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孩子喜歡和你讨價還價?别生氣,這種行為值得鼓勵

作者:塗塗媽學育兒

#冬日生活打卡季#​閨蜜跟我抱怨,說她兒子才八歲,就學會每天跟她讨價還價,讓她無比煩惱。比如:閨蜜規定他每天隻能玩20分鐘的手機遊戲,他就說要玩30分鐘;要他每天練習寫二十個生字,他就讨價還價說隻寫十五個。

孩子喜歡和你讨價還價?别生氣,這種行為值得鼓勵

如果沒答應他,孩子就會想各種辦法死纏爛打,一副不達目的不罷休的架勢。有的時候,閨蜜為了息事甯人,便會妥協。但心裡總是暗暗擔心,怕太縱容了孩子,讓孩子更加得寸進尺。

閨蜜說孩子越大越難管教,還是小時候好,說什麼他都聽,非常的乖巧。

其實,孩子到了一定的年齡,有了自主意識之後,他可能就會學着跟父母讨價還價。然而在讨價還價的背後,除了是孩子意識的覺醒,還有重要的一點,是孩子想要有掌控感。

比如一個孩子想要吃糖,媽媽說隻給三顆,孩子說,“不,我想吃五顆。”當孩子讨價還價成功,獲得了五顆糖,孩子就會顯得非常的開心。

實際上,在這開心的背後,并不是僅僅是因為多吃了三顆糖,更重要的是孩子有了成就感,覺得自己可以從大人那裡獲得了一種掌控感。

孩子漸漸長大,他逐漸從掌控自己、到掌控外物,再到試圖去掌控他人。這是孩子成長的一個過程。

可是有些家長會擔心,如果孩子總是跟我們讨價還價,而我們總是妥協,會不會太縱容孩子?

當然,如果家長總是無條件地對孩子的讨價還價進行妥協,那無疑是對孩子的成長不利。但如果換一種做法,就能将孩子的讨價還價轉換成有利于他成長的一種方式。

在這方面,有位父親的做法值得借鑒。

有個孩子想買一款價格昂貴的電話手表,媽媽不同意,說“你這麼小的孩子,怎麼就開始有虛榮心了呢?要那麼昂貴的電話手表幹啥,就知道顯擺。”

孩子聽了非常地不開心,幾天都故意跟媽媽作對,叫他睡覺,他偏不。叫他寫作業,他就去看電視。

孩子喜歡和你讨價還價?别生氣,這種行為值得鼓勵

後來,爸爸對他說,“你想買這麼貴的電話手表,我建議你先去做一個調查,問問班上的同學都是用的什麼牌子,價位是多少,等你調查完了,我們再來商量好嗎?

這個孩子聽從了爸爸的建議,真的在班上做起了調查。當調查結果出來之後,他主動走到媽媽旁邊,對媽媽說:“媽媽,你再考慮一下,我們可以一起來選。”

這個媽媽看到兒子那份詳細的調查報告時,情不自禁地伸出大拇指,表達了對兒子的贊賞。

最後,他們選擇了另外一款成本效益比較高的電話手表。孩子甘願放棄,是通過調研,加深了他對電話手表的認知,是以也不再固執地要買那款最貴的。

一個問題就這樣完美地解決了。

遇到孩子讨價還價,有的時候,我們也可以學習這位父親的做法,引導孩子自己去調查,去學習,最終學會解決問題。

同時,孩子會讨價還價,說明這個孩子對事情有自己的看法,也有勇氣把它表達出來。從這方面來說,讨價還價展現孩子與他人協作、主動溝通的能力,而這種能力,就是精英教育最看重的一種能力。

當孩子發出的聲音獲得了認可,他的自信和自尊也會逐漸建立起來。最重要的是,當孩子面對自己的需求,敢于讨價還價,而不是唯唯諾諾,就意味着孩子已經學會使用自己的權利——說的權利。不管别人最終會不會接受,至少自己有說出來的權利,這種認知對孩子的未來會發生很大的影響。

是以當孩子跟我們讨價還價時,除了一些影響身體健康等原則性問題,家長其實應該鼓勵孩子的這種行為,甚至有的時候可以适當地做出讓步,讓孩子獲得某種掌控感,這樣可以促進孩子更好地進行自我管理。

孩子喜歡和你讨價還價?别生氣,這種行為值得鼓勵

馮骥才曾經說過,“風可以吹起一張紙,卻吹不走一隻蝴蝶。因為生命的力量,在于不順從。”願我們都能給予孩子這樣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