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供應鍊融資的六大學質 / 什麼是供應鍊金融?

作者:達牛資訊
供應鍊融資的六大學質 / 什麼是供應鍊金融?

供應鍊融資的六大學質 / 什麼是供應鍊金融?詳細剖析供金三種模式和四種趨勢

供應鍊融資的六大學質 綜合中國在供應鍊融資領域内有着實踐經驗的相關機關和機構的研究成果,我們可以得出供應鍊的幾個本質。

1、供應鍊融資實際通過對有實力核心企業的責任捆綁,對産業鍊相關的資金流、物流的有效控制,針對鍊條上供應商、經銷商及終端使用者等不同企業的融資需求,銀行提供的以貨物銷售回款自償為風險控制基礎的組合融資服務。通過提供鍊式融資,推動整個産業鍊商品交易的連續、有序進行。

在“供應鍊”融資模式下,處在供應鍊的企業一旦獲得銀行的支援,資金這一“臍血”注入配套企業,也就等于進入供應鍊,進而可以激活整個“鍊條”運轉,使該供應鍊的市場競争能力得以提升。借助銀行信用支援,為核心企業配套中小企業赢得更多與大企業合作的商機。

實際就是借助大企業良好商業信譽,強大的履約能力給中小企業融資。

2、鍊式融資為組合關聯授信,着重分析産業鍊内各企業主體執行合同的履約能力,圍繞産業鍊原材料采購、加工、生産、銷售的産業鍊條,全過程分析供應商、制造商、經銷商、零售商、最終使用者等不同主體融資需求,全方位融資融信,深入挖掘産業鍊的價值潛力,并有效控制銀行信用風險。

3、供應鍊融資業務要求銀行必須對企業所在行業營運規律進行深入了解和透徹分析,把“以企業為中心”的營銷理念貫穿于業務全過程,把營銷工作做專、做深、做精、做細,與各企業主體(核心企業、供應商、經銷商、保險公司、物流監管企業等進行契約組合,提供量體裁衣式一攬子綜合金融服務方案。

4、在核心企業責任捆綁項下,從核心企業入手分析整個産業鍊,着眼于合理運用銀行産品,将銀行信用有效注入上下遊配套企業,滿足其融資需求,适度放大其經營能力,推動整個産業鍊商品交易的有序進行,以核心企業為依托,以核心企業真實履約為保障,控制産業鍊關聯風險。

以強勢企業的強大商業運作能力控制整個産業鍊的融資風險。

5、供應鍊融資并非單一的融資産品,而是各類産品的組合序列,銀行根據産業鍊各節點的資金需求特性嵌入相應的融資融信産品組合,包括票據及其衍生産品、貸款融資及其關聯産品、結算、托管、現金管理等非融資産品,形成産品叢集效應。

6、供應鍊融資重點關注貿易背景的真實性、交易的連續性、交易對手的履約能力、業務的封閉運作與貸款的自償性。它将貸款風險控制前移至企業的生産、存儲及其交易環節,以産業鍊整體或局部風險控制強化單一企業的風險個案防範。

供應鍊融資可稱之為對重點行業的整體解決方案,着眼于整個産業鍊對銀行的價值,力圖從整個産業鍊尋找對銀行的價值回報,而絕非每個企業的個體回報。供應鍊融資緊盯企業所依托的經營現金流,銀行的融資嵌入到企業的經營現金流血液中。

什麼是供應鍊金融? 詳細剖析供金三種模式和四種趨勢

供應鍊金融服務已在資本市場上掀起熱潮,成為不少産業轉型的新方向,B2B企業如何做好供應鍊金融?供應鍊金融在更新換代的同時取得了快速的發展,迎來發展黃金時期。

供應鍊金融具有産業和金融兩個屬性,由于對兩個屬性不同的側重,市場對于供應鍊金融的定位也不同。一起來看看以金融的視角看供應鍊金融 ,會是什麼樣子?

