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路企業的主要行車機關有車、機、工、電、輛,除此之外,還有一些運輸輔助機關、鐵路局附屬機關和多種經營機關,如果不在鐵路工作,那還真不知道鐵路原來還有這些機關,大家看到的就是火車站、列車上的從業人員,其實,鐵路是個大關聯機,多個系統的關聯合作才保證了鐵路運輸的安全暢通。
鐵路有這樣一個基層機關,負責鐵路沿線綠化、養護,山場防護管理,苗圃培育,站區綠化等,這個機關就是鐵路林場,勞工的主要職名是林務工,張師傅就是鐵路林場林務工,在林場工作了大半輩子,2018年12月光榮退休了,終身俸隻有6200元,和鐵路其它機關退休職工相比,終身俸真的不高。
我是老張,今年65歲,一八年十二月份退休,我這一生的職業生涯都是在鐵路林場度過的。
我是頂替父親的班到鐵路林場工作的,我羨慕穿鐵路制服戴大蓋帽的鐵路勞工,可我偏偏當了“鐵路農民”,配置設定到工廠中的房間育苗工區當林務工,在離火車站很遠的苗圃工作。
苗圃任務就是育苗,給鐵路沿線、站區綠化供苗,農民幹啥我們就幹啥,栽培、施肥、打藥、除草、修枝、移植、運輸,啥活都幹,一身泥、一身土、一身汗,臉曬得黝黑铮亮,在火車上通勤上下班,要不是把公免票掏出來,都以為我是農民。
林務工的活不是固定的,在苖圃幹一段時間,再到林務工區幹一段時間,有山場的工廠中的房間,随時抽到山場值班防護,不論在哪幹,職名都是林務工。
林場工作是有季節性的,春、夏、秋三季最忙,尤其是春、秋兩季。
種樹也是一門技術活呀,要不怎有林學院、農學院呢,我們機關班子主管生産的副職、技術科、部分工廠中的房間主任都是林學院、農學院畢業的大學生。
種樹要趕季節,錯過季節成活率就低了,是以,趕上忙季,我們都是吃住在現場,一個多月回不去家,工作環境、住宿條件非常不好。
像車、機、工、電、輛才是一線運輸機關,受上司重視,績效工資高。
林場是運輸輔助機關,不但績效工資低,而且崗位工資也低,林務工崗位工資八檔,在鐵路也是最低的了,是以,我們每月收入很低,到手四、五千正常,多時六、七千。
其實,我們跟運輸安全也有很大關系,火車道旁邊的防護林就是我們種植、養護的,這些防護林要定期修剪,防止樹枝刮到接觸網線,如果刮到接觸網線就會造成停電,影響列車正常運作,這就是事故了。
我們還要對樹木病、枯現象進行檢查,病樹、枯樹一旦遇到風雨天氣,就會倒伏到路基上,影響列車運作,列車晚點都是事故。
我們定期都會添乘、步巡,特别是雷雨天氣,在崗工作都會高度緊張。
從這個角度說,我們的工作與運輸安全也是高度相關的。
由于我們林務工崗位工資低,績效工資低,總體收入就低,養老保險繳納的就少,好在林務工不是特殊工種,我們60退休,比火車司機、養路工、電力工等多幹五年,進而多了五年工齡。
我2018年退休時,42年工齡,終身俸才6200元,太低了。
實事求是說呀,我們林業系統的工作性質真的不能與一線職工比較,我們的累、苦和一線職工沒法比,我們是階段性的,他們是經常性的,我們不倒班,他們常年倒班,一線職工那是真辛苦。
是以說,盡管我的終身俸不高,但我也很知足,工作了42年,沒有上過夜班,沒有嘗過上夜班熬心血的滋味,還有啥不滿足的呢。
為了保證鐵路運輸的安全暢通,多少鐵路職工日夜奮戰在運輸生産一線,每一列安全運作的列車背後,凝聚了多少鐵路幹部職工的心血,想到這些,我就感到很自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