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梁平木版年畫

來源:經濟日報

梁平木版年畫

九月二十日,重慶市梁平區實驗國小,梁平木版年畫市級代表性傳承人莫紹萍(左一)正在向同學們介紹年畫技藝。

梁平木版年畫

2005年,由梁平木版年畫制成的帶郵資特種郵票面向全國發行。

梁平木版年畫

九月二十日,志願者在梁平區圖書館準備張貼用梁平年畫制作的公益海報。

梁平木版年畫

9月20日,梁平木版年畫國家級代表性傳承人徐家輝展示年畫傳統制作技藝。徐家輝是梁平木版年畫第六代傳承人,長期緻力于非遺年畫的保護傳承。

梁平木版年畫

9月20日,梁平區仁賢街道五一社群,梁平木版年畫市級代表性傳承人全昌明(左一)在教授木版年畫制作知識。

梁平木版年畫

9月19日,位于梁平區仁賢街道的一家木版年畫工作室,從業人員正在雕版。

梁平木版年畫

9月22日,觀衆在第十三屆重慶國際文化産業博覽會上欣賞梁平木版年畫。

梁平木版年畫

9月19日,梁平區雙桂田園景區非遺體驗中心,遊客在挑選木版年畫文創産品。

梁平木版年畫是重慶梁平地區的傳統民間藝術瑰寶,采用傳統木版水印套色技術,以印為主,以繪為輔,印繪結合。畫面設計粗放簡練,構圖飽滿、人物造型樸實敦厚、色彩豐富,無論描繪風俗人情,還是民間故事、戲曲神話,都充滿了濃厚的生活氣息。2006年,梁平木版年畫被列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産保護名錄。

受地域文化影響,梁平木版年畫表現技巧和藝術風格形成了獨特的體系。其制作過程需經曆雕版、蒸紙、刷泥、套印、開臉等30多道工序,色彩顔料要用植物礦物熬制,印紙需要當地出産的白竹手工紙,雕版套印則需一色一版,層層上色。

為加強國家非遺的保護傳承,梁平先後在轄區鄉鎮、學校、社團建立非遺傳承基地,并在藝術院校設立非遺課堂。梁平當地國小生創作的新年畫作品入選了教育部新編中國小美術教材,成為全國中國小生學習年畫的範本。 (圖\文 經濟日報記者 趙 晶)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