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父子關系之最熟悉的陌生人》

作者:美妙侃視界

#你們的父子關系都是怎麼樣的#​

《父子關系之最熟悉的陌生人》

談起父子關系,大部分人可能想到的是崇拜、力量、責任、高大的形象。可是在我眼裡父親一直就像個熟悉的陌生人。在别的小朋友還把自己父親當崇拜偶像的時候,我就在心裡就已經默默想着:“以後無論如何也不要活得像他一樣”。

《父子關系之最熟悉的陌生人》

今天隻淺淺的談一下,因為我不想把一些客觀的東西講出來讓大家誤解為抱怨。畢竟真正懂的人也隻有我自己,我寫的目的也隻是為了記錄下來,以後再回看的時候心态會不會跟現在不一樣?

關于學習,從小到大他隻去過我學校3次,第一次是大概是5.6歲的時候送我去上學前班;第二次是上初一的時候,他突然一時興起跟我村裡王叔去學校拿我期末成績單,回來半開玩笑的跟我說數學考了個個位數,可能連我自己都沒想到那次考這麼差,然後這個事也就沒有然後了;第三次是我大一去報名的時候,估計是在我姑姑們的勸說下送我去學校。
《父子關系之最熟悉的陌生人》

至此,關于我學習這事兒再無過問,就連我高中都讀完了他都不知道我學校的大門往哪開的那種,學習這事兒我完全是自生自滅型。唯一值得一提的是初二的時候幾個玩的好的都退學出去打工,我在學校成績很一般讀書也挺沒意思的,就跟他提出了不讀書的想法,他當時一口回絕了我,說不讀書就以後不要進家門,把我給唬住了。一直到初三中考完差點分,本來都跟同學報了技校的,後來班主任找到家裡說有高中可以補錄,他也沒什麼意見。後來也是我自己找到技校要回的學費,自己去上的高中。

我在想:這可能也是他唯一在我學習上稍微有點上心且拿得出手的事情吧?要不是他當時否決了我退學的念頭,我估計就不是今天的我了。但關于這點,我真實的猜測是:可能當時我還小,他當時也沒有能力給我更好的出路,是以隻能先讓我先讀着,走一步看一步,也根本沒有為我鋪路或者規劃以後路怎麼走的意識。這點可以從我初三沒考好讀技校還是高中可以看出,在他的意識裡隻要你在讀,不管你讀什麼總會有條路!隻要不是讓我去替你操心就行,況且我也沒有什麼資源和好的路子給你,你自己的出路就看你的造化了!
《父子關系之最熟悉的陌生人》

關于愛,别人說父親的愛是深沉的,在我看來挺諷刺的!我也曾自我感動式的去從他身上尋找關于愛的痕迹,嘗試去了解他。可是當情緒自我釋放完後,我還是感受不到他投入在我身上所謂的“愛”到底是什麼!從小到大他隻是名義上承擔了父親這個角色,但他卻從未扮演過。在我看來他挺失敗的,因為他從未投入到過這個角色中。

關于家庭教育,談到家庭教育父親這個角色他是缺位的。我不記得他跟我講過什麼人生道理,也沒印象他告訴過我社會生存法則,更别提怎麼去戀愛怎麼去經營好家庭。給我啟蒙教育影響我的,我想可能有兩個人,一個是我奶奶,一個是我表哥。奶奶從小把我帶大,從她身上我感受到了一些優良品質。
《父子關系之最熟悉的陌生人》

比如說自強不息,一個女人把5個子女拉扯大,并讓她們都有自己的家,現在一家人養一個孩子都不容易,可想而知我奶奶一個女人拉扯5個孩子成家立業的艱辛(相比我爸,隻給我提供最基礎的經濟,也沒真正意義上教育和陪伴,職業道路上也幫襯不了什麼,更别說成家以後,綜合一想人家說家是最堅強的後盾,我隻覺得可笑,甚至對所謂的家沒有絲毫可留念的,更沒有為了誰而奮鬥的信念);還有種堅韌不拔不服輸的性格,以及很多為人處事的言傳身教都潛移默化的影響。

《父子關系之最熟悉的陌生人》

再就是我表哥,在我高中暑假的時候去他學校玩,住了一兩個星期,那時候他在考研。這期間跟他聊了很多,也正是這期間給我啟發很大,包括他自身的努力(他聯考也沒發揮好,上了個專科後來專升本,再考研雖然考研差點分),讓我看到一些努力後可以摸得着的東西。可能也正是由于我奶奶潛移默化在我身上的一些品質,加上我表哥身上一些可實際的一些東西,才讓我在冥冥中摸到自己的方向,進而成就了後來高中頻頻優評的我和大學不斷挑戰自我突破自我的我,以及後來工作中踏實務實進取的我。

談的這三點也隻是冰山一角,談起教育、養育我的父親無疑慮是失敗的。但他也有自己擅長的地方,比如打牌比較厲害,比如對朋友很仗義等。其實說上面的這些也不免有些抱怨和自己無能的嫌疑,如果自己足夠強大是不是可以反過來給他更好的老年生活,去照顧他、讓他感受到孩子給他的愛和溫暖?而不是去說這些遺憾?可是我知道我隻是個普通人,還沒強大到把别人從來沒給過我的東西變出來去給到他!
我唯一能從自己的經曆中學到的,就是盡量去做好良心這條基準線:他養我小我養他老。但是我很抱歉沒有能量給他愛和關懷!我的遺憾靠我自己消化,他可能在我身上也會有求而不得的遺憾,但誰又能說自己沒有遺憾呢?
《父子關系之最熟悉的陌生人》

警醒我的是:假如以後我也有了自己的孩子,我一定盡量去避免這種遺憾。有可能我給不了孩子很好的物質條件,但我一定會在他/她身上付出關愛、陪伴和耐心,陪他/她一起成長、玩耍、在心靈上給予支援和鼓勵,努力成為他/她的朋友、兄弟、哥們兒,讓他/她成為一個健康、快樂、有愛、有力量成為自己想成為的人,而不是讓父子之間的關系成為最熟悉的陌生人。

《父子關系之最熟悉的陌生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