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年畫,很狂野!

作者:小月月故事彙

對于年畫,我們都有一個刻闆印象,不是大胖娃娃抱着鯉魚就是各路神仙的靓照。

但其實,年畫題材多樣、風格多變的。它是神靈聖賢的符号、祝福祈祥的符号、鎮妖避邪的符号,也是愛情婚姻的符号和家庭繁衍的符号,它又是影響廣泛的民間藝術形式。

年畫,很狂野!

在中國,大概沒有哪一種畫種比年畫的體裁花樣更豐富更廣泛,也沒有哪一種畫種比年畫的參與者和閱聽人更龐大。

在美術史中,年畫是傳統美術裡最大的藝術門類,它以最通俗的繪畫語言表達了最廣大群眾的審美情趣和意向,獨特的藝術魅力被人們津津樂道,曆久彌新。

年畫,很狂野!

對經曆了數千年農耕社會的中國人來說,生活和生産的節律和大自然春夏秋冬是同步的。

春節作為除舊迎新的一個節日,它最強烈、最鮮明地表現了人們的精神理想、生活願望和審美需求,以及終極的價值觀。對中國人來說,年畫就是最有年味的春節符号。

年畫,很狂野!

中國早在漢代就已有了年畫最早的雛形。東漢梁宗懔《荊楚歲時記》載:“正月一日,……繪二神貼戶左右,左神荼、右郁壘,俗謂之門神。”

漢代時,人們已經開始在年節時将門神直接畫于門上,直到近現代,一些大戶人家依然保留着這種畫門神的習俗。

年畫,很狂野!

到隋唐五代時期,上層社會和一些廟宇寺院開始流行手繪年畫。

北宋時期,雕版印刷術發達,民間開始流傳木版印制的紙質年畫,這類年畫後來被稱為“木版年畫”。

宋朝時社會穩定,經濟繁榮,手工業和工商業發達,市民對風俗畫的需求增大,年畫受到市民的歡迎,年畫種類也日趨豐富。

吳自牧的《夢粱錄》裡面有記載,年節臨近時,“畫門神桃符、迎春牌兒,紙馬鋪印鐘馗、财馬、回頭馬等饋以主顧”。

年畫,很狂野!

明末清初,木版年畫漸趨全盛,出現了馳名中外的“三大民間木刻年畫”:天津的楊柳青、蘇州的桃花塢和山東濰縣楊家埠年畫。

年畫,很狂野!

并且蘇州桃花塢年畫很早就傳入英國、德國和日本。尤其是在日本,江戶時代(1603—1867)形成的“浮世繪”版畫,在表現手法和藝術風格上,都受到了中國木版年畫的影響。

年畫,很狂野!

此外,早在南宋時,福建就開始刻闆印刷年畫,漳州、泉州、福鼎、福安是中國東南地區木版年畫的中心,産品遠銷東南亞各地,深受廣大華僑的喜愛。

可以說,曆史上,有中國人的地方就有年畫。除了大名鼎鼎的“南桃北柳”、朱仙鎮、楊家埠、四川綿竹,國内大大小小名聲在外的年畫産地有幾十個:天津東豐台、河北武強、山西平陽、陝西鳳翔、重慶梁平、湖南灘頭、廣東佛山、福建漳州……大陸大部分地區也都有刻印年畫的作坊。

年畫,很狂野!

遠至西南大山深處的瑤族,他們印制“盤王”主題年畫;東北滿族也會從河北一帶訂制專屬的滿文年畫。

年畫,很狂野!

春節要到了,大夥兒有什麼願望?準備把哪些年畫貼到牆上呢?畢竟熱愛生活的我們,迎接“年”,還是要有儀式感的!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