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奏響共同富裕的金色篇章——我區村級集體經濟發展再上台階

作者:笛揚新聞

  發展壯大農村集體經濟是強農業、美農村、富農民的重要舉措。特色産業更旺,村集體經濟動力更足,也激發了更多村民參與鄉村建設的積極性。2023年已經過去,柯橋的不少鄉村是收獲滿滿,村級集體經濟結出碩果,村民的收入也是節節攀高。

奏響共同富裕的金色篇章——我區村級集體經濟發展再上台階

村企雙向奔赴 探索助農增收新管道

  早上8點多,稽東鎮大橋村村民俞愛娟習慣性地來到車竹線旁的共富菜田裡轉上一轉。自從大橋村與“三心農業”合作引進“一桌土菜”項目後,俞愛娟也對種菜這樁事更加上心。“空了我就來幹幹活,去年一年種種菜我也有2萬多元收入,還是蠻開心的。”俞愛娟告訴記者,在大橋村,大家都放心大膽地種菜,不愁銷路問題。

  村民的這份底氣源于實實在在的收入。稽東“一桌土菜”項目采用“企業+村社+農戶”的經營模式,按照蔬菜禮盒銷售額的占比進行利益分成,農戶到手金額為銷售價格的52%,村級集體收入占20%。此外,“一桌土菜”項目采取“訂單式種植”模式,在大橋村設立了蔬菜收購點集中收購村民的蔬菜,農戶、村社、企業三方分工明确,農戶負責規範化種植蔬菜,確定綠色、有機和無污染;村級集體負責集中流轉土地,引導農民播種時令蔬菜;企業則負責把控“一桌土菜”的蔬菜品質,并不斷拓展銷售管道,擴大市場需求。“村裡種得多的農戶,一年下來3萬多元收入肯定有的,共富菜田也從最早的8畝擴大到現在的23畝了,參與進來的農戶也越來越多。”大橋村負責收購的村民胡友堂告訴記者,雖然辛苦但也做出了成績,大家現在都很有信心,來年要把菜種得更多更好。

  如今,“一桌土菜”的訂購客戶已經擴大到瑞豐銀行的26家支行,成功入駐杭州市鄉村振興共富體驗中心,杭州西子火鍋用筍也由稽東“一桌土菜”專供。2023年,“一桌土菜”累計銷售額達500餘萬元,村民人均每月增收2500餘元,大橋村村集體經濟收入達到321.2萬元。與此同時,稽東鎮裡與大橋村簽下共富協定的村也增加到了15個,給該鎮的村級集體經濟添了一把火。“村裡目前還組建了一個共享平台,把三心農業、七竹農業、日鑄茶及強村公司都組織起來進行資源共享,把大橋村的影響面擴大,把好産品賣出去,把遊客引進來,增加更多收益。”大橋村黨總支書記黃鋼強對未來充滿信心。

奏響共同富裕的金色篇章——我區村級集體經濟發展再上台階

強村公司發力 打好興業富農組合拳

  日前,安昌街道安華村上榜了新一批省級未來鄉村。記者走進以蔬菜聞名的安華村,探尋其共富“密碼”。在安華村黨群服務中心對面的果蔬共富工坊裡,外面寒風陣陣,裡面卻溫暖如春,無土栽培的生菜和小番茄長勢正旺。地處安昌街道最南部的安華村蔬菜種植面積700畝以上,有50多位種菜大戶。為了優化産業結構,做好村集體增收、村民共富這篇文章,安華村高規格建設了一座4600多平方米的“智慧化”果蔬大棚。該處果蔬大棚自從2023年4月對外開放以來,遊客達到1萬多人次,也給小番茄、生菜等果蔬銷售帶來了25萬元左右的收益。

  臨近過年,安華村的臘腸成為年貨好物,對于做了十多年臘腸的馬盛軍來說,今年的新客戶增加了不少,銷量有了不小的增長。“原來的臘腸生意都是靠自己跑來跑去吆喝,銷路也有限。現在村裡成立了強村公司,我也算是搭了一趟‘順風車’。最近一個半月時間,強村公司就幫我賣了4萬多元的臘腸。”馬盛軍喜滋滋地說。除了醬制品之外,菜籽油、生态稻米也是安華村強村公司目前主推的特色優質産品,近期還将與區退役軍人事務局簽訂購銷訂單,把“安華嚴選好物”推廣開來。“2023年,我們通過果蔬采摘、共富工坊臘腸、菜籽油銷售等,村集體收入比往年增加了50多萬元。”安華村黨委書記壽新燦告訴記者,2024年,村裡打算引進第三方營運,真正地把安華的菜籽油、水稻、果蔬大棚的産品做大做精,給村民增加就業機會的同時,村集體收入也能更上一層樓。

奏響共同富裕的金色篇章——我區村級集體經濟發展再上台階

多措并舉 激活集體經濟一池春水

  集體增收、村民共富的故事在柯橋還有很多:從芳湖白鹭舞翩跹的蘭亭謝家塢村、到花映平疇青山近的平水劍竈村、再到山清水秀彙财源的柯岩葉家堰居,這些村居社群各有各的發展模式,都讓“看得見”的集體資産,變成了村民手中實實在在“摸得着”的紅利。2023年,柯橋區以建立“共富星村”為帶動,以全區近百家強村公司為依托,走出了壯大村集體經濟的多種路徑,全區村集體經濟發展水準穩居全市前列。

  記者從區農業農村局經營管理總站了解到,2023年,全區村級集體經濟組織總收入達19.23億元,同比增長7.31%,走在全市前列,其中,村均總收入達586.29萬元,村均經營性收入達367.15萬元,全面消除了經營性收入低于120萬元以下的經濟薄弱村,圓滿完成了既定目标。區農業農村局有關負責人表示:“2024年,我區将持續發力,謀劃新舉措,制定新方案,在盤活閑置資産資源、打造鄉村共富聯合體、培育壯大強村公司等方面做文章,由‘輸血’轉‘造血’,推動村級集體經濟快速發展、農民收入持續增長的勢頭,為高品質發展建設共同富裕示範先行區貢獻柯橋力量。”

  全媒體記者 方劍萍 文 王晖 攝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