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史上唯一行賄臣子的皇帝,手法成熟,今天尚不過時,卻委屈了岱嶽

作者:曆史百科雜談

大中祥符元年(1008年)十月,巍峨雄壯的泰山腳下。

趙恒從裝飾華麗的銮輿上緩步走下,擡頭望着聳入雲端的五嶽之尊,心中不禁湧起無限豪情:

“事在人為,禦極十一載,今日能來封禅泰山,再無遺憾也!”

隻是在轉頭看到玉辂上的“天書”時,趙恒的臉似乎大概也許是紅了0.01秒。

不過很快就被一個身穿紅袍的大臣言辭轉移了注意力:

“官家且入行宮休息,需在山下齋戒三日,始登泰山。前有天書現世,今泰山又出醴泉,果祥瑞頻出,官家封禅,正當時也!”

此人正是知樞密院事的王欽若,此次擔任天書儀衛副使,早在六月時候就已經作為先行官,在泰山籌辦各項事宜。

此時車駕連綿數十裡,随扈人員計一萬三千人,至此行程十七日,到處都是雞飛狗跳……

史上唯一行賄臣子的皇帝,手法成熟,今天尚不過時,卻委屈了岱嶽

01

封禅泰山是古代帝王偉業的蓋章印證,是神乎其事、隆重無以複加的曠世盛典:

“泰山上築土為壇以祭天,報天之功,故曰封。泰山下小山上除地,報地之功,故曰禅”。

且不提缥缈無端的遠古“七十二家”封禅,最早封禅泰山的應該是祖龍秦始皇,然後依次是北驅匈奴的漢武帝,再造漢室的光武帝,還有唐高宗、唐玄宗。

唐高宗在麟德二年(665年)十月封禅泰山之時,身邊跟随的是突厥、新羅、百濟、高句麗、波斯、 于阗、天竺國、倭國等多國使節,此時大唐兵鋒正盛,萬國來朝。

唐玄宗雖然晚年玩脫,搞出來安史之亂。但是在開元十三年(726年)十月封禅泰山之時,正是開元盛世,花團錦簇,是以也并不違和。

總結來看,帝王封禅泰山的硬體标準有兩個:第一,江山一統,海清河晏;第二,國家強盛,四夷鹹服。

是以,在唐玄宗封禅泰山之後,唐代再無夠格封禅泰山的帝王。

唐朝之後的五代十國,根據馬斯洛需求層次理論,在“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自我實作需求”這四個層次當中,五代十國的帝王尚且停留在第二層次的“安全需求”上,距離封禅泰山的“自我實作需求”還差着兩層呢。

史上唯一行賄臣子的皇帝,手法成熟,今天尚不過時,卻委屈了岱嶽

02

但是封禅泰山的誘惑實在太大,很快就有大聰明閃亮登場。

北宋建立之後,第三任皇帝宋真宗趙恒開始按捺不住内心的躁動,感覺自己很行。

理由就是他禦駕親征(在寇準的逼迫之下),在檀州城擊退遼軍,而且還走狗屎運的用床弩射死了遼軍主将蕭達蘭。

史上唯一行賄臣子的皇帝,手法成熟,今天尚不過時,卻委屈了岱嶽

如果趙恒能夠趁勢進攻,收複幽雲十六州中剩下的十三州——退一步說,再收複3-5州,走上富國強兵的星光大道,那麼封禅泰山也夠用。

問題是,緊接着趙恒就迫不及待的與遼國簽訂了檀淵之盟,不但沒有收複寸地,反而在戰勝的情況下同意歲貢遼國白銀10萬兩、絹布20萬匹。

人都說:“戰場上得不到的東西,在談判桌上更不可能得到”。

而在宋遼兩國這裡就不靈驗了。

對于遼國蕭太後而言:“戰場上得不到的東西,在談判桌上不但可以得到,而且更多”……

史上唯一行賄臣子的皇帝,手法成熟,今天尚不過時,卻委屈了岱嶽

但趙恒卻自我感覺良好,于是就想要封禅泰山。

但是群臣心裡還是有逼數的。

實際不用說群臣,就連京東路濟州府郓城縣水堡鄉宋家村扛着鋤頭下地的老大爺都可以斬釘截鐵的說:“封禅不封禅的俺不曉事,但官家端得不夠硬!”

就連王欽若這種“性傾巧,敢為矯誕”的阿谀之臣都說:

“城下之盟,《春秋》恥之。檀淵之舉,以萬乘之尊而為城下盟,甚為辱也!”

