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摩天嶺血與火之歌:抗聯成建制團滅關東軍精銳,總指揮卻半生真僞

作者:曆史百科雜談

1951年7月6日,北京城炎炎夏日,酷暑蒸騰。

宣武門外第一監獄,西北角一處土崗下,軍事管制委員會法務處的從業人員正在宣讀罪行,旁邊兩人正在檢查手裡的盒子炮,做行刑準備。

人犯是一個四十多歲的中年男子,五花大綁,垂頭喪氣,一臉死灰。

背後插着的亡命牌上,寫的名字赫然是——“程斌”。

罪名:“反動叛國,殺害革命軍人”。

紅批勾死,驗明正身!

在槍響之前的那一刻,不知道程斌的思緒會不會飄回到20年前的白山黑水,那裡是生他、養他的地方,也是他曾經戰鬥過的地方。

曾經,他是抗聯的一面旗幟,擔任東北抗日聯軍第1路軍第1軍的王牌部隊——第1師的師長,是楊靖宇将軍最倚重的部下,在與日本關東軍的作戰當中打出赫赫威名。

他親自指揮抗聯西征軍取得的摩天嶺大捷,在當時振奮了整個東北的抗日局面。

周公恐懼流言日,王莽謙恭未篡時。

向使當初身便死,一生真僞複誰知?

摩天嶺血與火之歌:抗聯成建制團滅關東軍精銳,總指揮卻半生真僞

01

1936年春,南滿日本關東軍在僞滿政府配合下,開始實行并村保甲制度,切斷群眾與抗聯之間的聯系。

在此背景下,抗聯第一路軍總指揮楊靖宇将軍決定組織軍力西征,以打通南滿到遼西、熱河之間的通道,與關内抗日武裝取得聯系,友善獲得補給與支援。

1936年6月28日,楊将軍在遼甯本溪和尚帽子山下組織西征大會,以最精銳的第1師作為班底組建抗聯西征軍,總指揮為師長程斌,政治部主任為宋鐵岩,參謀長為李敏煥。

根據部署計劃,抗聯西征軍在越過鋪石河之後,走本溪與鳳城的中間地帶前往遼陽,然後破壞日軍的南滿鐵路,渡過遼河前往熱河。

但是因為叛徒出賣,消息洩露,日本關東軍随後在沈陽、遼陽、海城等多地調集精銳部隊阻擊西征軍,在激烈的戰鬥當中,政治部主任宋鐵岩壯烈犧牲。

在此情況下,經過酌情考慮,抗聯西征軍決定暫時放棄西進,兵分三路組織回撤:第一路是師部以及保衛連精銳,由程斌與李敏煥帶領,打前鋒;第二路是鐵血少年營,由營長王德才帶領;第三路是由新任政治部主任李鐵秀帶領,率部墊後;

因為考慮到日軍可能在回撤沿途打埋伏,是以第一路按照計劃需急行軍,搶在日軍之前抵達要沖。

摩天嶺血與火之歌:抗聯成建制團滅關東軍精銳,總指揮卻半生真僞

02

1936年7月15日,在經過多日的深山密林艱苦行軍之後,程斌帶領的第一路終于抵達遼陽與本溪的交界地——摩天嶺。

顧名思義,摩天嶺地形險峻陡峭,主峰直插雲天,山路蜿蜒曲折,是交通要沖。

大唐貞觀十八年(644年)三征高句麗,這裡曾是高句麗的一道重要關卡,卻成就了薛仁貴的赫赫威名——薛仁貴計取摩天嶺可是名場面。

大清光緒二十年(1894年)甲午中日戰争,老将聶世成率部雪夜襲取摩天嶺,大敗日軍第五師團——這也是甲午戰争當中清軍取得的唯一一場勝利。

是以說,摩天嶺大約是中國軍人的洞天福地。

當抗聯西征軍抵達摩天嶺時,正值中午時分。因為連日在叢林當中奔波,已經疲憊不堪。是以決定在一處相對平坦、名叫“一面炕”的地方修整進餐,待天黑之後破襲安奉鐵路(安東、奉天,即丹東、沈陽),得手之後繼續東撤。

此時正是盛夏時節,雖然沒有了冬日裡的酷寒,但惱人的蚊蟲無處不在,求片刻安甯而不得,連日露宿,艱苦異常。

距離摩天嶺15公裡的連山關駐紮日軍一個守備大隊,即連山守備隊,負責安奉鐵路沿線安全。

當日,守備大隊第2中隊在金田大尉帶領下出發,準備堵截抗聯西征軍。

但他們沒想到抗聯西征軍已經分兵,而第一路行動速度極快,竟然已經搶先一步抵達摩天嶺。

摩天嶺血與火之歌:抗聯成建制團滅關東軍精銳,總指揮卻半生真僞

03

日軍的車隊剛剛抵達摩天嶺下,就被抗聯西征軍派出去的瞭望哨發現。

程斌與李敏煥接到警報,經過短暫商議之後一緻決定“幹工作”——這是楊靖宇将軍上司的抗聯第一路軍口頭語,将打仗稱作“幹工作”。

此時程斌帶領的師部與保衛連,可以參加戰鬥的人數實際并不多——大約300來人,但卻是整個第一路軍的精華,是楊靖宇将軍多年帶出來的老部隊,軍事素質十分過硬,每人一杆三八大蓋+一把短槍。

