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變了味的“支教”?城裡孩子花1萬多旅遊支教,果然錢帛動人心

作者:詩歌學姐
時代的快速發展,人們的生活水準也得到了很大的改變,而家長們也更加重視培養學生,期望能夠讓學生接受更優質的教育和思維,甚至還衍生出了“雞娃”心态,并讓“内卷化”愈演愈烈。

老一輩的家長在培養孩子時,主打的就是一個“無私奉獻”,甯可自己苦一點,也要讓孩子享受到更好的生活,而現代家長們接受着更優質的教育資源,對下一代子女的教育,也是有過之而無不及,砸鍋賣鐵也要讓學生“赢在起跑線上”!

從近幾年各地興起的遊學團、研學活動等,也能夠看出,家長已經不滿足于讓學生上教育訓練班、補課班了,而是追求更高層次的研學,旨在讓學生以旅遊的方式,更好的增長見識、擴寬眼界和格局,并提升綜合素質等。

變了味的“支教”?城裡孩子花1萬多旅遊支教,果然錢帛動人心

而這也給了部分機構可乘之機,打着“公益支教”的幌子,為學生和家長提供短期的旅遊服務,但當支教摻雜了商業化,變成一種“生意”,甚至被部分人當成“捷徑”,變了味的“支教”還有意義嗎?

變了味的“支教”?城裡孩子花1萬多旅遊支教,果然錢帛動人心!

旅遊,對很多家庭都并不陌生,即使沒有時間出國遊,但周邊遊也很常見,尤其是趁着學生們的假期,不少家長都抽出時間,特意陪學生來一場短期旅遊,還有部分家長為學生報名研學團,或打着“支教”名義的旅遊團等。

變了味的“支教”?城裡孩子花1萬多旅遊支教,果然錢帛動人心

隻不過,這些旅遊團的報價可不低,行程多數在7天左右,但報名費卻高達1萬多元,地點涵蓋國内落後山區、孤兒院等,比如公益助學、保護動物等,或是國外熱門度假地區,比如泰國、巴厘島等等。

隻不過,城裡孩子花1萬多去旅遊支教,到山區玩幾天,回來便能夠獲得“參加公益支教”的好名聲,還能夠為自身履歷加分,若是出國的話還能夠“鍍金”,并申請國外的學校等。

變了味的“支教”?城裡孩子花1萬多旅遊支教,果然錢帛動人心

但這不就是作秀嗎?打着義務的名頭,本質卻是一場生意,也難怪會被稱為是變了味的“支教”了,而且對山區裡的孩子,又有什麼意義和好處呢?

他們不過把支教當成一場遊玩、旅遊,嘻嘻哈哈的來待上幾天,拍拍屁股就走人了,徒留下“一地雞毛”,而站在山區孩子的角度,連人還沒認熟呢,又談何去認真聽課,學習知識呢?不過是逢場作戲罷了!

變了味的“支教”?城裡孩子花1萬多旅遊支教,果然錢帛動人心

除此之外,還有部分機構會為學生提供相關證書,羅列諸多的“好處”,言外之意便是學生通過支教活動能夠為将來的升學、留學等,獲得更高的履曆“含金量”等,但是否真的有含金量,卻是不可考證的,也是存疑的。

雖說有需求就會有市場,但當支教變成一種“生意”,也讓人忍不住感慨:果然錢帛動人心呀!教育訓練機構明明可以光明正大的掙錢,但卻把好好的公益支教變成“生意”,也屬實是很離譜了!

變了味的“支教”?城裡孩子花1萬多旅遊支教,果然錢帛動人心

關鍵是還有很多家長“買賬”,雖說家長們的初心和本意是好的,但若是遇上不良機構的話,那難免也會出現“花錢買罪受”的情況,說不定還會白白浪費時間和精力,還不如自己領着孩子去旅遊,也能夠更深入的了解當地的文化和風俗習慣呢!

支教旅行是否有意義?家長需擦亮雙眼

“讀萬卷書,行萬裡路”,也是諸多家長對學生的美好期盼,而旅遊的意義自然不用多說,支教旅行也是有意義的,但前提是找到靠譜的研學機構,才能夠讓學生們體會到支教的真正意義,而不是将其當成“兒戲”。

變了味的“支教”?城裡孩子花1萬多旅遊支教,果然錢帛動人心

家長還需保持清醒,别被機構的三言兩語所混淆了思維,而當花着大價錢卻毫無收獲,那學生的體驗感也會很差,說不定還會心生抵觸、厭煩等。

而且家長還需做到“貨比三家”,盡量選擇更有意義的支教旅行,而不是急功近利,或是想要“走捷徑”等,那多數也會“踩坑”。

變了味的“支教”?城裡孩子花1萬多旅遊支教,果然錢帛動人心

家長還需為學生樹立更正确的三觀與思維,了解支教活動的真正含義,并從中獲得更深刻的道理和體驗,可别隻是“走過場”。

寫在最後:大城市的教育資源很豐富,但偏遠山區的教育資源卻很匮乏,雖說部分機構的支教活動,能夠帶動當地的經濟和教育發展,但歸根究底,支教不是“生意”,可别讓教育沾染上了“銅臭味”!

變了味的“支教”?城裡孩子花1萬多旅遊支教,果然錢帛動人心

記得點一點關注,我們下期再見啦~

(圖檔均源于網絡,若有侵權請聯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