史上唯一行賄臣子的皇帝,手法成熟,今天尚不過時,卻委屈了岱嶽

03

對于鐵了心想要封禅泰山的趙恒而言,既然硬體不行,那麼就另辟蹊徑——在軟體上下功夫。

具體來說,就是搞祥瑞。“河出《圖》,洛出《書》”,這給了趙恒很大的靈感,思路與格局一下就打開了。

但是需要先取得同中書門下平章事王旦的支援。

這位可是貨真價實的宰相,百官之首。如果王旦不支援,那麼這事兒肯定弄不成。

于是,某日趙恒擺下禦宴,請王旦飲酒。酒意正酣的時候,趙恒賜給一壺酒,道:“此為罕見美酒也,王卿且帶回家去,給妻子家人嘗嘗。”

等王旦回家之後,酒壺裡倒出來的并不是什麼美酒,而是一顆顆龍眼大小的珍珠。

值老鼻子錢了。

王旦這個人吧,與前任宰相寇準很有些像,都是追求高品質生活。

史上唯一行賄臣子的皇帝,手法成熟,今天尚不過時,卻委屈了岱嶽

而高品質生活是需要海量錢财支撐的,雖然宰相的薪俸極高,但奢侈是沒有止境的。

這些珍珠可謂一下子擊中了王旦的命門,左思右想之下,還是留下換錢了。

吃人嘴短,拿人手軟,就是這個道理。

史上唯一行賄臣子的皇帝,手法成熟,今天尚不過時,卻委屈了岱嶽

04

大中祥符元年(1008)正月,趙恒把群臣召集起來,興奮的告訴大家:“朕上個月做夢了——啊,不對,不是做夢,是真有其事。有神仙老爺爺告訴朕,隻要建道場,就會降下天書。”

群臣一臉無奈,你看看我,我看看你。最後還是目光聚集在宰相王旦的身上:“您老怎麼看?”

王旦:“我還能怎麼看?我閉眼睛看!”

史上唯一行賄臣子的皇帝,手法成熟,今天尚不過時,卻委屈了岱嶽

然後就是一番花裡胡哨的操作,得到三篇天書,開頭就是:“封受命,興于宋,付于慎,局其器,守于正。世七百,九九定。”

因為有王旦的默許,再加上吹鼓手王欽若、丁謂、林特、陳彭年等人的推波助瀾,終于如願以償,封禅泰山。

前後總計花費八百萬貫之巨。

全是來自太祖、太宗的“封樁庫”——這是兩朝苦心孤詣積攢起來的專用資金庫,以供收複幽雲十六州。

這筆錢如果全用到軍費開支上,放手讓軍方一搏,此時宋軍戰力尚在,而遼國因漢化已軍力趨弱(不然也不至于打不下檀州城,主動議和),鹿死誰手,猶未可知。

史上唯一行賄臣子的皇帝,手法成熟,今天尚不過時,卻委屈了岱嶽

05

自宋真宗趙恒通過行賄臣子的方式實作封禅泰山的終極夢想之後,泰山就隻能玩單機遊戲了。

元、明、清的曆代帝王,再無封禅泰山的心思,主要是丢不起那個人。

宋真宗趙恒憑借一己之力,硬生生的把封禅泰山的逼格從雲端拉到塵埃,不服不行……

而且那個行賄的手法,實在是有些熟悉——難得的是,趙恒的行賄手法竟然十分老道。

這是以帝王之尊真金白銀的行賄臣子,首開先河,也是空前絕後。

總體上看:其之是以急着封禅泰山,就是因為趙宋本身得位不正。而在宋太宗對遼作戰當中更是輸的灰頭土臉,得到“高粱河車神”這一诨号,落下“恐遼後遺症”,是以即便在檀州之戰當中占據上風,也不敢放手繼續打下去。

相反,再看後周,在柴榮當政的時候北伐屢屢建功,短短三個月即打下了二州三關之地。

正所謂人比人得死,貨比貨得扔。在趙恒簽下了檀淵之盟之後,更是讓有識之士大失所望。

是以,趙恒急于通過泰山封禅來為趙宋統治披上一個“神授”的合法外衣,粉飾太平。

然而,假的真不了,真的假不了。雖然在檀淵之盟之後遼宋之間保持了長時間的和平,但是也使得北宋上下文恬武嬉,軍隊戰鬥力每況愈下。

最終靖康驚變,東京汴梁城的繁榮,終淪為孟元老的一場夢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