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血虛風燥:身體的“沉默殺手”!

作者:中醫男科琚保軍主任
血虛風燥:身體的“沉默殺手”!

一到冬天就感到皮膚幹燥、瘙癢,頭發枯黃,甚至肢體麻木?如果你正面臨這些問題,那麼你可能已經與血虛風燥這個“沉默殺手”不期而遇了。

血虛風燥,這一看似陌生的名詞,其實在中醫理論中有着深厚的曆史背景。

血虛風燥,簡而言之,是指體内血液不足,導緻皮膚、毛發等失去滋養,而産生的幹燥、粗糙等症狀。這裡的“血虛”指的是血液不足或品質不佳,“風燥”則是指由于血虛導緻的内風和燥象。

血虛風燥:身體的“沉默殺手”!

血虛風燥的症狀多樣,常見的有皮膚幹燥、脫屑、瘙癢,頭發枯黃、易斷、發熱、惡寒無汗,以及肢體麻木、關節屈伸不利等。長期血虛風燥可能導緻皮膚老化、皺紋增多,甚至引發一系列的皮膚疾病。更嚴重的是,它可能影響到人體的内部器官,增加心腦血管疾病的風險

血虛風燥在現代社會尤為常見,特别是在快節奏、高壓力的生活環境下,很多人因飲食不規律、過度勞累而出現血虛的症狀。加之環境污染、不良生活習慣等因素,使得血虛風燥的發病率逐年上升!

中醫認為,血虛風燥的形成與多種因素有關。其中,飲食不節、情志不暢、勞累過度等都是常見的原因。在治療上,中醫強調整體調理,通過調整飲食、作息和情緒,以及适當的藥物治療,來改善血虛風燥的症狀。

血虛風燥:身體的“沉默殺手”!

下面是關于調理血虛風燥的艾灸穴位分享

1、曲池穴:位于肘橫紋外側端,屈肘,當尺澤穴與肱骨外上髁連線中點。曲池是手陽明大腸經的合穴,具有清熱解毒、涼血潤燥的作用。艾灸曲池可以緩解皮膚幹燥、瘙癢等症狀。

2、膈俞穴:在背部,當第7胸椎棘突下,旁開1.5寸。膈俞是心包經的穴位,具有養血活血、舒緩情緒的作用。艾灸膈腧可以改善心悸、失眠等症狀,調節血液循環。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