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網紅說法求真|令人瑟瑟發抖的根管治療真的可能被替代了嗎?

作者:紫牛新聞

“聽到電鑽聲哭着從牙科走出來!”說起看牙經曆,很多人都有過被其支配的恐懼,而根管治療也被認為是牙科最可怕的手術之一。近日,一項新研究發現,一種名為RvE1的化合物或許能替代根管治療,相關話題還上了熱搜。不少有治療需求的人喜大普奔,“快普及,已經做4顆了!”而對于能否快速應用于臨床,記者采訪了東南大學附屬中大醫院口腔科楊柏楠醫師,他表示,RvE1是一種很好的藥物,但替代根管治療,前路尚且遙遠。

網紅說法求真|令人瑟瑟發抖的根管治療真的可能被替代了嗎?

圖源視覺中國

“RvE1的主要作用是通過抑制發炎來抗細菌感染,另外還可以促進我們牙髓組織的再生,但作用有限,且隻針對于尚存活力的牙髓,對于壞死的牙髓,隻有抑菌的效果。”對于替代根管治療,楊柏楠博士坦言,“要想臨床應用還需要解決很多問題,首先要考慮如何用藥,比如局部塗抹或是注射到牙齒附近等,全身用藥比如口服還會遇到‘藥物能不能到達牙齒,即使到達了,濃度是否夠’等問題。此外還要考慮藥物毒性,目前隻做了動物試驗,尚未到人體試驗階段。最後還要看成功率,它對于消滅牙髓感染的成功率至少不能比根管治療低。”

開牙髓腔、根管清理、封藥消毒、填充補牙……談起根管治療,整個過程都令人瑟瑟發抖,#根管治療#相關話題在社交平台高達2.8億浏覽量,不少網友分享“心碎”時刻,“我那第四根牙神經鑽心的痛啊”“磨開即飙淚”。

網紅說法求真|令人瑟瑟發抖的根管治療真的可能被替代了嗎?

網友熱議

“雖然很多人感覺過程很痛苦,但根管治療的适應症主要為:牙髓炎、根尖周炎等,患者首次進行根管治療,消滅牙髓感染的成功率能達到90~95%。” 楊柏楠介紹,因為牙髓中存在神經和營養牙體組織的血管,當細菌入侵髓腔時,牙髓就會發生感染,并引起劇烈的疼痛。“而牙髓的感染是不可逆的,如果不能完全消滅感染,就可能再複發,是以及時徹底的治療是非常重要的。”

一般來說,牙髓炎分為急性和慢性,當發病早期為急性牙髓炎,表現為劇烈的自發性的疼痛,往往伴随着放射痛、夜間痛,比如患者一顆牙齒疼帶動半邊臉疼,夜間的痛感比白天要劇烈等;慢性牙髓炎的症狀主要是冷熱刺激痛,并且表現為延遲痛,比如冷風吹了一下,但疼痛可能延遲2-3分鐘,一直在痛。

“如果牙髓炎沒有得到很好的控制,牙髓就可能會壞死,壞死後感染物質會順着牙齒裡的管道,跑到牙根外部,進而形成根尖周炎。根尖周炎的特點就是咬合痛,時間長了,我們牙龈上還可能長膿包,或者是窦道反複的往外溢膿。” 楊柏楠說。

網紅說法求真|令人瑟瑟發抖的根管治療真的可能被替代了嗎?

熱搜話題

專家強調,臨床上多數做根管治療的患者都是由于蛀牙沒有及時修補,導緻牙洞“爛”到了牙神經。“是以大家發現冷熱不适、蛀牙,一定要及時檢查治療,而補牙無論從經濟花費還是就醫體驗來說,都要比根管治療輕松。” 楊柏楠還提醒,生活中也要做好口腔衛生,首先要認真刷牙,牙縫可以輔以牙線或者沖牙器清理幹淨;其次,适當使用含氟牙膏來抗蛀牙,小朋友也可以進行塗氟和窩溝封閉防齲等。

揚子晚報/紫牛新聞記者 王夢航

校對 李海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