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從一棵樹到一片林——看“中字頭”企業在魏縣舒枝展葉

作者:邯鄲新聞網

加快推進高品質發展 奮力開創邯鄲中國式現代化建設嶄新局面丨從一棵樹到一片林——看“中字頭”企業在魏縣舒枝展葉

自首家“中字頭”企業落戶以來,魏縣持續強化央地對接,接連引進“頭部企業”,至今,已有12家有央企背景的企業在域内“落子”。幾年過去,這些企業取得了怎樣的發展和突破,産生了什麼影響?記者到該縣一探究竟。

從一棵樹到一片林——看“中字頭”企業在魏縣舒枝展葉

在河北新方向智能裝備有限公司工程機械組裝工廠中的房間從業人員正在組裝旋挖鑽機。邯鄲新聞傳媒中心記者 範文平 攝

一根玻璃管的浴火新生

中建材凱盛君恒有限公司是落戶魏縣的第一家“中字頭”企業,央地“聯姻”的故事被傳為一段佳話。經過幾年發展,該企業已在業界占有舉足輕重的地位,不但成為魏縣的一張名片,也成為中國藥用玻璃的國家新名片。

這是個以“魅力點”實作“雙赢”的故事。魏縣是國務院國資委定點幫扶縣,幾年前,國資委相關上司到魏縣調研,了解到君恒河北藥用玻璃公司是一家民營企業,掌握5.0中性硼矽藥用玻璃生産工藝,但由于資金不足,發展前景暗淡,遂向中國建材強力推介了這家公司,最終雙方成功牽手,中建材凱盛科技以增資擴股方式成為第一大股東,建立凱盛君恒有限公司。自此,大陸的5.0中性硼矽藥用玻璃開啟了浴火新生之路。

5.0中性硼矽藥用玻璃為何物?在藥典中,玻璃被劃分為Ⅰ類、Ⅱ類、Ⅲ類。隻有Ⅰ類高品質硼矽玻璃,才能用于注射劑類藥物包裝。中性硼矽藥用玻璃即通常所稱的Ⅰ類玻璃,也稱為5.0玻璃,有着優異的化學穩定性和熱穩定性。不過,大陸高等藥用玻璃長期依賴國外進口。

在魏縣,中性硼矽藥用玻璃的配合料在窯爐中熔化、流淌,經拉伸成型,實作了一次又一次新生。

以下是凱盛君恒藥用玻璃發展的幾個關鍵時間點——

2017年6月,君恒藥用玻璃1号爐正式點火,标志着國内首家掌握5.0藥用玻璃生産技術的企業開工生産。

2020年9月,君恒中性硼矽藥用玻璃管2号窯爐點火,企業實作穩定量産。至此,在經過上百次大大小小的試驗後,企業打破生産中性硼矽藥用玻璃的技術瓶頸,成功研發出國内生産新工藝,并設計了國内首台電耦合窯爐,使藥玻“産房”提檔更新。

2022年9月,君恒中性硼矽藥用玻璃管3号窯爐點火,棕色中性硼矽玻璃管正式量産。從無色到棕色,這決不僅僅是顔色的改變,而意味着藥用玻璃技術的躍升。棕色中性硼矽藥用玻璃管可以包裝光敏藥物,確定特定藥物的穩定性和有效性。受此影響,全球棕色中性硼矽藥用玻璃價格國際壟斷格局被打破。

凱盛君恒在藥用玻璃的研發和生産上,不僅打破了國外企業的壟斷,而且讓國産疫苗真正實作了國産化。目前,凱盛君恒(魏縣)有限公司有6條藥用中硼矽玻璃管生産線,年産能達到15000噸;已建成中性硼矽藥用玻璃包裝瓶生産線18條,合計設計産能達4億支;産品銷往多個國家。

從一棵樹到一片林——看“中字頭”企業在魏縣舒枝展葉

河北新方向智能裝備有限公司生産的旋挖鑽機。 邯鄲新聞傳媒中心記者 範文平 攝

一子落,滿盤活

短短幾年時間,中國建材、中國中車、中化集團等央企陸續與魏縣達成合作,一批戰略性産業支撐項目在魏縣快速發展起來。

在推動央企合作中,魏縣搶抓京津冀協同發展機遇,把握國務院國資委管理央企的優勢,依據中央企業改革發展相關政策和央企産業布局、發展重點及投資方向繪制“招商地圖”,謀求央地合作“契合點”。

2023年2月,河北新方向智能裝備有限公司成立揭牌暨首台旋挖鑽機下線儀式舉行,标志着中國中車旗下北京中車重工公司工程機械産業整體轉移魏縣,揭開了魏縣在工程機械産業領域發展的序幕。

這已是魏縣與中國中車集團的第二次合作。

合作火花是在魏縣與中車合作的首個成果——河北中車陸星防松技術有限公司揭牌儀式上擦出的。

河北陸星集團是魏縣具有較強代表性的成長型企業,經國資委引薦,2019年與中國中車達成合作,以北京中車重工鐵路專用防松技術為載體,結合當地産業發展優勢,打造防松緊固産業高地,河北中車陸星防松技術有限公司應運而生。

揭牌期間,高朋滿座,勝友如雲,資訊衆多。當得知北京中車重工向外轉移産業的消息後,魏縣主要上司當場表示:“這個産業我們需要!”