1.異于傳統的三個核心

供應鍊金融不是新名詞,但其具體運作模式完成了演化更新,異于傳統的三個核心點:業務主體、授信模式以及業務模式

1)業務主體金融業務主體從銀行到核心企業。傳統供應鍊金融模式下,銀行作為業務主體,基于核心企業的信用資質給上下遊中小企業進行授信。而新模式下,核心企業成為了金融業務的主體,其資金來源也突破銀行單一通道的限制,進一步擴充到多元非銀金融機構,甚至通過自己擷取金融牌照來實作資金的融通。相應的,核心企業也獲得了原本屬于金融機構的利差收入。

不同于市場将金融業務作為核心企業輔助性業務的主流觀點,隻要供應鍊金融可以提供更大的利潤,核心企業沒有動機限制金融業務發展。

2)授信主體授信主體由原來的“N”到現在的“1”。中小企業本身直接在銀行融資的難度較大,傳統供應鍊金融模式下通過核心企業的類擔保獲得銀行融資,本質上仍是基于信用差進行資金的融通,銀行授信主體既包括核心企業,也包括中小企業,也即是對N個企業的整體授信。

新模式下,資金方隻對核心企業授信,而核心企業再基于實體交易對中下遊企業授信,資金風險敞口由銀行端下移至核心企業。

作為風險承擔主體,核心企業也将獲得相應風險溢價收益;此外,基于自身對行業以及上下遊企業的資訊優勢,進一步獲得風險定價能力提升的收益,實作産業整體資源優化配置。

3)業務模式供應鍊金融本質上是O2O模式的演化。不同于一般線下體驗、線上送出需求的O2O模式,産業鍊金融的O2O模式中線下因素更為核心。

線下産業因素是供應鍊金融的根基所在,掌握了核心管道或具備核心品牌的企業轉型供應鍊金融業務最具優勢,其核心位置被其他企業代替的可能性較低。

線上平台最大的作用在于供給、需求資訊比對效率的提升,以及對運作效率的提升。而一般産業垂直領域電商均興起于近幾年,目前仍面臨新進入者的潛在威脅,真正具備“護城河”特質的電商平台較少,更需深度挖掘。

2、供應鍊金融的生存空間:四個利差

要在銀行主導的金融體系中立足,核心企業必須要有自己的相對競争點,通過比較優勢開拓生存空間。本小節,關于供應鍊金融的存在哲學:四個利差。

第一維利差:信用差

核心企業與中小企業之間的信用差是供應鍊金融的資金源頭。核心企業擁有規模更大的業務規模,在産業鍊中占據核心地位,高信用在資金擷取上具備天然優勢。

從金融體系融資的差異本質上是信用的差異,也是供應鍊金融的資金源頭。此外,核心企業依靠自身對産業鍊的強把控力,擁有更多的預收賬款(對下遊企業)和應付賬款(對上遊企業),較為充裕的現金進一步增強其信用等級。

第二維利差:認知差

基于對行業以及上下遊企業的更深認識,核心企業在風控端具備優勢。金融領域最核心的競争力仍是風險定價能力,核心企業的立足之本在于其天然的風險識别能力,進而獲得超額風險溢價。

1)核心企業對行業具備更為深刻的認知,對行業周期以及微觀運作都具備傳統金融機構不可比拟的優勢;

2)基于業務往來所形成的對上下遊企業資訊更為核心的把控。 

第三維利差:模式差 

不動産抵押模式具備差異化競争實力。在國外市場成熟國家,銀行所接受的企業抵押中超60%是基于存貨和應收賬款的動産抵押,而國内不動産抵押占到了70%以上的份額。

動産抵押對金融機構要求更高,對抵押品更需要高頻次的監控及資訊互通,而目前的網際網路金融趨勢切到好處的解決了這個痛點,核心企業基于自身業務把控能力、倉儲能力以及網際網路平台,在以不動産抵押為核心的融資模式上較傳統金融機構更具優勢。 

第四維利差:生态差 

紮根于産業,供應鍊金融O2O生态更接地氣。與傳統金融機構相比,核心企業更易搭建供應鍊融資生态。在發展成熟階段,供應鍊金融将在産品、物流、倉儲、資金融通等多個次元建立起以核心企業為中心的生态系統。

而網際網路從消費到産業、從個人到企業的滲透加速了供應鍊金融生态的成型。與金融機構隻做金融業務相比,供應鍊金融在産品業務端對上下遊企業更具粘性,且相比于産品消費端的O2O模式更具産業根基。 

目前時點看,核心企業已經具備了相當優越的内外條件:深耕産業的根基、轉型的動機、金融變革視窗以及網際網路的極速滲透,未來的突破點在于資金端和風控模式。

3、以金融的視角看供應鍊金融

供應鍊金融具有産業和金融兩個屬性,由于對兩個屬性不同的側重,市場對于供應鍊金融的定位也不同。産業視角下,金融業務僅作為主業的補充,其存在目的仍在于強化主業,對金融業務的體量沒有過多期望;

金融視角下,供應鍊金融業務定位于傳統業務轉型的标杆方向,且以金融的思維謀求業務推進。   

1)金融領域是一個沒有經曆過殘酷市場化競争的行業,政策上普惠金融的推進,金融市場格局迎來變數,空間足夠大;

