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沒有捷徑,該如何探路?

作者:中國礦業報

◎ 張永勤

沒有捷徑,該如何探路?

新一輪找礦突破戰略行動,首先要考慮找礦的去處。一個是已知的去處,另一個是不定的去處。已知的去處,就是已經找到礦的區域;不定的去處,就是沒有做過找礦工作的“盲區”。到哪裡去找,是新一輪找礦突破戰略行動取得成果的第一步。

地質找礦工作雖然沒有什麼捷徑可循,但可以采用現有且成熟的地質理論、找礦理論和找礦方法,在已經發現礦的區域及老礦區外圍或下部去找礦。應充分依靠從事地質礦産勘查的基層地勘機關來落實“找”字。因為他們最熟悉所要找礦的去處,最清楚某些去處可能的礦産資源分布特點、地質構造、礦産類型及工作程度以及有關找礦的資訊等。此外,地質找礦研究機構及專業高校具有某些成熟的找礦及地質理論。是以,找礦的去處及方向應由基層地勘機關為主導、科研機構及專業高校協助确定。

沒有捷徑,該如何探路?

成熟的找礦理論和工作方法是實施突破的首要技術手段。在推進找礦突破的過程中,首要的工作是确定有沒有礦,這就需要地質學家首選能有效快速确定有沒有礦的技術方法。近年來,大陸專家提出的“短偏移瞬變電磁法”已能更加有效地解決2000米以淺高精度地球實體探測識别處理和求解的系統性問題,為新一輪找礦突破戰略行動提供了新的技術手段。其次是關注礦的成因、地層結構及構造等有關理論。

沒有捷徑,該如何探路?

鑽探技術是确定是否取得找礦突破的最終技術手段。鑽探技術要在新一輪找礦突破戰略行動中自我完善,提質增效。提質,就是為地質工作提供完全滿足要求的各種必要地下資訊及實物樣品等,使得地質學家在進行礦産資源評價時,既準确又高效。增效,就是進一步提高鑽探效率,降低施工成本、縮短鑽探施工時間,進而加快礦産資源評價結論确定的進度。

新一輪找礦突破戰略行動要注重綜合找礦思維與理念,投入部分精力收集總結找礦工作各個環節中的所有資料,為未來找礦的總體規劃提供儲備資訊和依據。同時,根據所找礦種的特性,探索不同的成因解釋和新的理論。

沒有捷徑,該如何探路?

地質找礦領域有一個專業人員都熟悉的詞——風險勘探。可以說,找礦是風險最大的行業之一。企業在進行地質找礦投資時肯定要考慮投入與産出比。是以,建議前期找礦的基礎工作,即圈定找礦區塊或靶區,由國家統籌經費啟動實施,之後再啟動市場資本運作,讓企業感覺到風險不是那麼大,看到一定的希望。另外,政府應當在政策管理方面給予支援,如探礦權轉讓及優先開采等方面的支援。

關于找礦勘探與環保的關系問題,建議政府要統一協調,至少保證施工機關能夠正常進出施工場所。施工機關應盡可能地按照要求采用各種先進的環保技術施工,同時按要求做好完成施工任務後的環境恢複及廢物處理工作,最大限度降低對環境及生态的影響和破壞。

關于找礦經費的預算,建議有關主管部門要與時俱進,在核算地質找礦勘探工作費用時不能再沿用多年以前的成本核算标準。随着各項勘探技術與裝備的發展進步,施工效率也在不斷提高,為降低施工費用提供了技術支撐。

關于專業技術人才及熟練技工缺失問題,建議有關部門重新考慮地質找礦鑽探機關成本費用問題,特别是野外施勞工員的工資待遇問題。

本文原載于《中國礦業報》1月10日1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