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春節的臨近,職場中不僅充斥對年假的期待,還伴随着喜慶事宜的頻繁。每年年底,辦婚禮的人都很多,然而對于被邀請的同僚們來說,卻往往意味着一筆不小的支出。在職場這個小社會裡,尤其是當婚禮的主角與公司上層有着直接的血緣關系時,随禮的數額便不再是一筆簡單的數字。
張強是公司裡的實習生,盡管入職才不到2個月,但他的野心很大,處處都想出風頭。在得知經理的女兒即将舉行婚禮時,張強立刻意識到這是一個展示自己的大好時機。婚禮前幾天,他毫不猶豫地遞上了6600元的紅包,這個數額在同僚中無疑是最高的。他的舉動,明顯帶有深厚的個人目的,而這在公司中也迅速傳開,引起了不小的波動。
對于其他12位被邀請的同僚而言,張強的行為無疑提高了随禮的“市場價格”。但他們并不打算盲目跟進,因為在職場中,盲目的攀比和巴結并不是長久之計。于是,他們商議後決定,每人仍按照常理給出适當的随禮金額,并附上一份特别的禮物:一本精心挑選的書,書中包含了關于職場智慧、人際關系和誠信原則的内容,旨在傳達一種深刻的資訊——真正的人脈建立在真誠和互相尊重的基礎上。
婚禮那天,除了張強的6600元紅包外,每位同僚都遞上了一本書,并恭敬地對經理說:“這是我們共同的心意,希望能為新人的人生旅程提供一些指引。”這一行為立刻赢得了在場所有人的贊許,甚至經理本人都深受感動。
經理在婚禮結束後的聚會上特别提到了這件事:“我很贊賞你們的用心,這些書籍不僅對我的女兒和女婿有益,也讓我看到了你們對人生和工作的深刻了解。”而對于張強的6600元随禮,經理隻是淡淡地表示感謝,但并未給予過多的關注。
事後,張強的行為在公司内引起了一番讨論。有人認為他的做法實屬聰明,因為他成功地引起了上司的注意;然而,更多的聲音卻是批評和諷刺,認為他的行為過于刻意,甚至有些讨好的嫌疑,這在公司的文化中并不受欣賞。
經理女兒結婚,入職不到2個月的實習生随禮6600元,大家覺得他為什麼要随這麼多的禮金?你認為其他同僚的反擊是否有效?歡迎大家在評論區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