2)傳統産業轉型更新的必然要求;

3)供應鍊金融本質上仍是金融業務。資金端、資産端和風控模式是金融業務的關鍵要素。 

以金融的視角看供應鍊金融,必須抓住金融業務的本質,才可以在變幻的供應鍊金融模式下領悟到核心。

資金的融通是金融業務的核心,在供應鍊金融架構下,資金端涉及到資源規模和價格;資産端有關行業空間大小、行業格局及核心企業對上下遊中小企業的把控力;風控端則要看基本模式、産品标準化程度、倉儲能力等。掌握了金融本質的核心,才能選出真正好标的。 

4、資金-管道or牌照

資金端是供應鍊金融的開始,中短期決定供應鍊金融業務規模,資金規模和價格是核心看點。從資金來源上,可以分為外部管道資金和内部資金,優劣對比應該回歸到對資金成本、息差和風險的影響上。

1)外部管道資金 

外部資金運用本質仍是核心企業與中小企業的信用差。供應鍊金融較為保守的模式,即核心企業利用自身信用優勢獲得外部資金,同時基于自身對中小企業業務往來形成的風控優勢,針對中小企業進行資金融通業務。

核心企業和中小企業在外部融資能力上的差别是信用的差别,供應鍊金融存在的基礎也即企業之間的信用極差。

信用極差大小決定業務空間,資金成本低,規模易觸上限。在外部管道融資模式下,核心企業與中小企業都作為金融機構的乙方,定位上沒有本質差别,真正的差别在于對于外部資金的融資能力,是以信用極差的大小決定供應鍊金融業務空間。

核心企業從銀行獲得貸款較為容易,同時貸款成本較非銀機構融資成本要低,一般在7%-10%左右。外部融資模式下最大的瓶頸及資金規模,基于信用差獲得的金融業務,在空間上容易受到限制,這也是産業視角下對供應鍊金融業務空間持保留意見的原因。 

以金融的視角看供應鍊金融看,未來更看好通過獲得金融牌照的方式獲得資金來源的模式。

2)擷取金融牌照  

甄别不同牌照價值,看杠杆、看資本實力、亦看資金價格。核心企業申請金融牌照最大的價值在于對資金端把控力的增強,且在經營戰略上相較于純利用外部資金,更偏向于金融機構的定位。價值選擇上,自身資本實力越高、杠杆倍數越高、資金價格越低則價值越大。 

資産證券化加速杠杆釋放。目前券商資産證券化已經實行注冊制,同時各類資産管理平台都為金融資産的證券化以及轉讓提供便利,進而加速資金杠杆的釋放。若參照美國資産證券化資産規模占GDP40%的比重,國内資産證券化空間5.6萬億,核心企業在資産端的操作空間将大為提升。 

5、産業鍊基礎

并不是所有産業的核心企業都适合做産業鍊金融,在規模效應下才具備真正轉型價值。我們歸納了産業端決定價值的核心要素:大行業、強控制力、弱上下遊。大行業有大空間。

大行業蘊藏巨大融資需求,意味着供應鍊金融所具有的潛在空間,隻有存在較大的金融業務空間,核心企業轉型動力才更足。

除了直接的規模影響之外,大行業中核心企業和上下遊中小企業之間的關系越為複雜,核心企業通過建立網際網路平台所具備的效率提升空間也越大,相比于傳統金融機構所具有的優勢也越為明顯。

在供應鍊金融資産端價值判斷中,“大行業”是第一位的,隻有大行業才具備較大的供應鍊金融業務拓展價值,然後再去判斷上下遊企業是否存在融資需求,以及核心企業對于融資需求的滿足能力。 

6、弱上下遊:融資需求存在痛點

上下遊強弱決定融資痛點程度。上下遊企業越弱勢,其融資需求越無法得到充分滿足,融資痛點的存在是核心企業供應鍊金融業務的前提。

供應鍊金融所要解決的正是上下遊企業融資痛點問題,痛點越深,供應鍊金融施展相對優勢的空間越大,而較為強勢的上下遊則意味着核心企業轉型金融服務的難度越大。 

傳統金融機構以不動産抵押為主,供應鍊金融以動産抵押為主要競争手段。一般中小企業固定資産較少,而以應收賬款和存貨方式存在的動産較多,從傳統金融機構獲得貸款的難度大。

