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礦山“攤”上大事了!九部門聯合發文!

作者:中國礦業報

◎ 吳啟華

工業和資訊化部、國家發展改革委、财政部、自然資源部等九部門近日印發《原材料工業數字化轉型工作方案(2024-2026年)》(以下簡稱《方案》),就原材料工業數字化轉型工作進行部署,其中智能礦山建設在列。

礦山“攤”上大事了!九部門聯合發文!

在主要任務中,《方案》提出,開展内網改造,加快5G、工業光網、Wi-Fi6、工業以太網、北鬥導航等新型網絡通信技術在工廠中的房間、工廠、礦山的廣泛覆寫,打通研發、生産、管理、服務等不同環節“資料孤島”,提高企業内部業務資料內建與協同水準。面向資源勘探、采礦選礦、礦石運輸、經營決策等全過程,建設一批資源管理數字化、生産管控智能化、生産流程少人無人化、安全管理內建化的智能礦山。

《方案》在附件部分列出的《鋼鐵行業數字化轉型實施指南》《有色金屬行業數字化轉型實施指南》中,對有關礦山采選的标準體系建設、數字化改造等工作加以部署——

鋼鐵行業:圍繞礦山采選等生産工序數字化轉型需求,加快制定出台一批數字化轉型标準,健全标準體系。加快推進礦山采選等操控集中化,裝置監控、診斷、運維遠端化,銷售、采購等服務線上化,應用數學模型,推進生産流程自主調控,實作操作少人化和3D崗位無人化。

有色金屬行業:完善礦山基礎網絡建設,建設礦山資源數字化管理系統和綜合生産管控平台;對礦用卡車等采選裝置及其他基礎設施進行數字化改造,實作固定設施自動化系統無人值守、無軌裝備和有軌運輸系統遠端遙控作業、選礦生産系統智能化運作;建設以行為管理系統、地壓監測系統、尾礦庫安全監測系統、邊坡安全監測系統為代表的安全管理資訊化系統。加強衛星遙感、無人機航拍等技術和多模态、多時序、多粒度資料融合技術的應用,規劃礦山地質環境監測體系,研發地質災害預警報警、應急處置等模型,建構地質災害大資料中心、預測預警資訊服務平台、應急指揮排程平台,實作地質礦産與資源環境一張圖管理。

文字來源:《中國礦業報》1月29日1版

《原材料工業數字化轉型工作方案(2024—2026年)》解讀

近日,工業和資訊化部、國家發展改革委、财政部、自然資源部、生态環境部、國務院國資委、市場監管總局、中國科學院、中國工程院聯合印發《原材料工業數字化轉型工作方案(2024—2026年)》(以下簡稱《工作方案》)。為推動政策加快落地,現對《工作方案》有關内容解讀如下:

一、原材料工業主要特點是什麼,原材料工業數字化轉型的内涵是什麼?

原材料工業是實體經濟的根基,是支撐國民經濟發展的基礎性産業。作為典型的流程制造業,原材料工業主要有以下三方面特點。一是資源能源密集。原材料工業主要以各類礦産、石油、天然氣、生物質等自然資源為原料,對能源資源依賴度高,同時也是能耗和碳排放大戶。二是過程機理複雜。材料在生産加工過程中,反應、分離、冶煉、成型等典型工藝流程涉及大量複雜的實體化學變化,大多在高溫高壓條件下進行,且難以實時動态監測調控,“黑箱”屬性顯著。三是生産連續性強。工藝過程多為連續進行,各類原料、能源以氣體、液體、固體等形态在各工序、工藝單元間傳遞,如大型化工裝置、高爐冶煉等,生産開始後,需要數月或更長周期連續運作。

原材料工業數字化轉型是指利用人工智能、5G、工業網際網路等數字技術,在材料研發設計、生産制造,企業經營管理、物流倉儲,行業運作調控、耦合協調以及上下遊協同等各環節進行融合創新和改造提升,實作生産要素泛在感覺、制造過程數字孿生、營運管理最優決策,以産業數字化驅動全産業鍊業務變革,加快推動行業提質更新、降本增效、綠色安全發展。

二、《工作方案》的出台背景是什麼?

