分散,未出現絕對壟斷廠商。東南亞銀行 IT 主要參 與者有:Silverlake、TaTa、Infosys、Temenos、Oracle、FISV 等。其中 Silverlake、 TATA、Infosys 為亞洲企業,其餘廠商來自歐美,各提供商在各自領域皆有所長。 據公司投關記錄,在海外傳遞過程中,标準化産品的占比相較于國内更高,利于 毛利率的提升。從 2022 年部分東南亞銀行 IT 服務商的毛利率水準來看,顯著高 于國内以長亮、宇信科技、高偉達等銀行 IT 廠商。

随着公司海外業務的發展,有望打開新的利潤空間。據公司投關記錄,随着海 外産品越來越完善、越來越穩定,定制化的部分越來越小,預計毛利率也會随之 上升。另外海外的軟體許可是一塊較為穩定的收入,可以為海外業務貢獻較大的 利潤。公司希望未來三年後海外業務的利潤能做到與國内業務一樣的水準,即海 外業務利潤占公司總利潤的一半。

(本文僅供參考,不代表我們的任何投資建議。如需使用相關資訊,請參閱報告原文。)

精選報告來源:【未來智庫】。未來智庫 - 官方網站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