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俄朝越走越近,在下一盤大棋,引美方入局,中國也無法獨善其身

作者:立馬觀花

在俄羅斯、北韓和伊朗這個三角中,最穩定的是俄伊關系。俄烏沖突爆發前,俄伊關系就很好,雙方在反美、叙利亞、伊拉克等問題上都有着共同話題。而沖突爆發後,伊朗也是最早給俄羅斯提供武器援助的國家,包括飛彈、炮彈和無人機。雖然說二者在波斯灣三島問題上有一些摩擦,但問題不大。

至于伊朝關系,自2017年伊核協定被特朗普政府撕毀後,伊朝關系就開始不斷加強。過去幾年來,伊朗和北韓在彈道飛彈生産方面進行了合作,同時在經濟上也有合作。如今伊朗保守派執政,兩國關系必然會進一步加強。

而最近發展最快的,是俄朝關系。在俄羅斯總統普京即将通路北韓的背景下,半島局勢愈發緊張。但這正是普京的目的,也是普京的一步大棋,同時也展現出北韓最高上司人金正恩夾縫中的求生之道。但這無疑會給東北亞局勢帶來不可逆轉的影響,更無法讓中國獨善其身。

俄朝越走越近,在下一盤大棋,引美方入局,中國也無法獨善其身

(普京與金正恩會晤)

在中朝關系的空檔期,俄方與北韓變得日益緊密起來。北韓連續進行了三次核爆試驗,當量越來越大,甚至實作了钚武器化。北韓是一個資源相對匮乏的國家,除了可能有伊朗的支援外,俄羅斯在背後影響也值得深思。

而後在2019年,普京與金正恩曆史性會面,短短一年的時間當中,北韓“北極星”系列潛射飛彈連續出現三種改進型。并且連高超音速飛彈也研發成功,在2020年前,隻有中國和俄羅斯擁有高超音速飛彈的技術。甚至高超音速飛彈的技術,美國都經常失敗,但是北韓在被西方封鎖的情況下,研發成功了。

并且就在去年,北韓的偵察衛星,前兩次都發射失敗,可金正恩選擇在了俄羅斯阿穆爾州的東方航天發射場與普京會面,參觀“聯盟-2”号火箭發射裝置。僅兩個月的時間,北韓宣布成功發射偵察衛星,金正恩現場觀摩。

俄朝越走越近,在下一盤大棋,引美方入局,中國也無法獨善其身

(北韓閱兵)

而去年7月,北韓在首都平壤舉行北韓戰争停戰70周年紀念活動,北韓邀請中俄代表團參加,俄方派來的是國防部長紹伊古,中方也派出了高規格代表團緊随其後。但全世界注意到的是,金正恩隻向紹伊古展示了各式各樣的武器,有類似“伊斯坎德爾”的火星-11飛彈,甚至有外形和命名幾乎和美國MQ-9“死神”無人機的“新星-9”型無人機。以及北韓的“新星-4”型,幾乎和美國RQ-4戰略無人偵察機“全球鷹”一模一樣。顯然這些武器讓紹伊古眼前一亮,而北韓想看到的就是俄方的這個反應。

而中國沒有參觀北韓武器庫,核心還是我們不願意局勢更新,更不願參與對朝的武器支援。正是一種負責任的表現。

并且需要注意的是,中俄高層訪團幾乎同一時間到達,可金正恩第一時間接待的是紹伊古,并親自設宴款待。第二天在紹伊古的陪同下,才接待了中方代表團。

俄朝越走越近,在下一盤大棋,引美方入局,中國也無法獨善其身

(金正恩與紹伊古和中方代表參觀閱兵)

那麼了解上述這些事件,得先從北韓的背景來看,受疫情影響,北韓封閉了三年多,各種戰略性物資和基礎性保障物資都受到了挑戰,甚至近幾年開春大旱與夏季暴雨的影響,也打擊了北韓的農業補給。加之北韓已經被西方多年制裁,需要的物資很難進入北韓,幾乎稱不上有什麼國際援助。物資、糧食和能源,都存在較大的缺口。

與此同時,南韓總統尹錫悅是一位親美派,在他的帶領下,南韓恢複了與美國的大規模軍演,美日韓的三邊同盟基本形成了。

而且美國總統拜登的對朝政策與美國前總統特朗普很不一樣,拜登上台前,北韓數次發射飛彈或者搞核爆試驗,為的就是尋求一個和美國談判的機會,而特朗普确實給了。為什麼這麼說,總結一下這幾年北韓的發展曆程,大概就能看出。首先北韓擺出挑釁的姿态,以博取談判,轉而對話妥協,進而接收援助。收到的援助用來再發展武力,擺出挑釁姿态博取談判。循環往複。