西征不順,而且多日在山林當中急行軍,過草木多蚊蟲,涉溪水有螞蟥,苦不堪言,是以全都憋了一肚子火,正好撒一下鳥氣。

金田中隊總計有83人,還帶着一個北韓翻譯官。

因為天氣炎熱,是以在到達摩天嶺之後,日軍已經全都是汗流浃背,肚子也在咕咕叫,于是準備休息進餐。

在日軍剛剛取下豬腰子飯盒(九二式野戰飯盒)的時候,槍聲就已經響起,摩天嶺戰鬥打響了。

雖然這是一場伏擊戰,但卻不是影視劇當中的那樣——在稍微正規一些的作戰當中,哪怕是伏擊戰,也不存在一群人貓起來,然後突然起身,槍響殺人如割草,打完收工……

伏擊戰隻是事先占領有利地形,在發動攻擊之後可以打敵人一個措手不及,取得先手優勢。

至于貼臉攻擊,那是不可能的。就連農民起義軍都懂得在行軍時候派出探馬藍騎,正規軍就更不用說了,不論是紮營還是行軍,在外圍都會派出斥候警戒。

摩天嶺血與火之歌:抗聯成建制團滅關東軍精銳,總指揮卻半生真僞

04

在摩天嶺戰鬥當中,日軍的反擊其實很犀利,短時間内即組織起來有效的阻擊。但是抗聯西征軍的戰鬥素質非常高,悍不畏死,敢打敢拼,同時準備也更加充分,事先搶占有利地形。

而且戰鬥部署也十分精妙:由李敏煥率人,集中機槍正面進行火力突擊,在吸引日軍的同時,兩翼迂回包抄——左翼搶占一處隘口,固守關門;右翼伺機主動,出其不意,在突擊之後即發起白刃戰。

在殘酷的白刃戰當中,抗聯戰士的體格優勢就被充分發揮出來。日軍确實足夠精悍,但先天禀賦不足——矮,胳膊腿都短一大截,面對能一口氣刨20個冰窟窿的壯漢,白刃戰很容易落入下風。

此役,總計擊斃包括金田大尉在内的日軍83人,隻跑了那個北韓翻譯官。

摩天嶺血與火之歌:抗聯成建制團滅關東軍精銳,總指揮卻半生真僞

繳獲三八大蓋36支,大正十一式機槍2挺——因為15公裡外的連山守備大隊已經在聽到槍炮聲之後趕來支援,是以抗聯西征軍來不及徹底打掃戰場即撤走。

在這次戰鬥當中,包括參謀長李敏煥在内的五十多名抗聯戰士壯烈犧牲。

摩天嶺大捷是抗聯取得的一次重要勝利,因為這是成建制的殲滅日軍一個中隊。

有人說:不就八九十個鬼子嘛,有啥可吹的?

說這話的,是完全不懂1936年日軍一線作戰部隊的戰鬥力有多強。

摩天嶺血與火之歌:抗聯成建制團滅關東軍精銳,總指揮卻半生真僞

此時的日軍可不是抗戰中後期補充征召的炮灰兵,而都是經過多年嚴格訓練、武裝到牙齒的老鬼子,個個戰鬥素質強悍,槍法精湛,拼刺技術高超。

在膝蓋上架設起來的擲彈筒,甚至可以不用伸頭看,單憑耳朵聽就判斷出對方機槍陣地,第一發校正,第二發命中——全是盲射!

而日本關東軍作為“陸軍之花”,更是精銳中的精銳。

摩天嶺血與火之歌:抗聯成建制團滅關東軍精銳,總指揮卻半生真僞

相對比來看:在1937年9月25日的平型關大捷當中,林親率115師全員出擊——這些可都是走過長征路的百戰老兵。

伏擊的是日軍第5師團後勤辎重部隊,在付出巨大傷亡代價的情況下,取得擊斃日軍800-1000人的戰果——打的不是殲滅戰,日軍有突圍。

但這已經是正面戰場上取得的一次能夠振奮全國的勝利,就連老蔣都得捏着鼻子先後兩次發來賀電,南京的《中央日報》、廣播電台以及英美等國報紙都有大量報道,國内多個城市集會慶祝。

對比可知,程斌帶領抗聯打出的這場摩天嶺大捷,以不到300人的兵力全殲日本關東軍成建制的一線作戰中隊,難度有多高、戰果有多大。

摩天嶺血與火之歌:抗聯成建制團滅關東軍精銳,總指揮卻半生真僞

05

摩天嶺大捷振奮了整個東北的抗日信心,楊靖宇将軍撰寫了《西征勝利歌》:

摩天嶺血與火之歌:抗聯成建制團滅關東軍精銳,總指揮卻半生真僞

然而誰又能想到,程斌在2年之後,即在1938年6月29日率部投敵,成為日本人對付抗聯的一大法寶,其組建上司的“快速讨伐隊”(也稱“程斌挺進隊”),對南滿抗聯造成十分嚴重的損失,楊靖宇将軍就是是以而犧牲。

随後的經曆,請參見小編所寫的《抗聯最大叛徒解放後改名入伍成軍官,因北京一場大雨而意外暴露》(與本篇同屬“抗聯”合集)。

摩天嶺血與火之歌:抗聯成建制團滅關東軍精銳,總指揮卻半生真僞

如果,程斌在摩天嶺戰鬥當中就像參謀長李敏煥那樣犧牲,譜寫血與火之歌,那麼……

——也許,在程斌人生的最後時刻,也這麼想過的吧。

曆史,沒有如果。

他,終歸是辜負了生他養他的白山黑水。

華胄倭奴豈可同立?

給日本人做漢奸走狗,永遠不可原諒!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