核心企業基于實體業務往來所具備的資訊優勢,針對中小企業進行相關動産質押融資,形成與傳統金融機構的産異化競争格局。 

7、強控制力:解決痛點能力

壟斷優于寡頭,寡頭優于競争。核心企業依靠自身優勢已經在産業鍊中某些環節形成較強的市場競争力,競争力大小決定其對上下遊企業的話語權,話語權的強弱視核心企業經營業務的市場格局,壟斷優于寡頭,寡頭優于競争。

其中,處于壟斷地位的核心企業對上下遊中小企業的話語權最強,這将在兩方面提升核心企業的金融服務能力: 

1)對上下遊把控力越強,相對信用極差越大,融資相對優勢越大; 

2)更強的供應鍊金融業務主導能力。 

工業企業對行業把控力側重産業中上遊,電商平台側重下遊。

核心企業在産業鍊中的不同位置,将直接決定其供應鍊金融業務的展業領域,可從覆寫領域的廣度和深度判斷價值。物流企業覆寫領域最為廣泛,但相對于制造企業和電商平台,物流企業業務深度較低;核心制造業企業與原材料供應商和經銷商接觸較為緊密;

電商平台在廣度上最低,但由于較高的消費頻次,其具備最高的覆寫深度,如京東白條等即是在與消費者高頻次互動形成的大資料基礎上展開。 

8、風險把控見真章

金融競争本質在于風險定價能力。在供應鍊金融領域,核心企業相對于傳統企業優勢的本質即在于風險定價能力的增強。電商類核心企業優勢在于大資料下的信用評估體系,産業類核心企業優勢在于對動産融資的把控力。

産業類核心企業風控:産品标準化+倉儲能力。産品标準化程度越高,價值評估越容易,同時高度标準化的産品在資産處置上更容易,降低流動性風險。核心企業自建倉儲可以有效控制信用風險,也是産業類核心企業風險控制能力的最重要因素之一。 

平台類核心企業風控:大資料優勢。電商平台類核心企業,擁有更高的業務頻次,上下遊分别為供應商和消費者,基于應收賬款、預付賬款貸款以及信用融資是主要形式,風險控制主要依靠平台交易往來所形成的大資料優勢,比如京東白條的風控模式。 

9、行業資訊化龍頭

真實交易資料和征信系統是殺手锏:行業資訊化龍頭轉型供應鍊金融。行業資訊化龍頭,為特定某個或兩三個行業提供資訊化服務。長期以來,資訊化服務商的主要利潤來自軟體、系統內建和系統運維三大部分,維持着較為穩定的增長速度。

随着網際網路金融的不斷發展,資訊化龍頭企業切入金融領域正成為行業标配,供應鍊金融研習社也為此創造許多案例。 

行業資訊化龍頭借助軟體的推廣使用,滲透到服務對象的生産、經營交易中去,産生系列大資料,這些資料本身即是征信系統天然素材。 

供應鍊金融的本質是金融,征信體系是資訊化龍頭風控利器。供應鍊金融本質仍是金融,風險定價能力仍是競争的最為核心的内容。

按照我們在五維模型中的分析,在于傳統金融的對比中,供應鍊金融的風控優勢有兩方面:大資料下的征信系統、融資質押标的下的标準化,顯然資訊化龍頭在前者具備明顯優于傳統金融機構的優勢。

五維模型定價值:征信系統是殺手锏。行業資訊化龍頭依托大資料,在風控端具備優勢,市場空間方面視不同行業而異。需要指出的是,行業資訊化龍頭一般缺少對于上下遊企業的掌控力,在金融供給總體不足的市場環境中,風控以及業務實作模式顯得尤為重要。

供應鍊金融具有産業和金融兩個屬性,由于對兩個屬性不同的側重,市場對于供應鍊金融的定位也不同。産業視角下,金融業務僅作為主業的補充,其存在目的仍在于強化主業,對金融業務的體量沒有過多期望;

金融視角下,供應鍊金融業務定位于傳統業務轉型的标杆方向,且以金融的思維謀求業務推進。   

1)金融領域是一個沒有經曆過殘酷市場化競争的行業,政策上普惠金融的推進,金融市場格局迎來變數,空間足夠大;

2)傳統産業轉型更新的必然要求;

3)供應鍊金融本質上仍是金融業務。資金端、資産端和風控模式是金融業務的關鍵要素。 

以金融的視角看供應鍊金融,必須抓住金融業務的本質,才可以在變幻的供應鍊金融模式下領悟到核心。

資金的融通是金融業務的核心,在供應鍊金融架構下,資金端涉及到資源規模和價格;資産端有關行業空間大小、行業格局及核心企業對上下遊中小企業的把控力;風控端則要看基本模式、産品标準化程度、倉儲能力等。掌握了金融本質的核心,才能選出真正好标的。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