習近平總書記高度重視數字化轉型,強調傳統制造業是現代化産業體系的基底,要加快數字化轉型,推廣先進适用技術,着力提升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水準。要把握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融合發展契機,在品質變革、效率變革、動力變革中發揮人工智能作用,提高全要素生産率。全國新型工業化推進大會指出,目前數字技術快速發展、廣泛滲透,已成為新型工業化的重要推動力。要加快工業數字化轉型,要使人工智能成為驅動新型工業化的重要引擎。目前,大陸擁有制造大國疊加網絡大國的雙重優勢,建成了全球規模最大、最完整的産業體系和技術領先、覆寫最廣的資訊通信基礎設施,處于通過數字化轉型推動産業高品質發展的重大機遇期。

原材料工業增加值占大陸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的30%左右,是推進制造業數字化轉型的主力軍。近年來,大陸原材料工業數字化轉型不斷走向縱深,部分行業龍頭企業達到國際領先水準,但仍面臨對數字化轉型認識不夠、數字化轉型基礎差異大、模組化仿真難度高、人工智能等數字技術融合應用不深入、複合型人才緊缺等問題。出台《工作方案》,旨在認真落實全國新型工業化推進大會部署,瞄準目标要求,緊抓發展機遇,以數字化轉型促進原材料工業高品質發展,提升行業核心競争力和構築國際競争新優勢,為加快推進新型工業化、建設制造強國提供堅實支撐。

三、《工作方案》的總體考慮和主要目标是什麼?

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認真落實全國新型工業化推進大會部署,完整、準确、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堅持規劃引領、問題導向、系統部署、分類推進,以提質更新、降本增效、綠色安全為最終目的,着力夯實數字化轉型基礎,深化數字技術賦能應用,強化軟硬協同,完善支撐保障體系,加快推進原材料工業高端化、綠色化、安全化、高效化發展。

《工作方案》提出,到2026年,原材料工業數字化轉型取得重要進展,重點企業完成數字化轉型診斷評估,生産要素泛在感覺、制造過程自主調控、營運管理最優決策水準大幅提高。

一是應用水準明顯提升。打造120個以上數字化轉型典型場景,培育60個以上數字化轉型标杆工廠,形成一批數字化轉型标杆企業。重點行業關鍵工序數控化率、數字化研發設計工具普及率等名額顯著提升,數字化轉型成熟度3級及以上企業提升至20%以上。

二是支撐能力顯著增強。突破一批數字化轉型急需的關鍵核心技術,制修訂一批先進适用的數字化轉型标準規範。推廣應用100款以上優秀産品,培育100家優秀系統解決方案提供商。

三是服務體系更加完善。建設1個新材料大資料中心、4個重點行業數字化轉型推進中心、4個重點行業制造業創新中心、5個以上工業網際網路辨別解析二級節點、6個以上行業級工業網際網路平台。

四、《工作方案》的主要任務有哪些?

《行動方案》部署4個方面14項任務。

(一)強化基礎能力。一是夯實數字化基礎,提升資料采集、資料彙聚和資料品質管理等能力。二是完善網絡化基礎,建構泛在感覺網絡環境,開展内網改造、打造高品質外網,推進工業網際網路辨別解析二級節點建設和應用。三是強化智能化基礎,加強重點行業智能裝備、算力設施、模型算法的建設部署和推廣普及。

(二)深化賦能應用。一是助力高端化更新,加快産品高端創新,推動生産過程高端更新,提升服務高端化水準。二是支撐綠色化發展,基于數字技術開展裝備及工藝流程優化更新改造,開展碳排放計算與碳足迹追溯,加強數字化能源管控等。三是保障安全化生産,加快提升快速感覺、超前預警預防、應急處置、系統評估等能力。四是實作高效化營運,打造全鍊條一體化管理模式,推進産業鍊上下遊企業間業務協同和資源優化。

(三)加強主體培育。一是培育數字化轉型标杆,打造一批數字化轉型典型場景、标杆工廠、智能礦山、标杆企業。二是推動大中小企業融通發展,支援龍頭企業和“鍊主”企業向中小企業開放市場、平台等資源,強化中小企業與大型企業的專業化協作,開展中小企業數字化轉型城市試點。三是推進産業園區智慧化建設,加強重點行業園區數字化基礎能力更新和公共服務平台建設。