可拜登沒給北韓這個機會,北韓挑釁,美韓軍演回應。局勢愈演愈烈,并沒有獲得金正恩想要的談判局面。

俄朝越走越近,在下一盤大棋,引美方入局,中國也無法獨善其身

(特朗普與金正恩會晤)

而金正恩不斷想要談判,他的訴求是什麼呢?其實大方向有兩個,一是保證金家政權不被颠覆,二是謀求北韓的發展,也讓北韓能夠進一步被國際社會所承認。

然而金正恩知道,想要實作他的訴求,不是和中國與俄羅斯交好就能實作的。還是得看美國。是以,北韓屢次挑釁,不是給南韓、日本以及周邊的國家看的,而是給美國看的。

但是這還存在一種情況,那就是美國堅持一直不改變對朝的政策,現在這樣的情況顯然發生了,拜登在這點上可謂非常強硬。而金正恩的應對政策則是要把周邊的大國都拉下水,才能讓國際社會更好地聽到北韓的訴求。而北韓參與國際事務最好的機會,就是俄烏沖突。

北韓不僅在俄烏沖突時就高調聲援俄羅斯,甚至是國際上第一個支援俄羅斯的國家,承認烏東兩地的獨立。甚至最近發現了在俄烏戰場上的北韓飛彈殘骸。無疑參與俄烏沖突,是北韓在國際上嶄露頭角的最佳手段之一,進而逼拜登給北韓一個對話談判的機會。

當然北韓支援俄羅斯,還有更加實惠的收益,因為北韓不可能無償援助俄羅斯。北韓在這裡面既能掙到售賣軍火的錢,以換取俄羅斯的物資和能源,還能進一步得到俄羅斯的技術支援,發展自身的軍事力量,為将來的談判,擷取更大的籌碼。這正是金正恩利用國際沖突,在夾縫中的求生之道。

俄朝越走越近,在下一盤大棋,引美方入局,中國也無法獨善其身

(烏軍發現的俄烏戰場出現北韓制造的飛彈)

而俄羅斯同北韓越走越近,則是要從另一個角度了解。俄羅斯的利益點不在東北亞,别看俄羅斯現在和中國合作日益緊密,這是俄羅斯被西方封鎖的無奈之舉。其實俄的核心利益點還是在歐洲。而俄羅斯在東北亞是一個攪局者的角色。畢竟北韓半島局勢緊張的情況下,就能在一定程度上牽制美國,并且俄羅斯也不想為北韓的行為承擔國際責任,無論是試射飛彈還是核爆試驗,俄羅斯都想盡量撇清自己的關系。

當然俄方也明白,北韓半島的局勢,是有中國在兜底的。

克裡米亞事件是俄烏沖突的導火索,當時沖突大規模爆發的苗頭就已經顯現,在2022年俄羅斯對烏克蘭的特别軍事行動後,俄羅斯開始謀求建立一條戰線,以抗衡美國。但明确支援俄羅斯的隻有伊朗和北韓,伊朗是中東的反美硬漢,而北韓則是有自己的利益訴求。可二者畢竟實力有限,而普京最想拉攏的還是中國、印度和越南。印度不必多說,也是在俄羅斯與美國之間左右逢源的角色。而越南向來奉行不結盟政策,不參加任何軍事聯盟。

那就隻剩下了中國,可中國不可能明确支援普京對烏克蘭的行動,能夠間接幫助俄羅斯緩解西方的壓力,這已經是中國能做到最好的支援俄羅斯對抗美國的做法了。

俄朝越走越近,在下一盤大棋,引美方入局,中國也無法獨善其身

(美軍航母集結中國周邊)

而無論是北韓、俄羅斯還是美國,其實都不希望中國獨善其身,俄烏沖突本來隻是歐洲的地緣政治沖突,但俄羅斯的攪局與北韓的博弈,将争端的一個分支就放在了東北亞,也就是中國附近,是以普京和金正恩走得越近,名義上的“朝俄同盟”就越趨近于現實。而無論中國承不承認,美國都勢必會将中朝俄視為同一陣營,這既是美國打壓中國的理由,也是遏制中國崛起的好用的武器。在這種局面下,美國已經将重兵壓在東北亞,未來局勢還将有更大的不确定因素。

無論局勢是生亂還是生戰,對中國的和平發展來說都是很大的威脅。别看現在的普京和金正恩看似是敢作敢為,但敢不敢當還得打上問号,因為最後的風險和壓力,也一定程度承載到了中國身上。是以我們也得随時提高警惕,避免朝俄将局勢進一步更新。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