最終,中國中車一對兄弟企業雙雙落戶魏縣。

河北新方向智能裝備有限公司産業發展模式為工程機械和新能源熱泵雙輪驅動。目前工程機械主打産品為旋挖鑽機。旋挖鑽機應用廣泛,在市政建設、公路橋梁、高層建築等工程中作用重大。“港珠澳大橋、西藏拉日高速公路尼木大橋等工程建設,都使用了我們生産的同系列旋挖鑽機。”該公司常務副總經理韓建龍介紹。

先進裝備制造業動辄使用零部件數百個、上千個,在延鍊、補鍊方面的作用很強,對拉動魏縣鑄造、鍛造、焊接、大型機加、熱處理等基礎加工産業起到了帶動作用。

目前,該公司新産業園區在建,未來将有更多智能化、電動化機型下線。

新能源熱泵是該公司的另一個支柱發展産業,這是一種專業性很強的節能制冷/制熱裝置。該産業也是個以商招商的成功範例——中車重工入駐後,引進清華同方原熱泵總工領銜的技術團隊,研發智能型空氣源熱泵機組。目前已經開發5個新機型,産品具有低能耗、施工便捷、冷熱聯供等優點,可用于農村氣改電、煤改電工程,也可在市政供暖、學校醫院供暖與供應熱水、樓宇節能恒溫等方面發揮作用,在農産品烘幹加工等領域大有作為。

一子落,滿盤活。央地合作的落子妙手頻發、水到渠成,逐漸從經濟領域延伸到文化領域。

從一棵樹到一片林——看“中字頭”企業在魏縣舒枝展葉

魏縣圖書館吸引了許多愛書人士前來閱讀和學習。邯鄲新聞傳媒中心記者 範文平 攝

“國字頭”院團到縣城

2023年2月,疫情的陰霾退去,一場大型交響合唱音樂會在魏州大劇院上演,容納近千人的劇場座無虛席,演出現場激情四射,掌聲如潮。

文化興國運興,文化強民族強。

近年,魏縣高标準建設了魏州大劇院、圖書館、文化館等公共文化服務設施,于2022年初投入使用。為讓“一院兩館”優質資源發揮應有經濟和社會效益,經過國資委幫扶推薦,魏縣與國家大劇院管理團隊保利集團達成戰略合作,于2022年6月簽訂合作合同,由北京保利劇院管理有限公司營運魏州大劇院,在魏縣成立分公司。魏州大劇院是保利集團到縣級劇院營運的第一家,也是唯一一家。

縣城劇院成為高雅的藝術殿堂。國家一流的交響樂、音樂會、平劇、黃梅戲等演出團體紛紛登台,将高雅、高端的藝術送到群衆身邊。去年暑假,保利劇院将經營了幾十年的老品牌——“打開藝術之門”帶到魏縣,中國兒童藝術劇院、中國木偶藝術劇院等“國字頭”演出團體前來助陣,共演出11場節目,場場爆滿,上萬人觀看了演出。“魏縣是河北省文化産業賦能鄉村振興試點縣,我們做的是公益性藝術普及工作,演出‘高貴不貴’,打的是‘惠民’牌,初心是助力鄉村振興。”魏縣保利劇院管理有限公司總經理段術虎介紹。

記者獲悉,今年春節期間劇院已安排十餘場惠民演出,屆時群衆又可在家門口享受一場場文化盛宴。

與魏州大劇院毗鄰而居的圖書館,也同時迎來了黃金期。建設新館之前,原圖書館面積隻有1000平方米,在編人員隻有3人,連最基本的借閱服務功能都難周全。新館建成之後,圖書館外包給國家圖書館館屬企業北京國圖文化有限公司,采用社會化營運模式運作。圖書館面積增至原來的十倍以上,從業人員也增加到40多人。新館備受歡迎,2023年暑假,每天平均進館達到2500人次,最多時達到3000人次。新館功能增多,可以舉辦多種文化活動,從去年魏縣梨花節至今,共舉辦了上百場文化活動,極大豐富了群衆的文化生活。

邯鄲新聞傳媒中心記者 王玲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