(四)完善支撐服務。一是加強技術創新供給,面向重點行業培育一批産品和系統解決方案,分行業建設原材料工業制造業創新中心。二是強化人工智能驅動,催化一批低成本高價值人工智能産品和解決方案,建構細分行業通用大模型。三是增強公共服務支撐,打造涵蓋技術創新轉化、産業生态建設和資料要素賦能的公共服務支撐體系。四是加強網絡與資料安全治理。

五、原材料工業數字化轉型選樹哪些标杆?

為充分發揮标杆對行業數字化轉型的引領帶動作用,打造一批可複制可推廣可宣傳的典型案例和經驗做法,立足原材料工業特點和數字化轉型需求,依托智能制造典型應用場景和示範工廠、工業網際網路、新一代資訊技術與制造業融合發展等現有試點示範工作基礎,在石化化工、鋼鐵、有色金屬、建材等領域開展原材料工業數字化轉型标杆選樹行動,打造一批更高水準、更高內建、更高标準的數字化轉型典型場景、标杆工廠、标杆企業。一是面向研發設計、制造執行、品質控制、裝置運維、倉儲物流、能源環保、安全管理等領域,打造一批數字化轉型典型場景。二是圍繞數字技術在提升産品合格率、資源綜合利用效率、全員勞動生産率和節能減排水準等方面的融合應用,打造一批“5G+工業網際網路”融合應用成效顯著、實作制造過程數字孿生的數字化轉型标杆工廠。三是圍繞技術能力提升、業務流程再造、經營管理決策優化、提質降本增效,打造一批制造、管理、服務全流程自感覺、自學習、自決策、自執行、自适應的數字化轉型标杆企業。

六、《工作方案》落地需要哪些保障措施?

《工作方案》提出五方面保障措施。

(一)加強組織實施。加強部門協同和上下關聯。動态跟蹤工作方案進展。成立原材料工業數字化專家委員會和4個重點行業數字化轉型推進中心。征集遴選原材料工業數字化轉型标杆企業、典型場景、解決方案。

(二)加強政策支援。研究制定原材料工業數字化轉型關鍵技術和重點産品清單,遴選一批優秀系統解決方案提供商。發揮國家産融合作平台作用,強化金融機構對數字化轉型的支援。

(三)加強标準建設。持續完善石化化工、鋼鐵、有色金屬、建材等行業智能制造标準體系,推動一批技術标準制修訂。制定重點行業數字化轉型水準與成效評估标準。加大标準宣貫力度,促進成熟标準落地應用。

(四)加強人才引育。推動建立重點人才和專家資訊庫。支援企業設立“數字化轉型首席設計師”“首席資料官”,加快培育科技領軍人才、青年骨幹人才、複合型人才、轉型急需緊缺的工程師和技術技能人才。支援引進數字化轉型海外高端人才。

(五)加強宣傳引導。支援地方舉辦數字化轉型大會。加強行業數字化轉型學習教育訓練和對标引導。鼓勵行業舉辦原材料工業數字化轉型技術創新應用大賽,強化對轉型經驗成效的宣傳報道。

需要說明的是,我們将面向石化化工、鋼鐵、有色金屬、建材等重點行業,依托第三方機構、科研院所、重點企業等,推動組建重點行業數字化轉型推進中心,廣泛彙聚産業上下遊資源,加快推進落實數字化轉型重點任務,開展數字化轉型評估、咨詢、診斷等工作;将在智能制造成熟度評估模型、數字化轉型成熟度模型與評估等現有标準基礎上,結合原材料工業特點和轉型需求,研究制定石化化工、鋼鐵、有色金屬、建材等重點行業數字化轉型水準與成效評估标準,更高要求、更加精準、更加客觀對原材料企業數字化轉型情況進行評估診斷,摸清問題、提出對策,選樹行業标杆。

礦山“攤”上大事了!九部門聯合發文!

圖檔來源:工業和資訊化部

文字來源:工業和資訊化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