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張家然,山東省曹縣人
在被"圈外"的一個流行餡餅擊中後,山東的鹿澤曹縣開始考慮如何利用這個"黃金時刻"幫助當地發展。
"我們也在考慮如何繼續這種公衆對曹縣的關注,讓曹縣的各行業都能插上網際網路的翅膀,在不久的将來,我們計劃根據産業發展的需要做一些特别的推廣。5月19日,曹縣委副書記、縣長梁惠民在接受 www.thepaper.cn 采訪時透露。
5月20日,燕報走訪曹縣,發現林産品加工、電子商務産業、蘆筍相關産業、畜牧業等是該地區四大名牌産業,産業規模大,企業數量也多,但其小作坊式發展特點也顯著。
一項機構資料還顯示,曹縣在企業生存中,自營職業戶比例高達63%,獨資企業比例高達23%。
"我們将加強與網民的聯系,加大在品牌建立和産業發展方面的努力,其中最重要的參與者之一就是人才的培養和培養。梁慧敏講解了曹縣各行業的品牌之路。
燕訊還從曹縣委相關部門獲悉,曹縣官員和當地幾家行業龍頭企業一直在進行溝通,希望通過企業和幹部的共同努力,引進人才,培養人才,用目前曹縣在網際網路上引起關注,實作整個行業的轉型更新。

李子磊向參觀者介紹公司産品 本文由記者張家然拍攝
棺材行業:應舉行一組保暖
棺材行業是曹縣關注的行業之一,曹縣企業幾乎壟斷了日本棺材市場。曹縣林業局提供的資料顯示,曹縣向日本出口的棺材占日本總銷售額的90%,曹縣生産的棺材、品牌定位、佛服裝等三種工藝品出口量在全國第一。
做工精湛,語氣嚴肅,這是曹縣雲龍木雕科技有限公司産品展廳在棺材、神社等産品中給人以直覺的印象。
曹縣雲龍木雕科技有限公司是曹縣棺材加工行業代表企業,其負責人李志磊是日本曹縣人,曾就讀于東京。2011年從國外回到曹縣後,他進入了曹縣雲龍木雕科技有限公司,這是由父母共同創辦的。
"我母親以前學過雕塑,後來和父親一起創辦了家具配件生意,一次偶然的機會,他們向産業鍊下遊延伸,涉足棺材行業。經過30多年的發展,我公司每月生産40,000多具棺材,占日本市場的30%以上。"李說。
雖然企業的生産規模有所提升,但李志磊也有他的困惑。"曹德旺出口到日本的棺材二十多年來價格沒有上漲,"他說。
向日本出口棺材的企業并不多,而且很多都集中在曹賢,但這些兄弟企業在市場發展上一直未能達成一緻,這就是為什麼李說"20多年沒有漲價"。
"我父親那一代人有一個想法,即保持溫暖并适當地提高價格,但業主們并沒有很好地合作,相反,他們開始了一場價格戰。價格戰的不良結果是産品品質下降,産品維修率非常高。"李說。
李志磊堅持不加入價格戰,畢竟日本客戶注重産品品質,品質一旦出現問題,後果是不可逆轉的。
"為了我們行業的發展,希望官方能夠介入,把我們大家放在一起,樹立曹縣棺材品牌,共同維護行業的健康發展。畢竟,現在大多數公司都掌握在第二代手中,這樣的聯盟可能會更容易。李志磊答應道。
林産品加工業是曹縣經濟的支柱産業之一,棺材隻是該行業的代表。曹縣林業局資料顯示,2020年,全縣林産品以上加工企業規模達到130家,累計工業總産值186.1億元,占全縣工業規模以上的38.6%;
曹縣棺材生産基地
電子商務行業:小作坊要更新
曹縣與林産品加工同名的另一個行業是電子商務行業,其中漢服電子商務最為典型。
曹縣商務局提供的資料顯示,2020年,曹縣網銷售額突破156億元,電商企業5000多家,網店6萬多家,電商帶動35萬人創業就業,帶動5萬回國創業者。億級店鋪發展到6家,1000萬家店到100多家,天貓店2000多家。
此外,全國漢族服裝銷售量排名前2000的網店中,有1200家來自曹縣,曹縣已成為中國最大的漢族服裝生産基地,梁惠民在帶狀商品上為曹縣漢族服務代言。
開車在曹縣大吉鎮商業街的路上,很容易遇到交通擁堵,道路兩旁大多貼上"網購""淘寶"等字眼,大吉鎮的32個村都是淘寶村,也是山東省唯一一個被淘寶村覆寫的淘寶村。
"目前,該村已開設淘寶店1200多家,注冊性能服裝有限公司160多家,服裝輔料有限公司60家,該村去年電商銷售額突破2億元,全村集體經濟收入達到52萬元。曹縣大集鎮孫莊村黨支部書記孫學平說。
走在孫莊村會給人一種錯覺,以為這應該是鄉鎮中心街區,因為有兩條繁華的商業街,和大集鎮中心商業街沒有太大差別。這種錯覺源于孫莊村電子商務産業的快速發展。
孫莊村是大吉鎮電子商務産業發展的典型代表。1993年前在孫莊村種植甜草,并得名甜鼠尾草孫莊;
"我們成功地實作了三次輝煌的轉變,從原來的貧窮落後的村莊到領先的村莊緻富。"孫雪平說。
為了使電子商務做大做強,孫莊村建起了淘寶街及配件市場,吸引了孫莊營周邊村200多位淘寶精英,60多家布商企業,260多家配件企業在孫莊設立了總代理,18家快遞物流公司進駐孫莊,淘寶店外籍員工1200餘人。
"村民們從田裡放下鋤頭,回到家,敲了敲鍵盤。現在更多的女婿在家看網購,敲鍵盤聽歌,老公忙着拿衣服送快遞,老太太忙着接送孩子上學,一個家庭生活就這樣歡樂而融合。孫雪平說,這是孫莊村電商産業的真實展現。
孫雪平還打趣道,"每年電視播出的各個晚上,孫莊村的電商從業者都會仔細看,目的是學習那些表演服裝的設計,以造就新的風格浪潮。"
繁榮的背後,漢商電子商務在大集鎮的發展也走到了轉型的十字路口。
"我們在這裡設計的風格很快就會在網上流行起來,吸引很多模仿者。我們是靠模仿出生的,現在抄襲别人的手藝被防守的風險也非常高。孫學平認為,孫莊村業績漢服産業轉型勢在必行。
他解釋說,孫莊村漢服行業多以夫妻店、家庭店、小作坊為主,沒有品牌,走低端路線,"要引導商家主動轉型更新,樹立品牌知名度,了解專利申請要求和流程,這樣既能發展好,又能降低風險。"
曹縣2021年政府工作報告提出要打造"中國原漢服裝産業叢集",推動電子商務産業發展更上一層樓,確定新增"淘寶鎮""淘寶村"11條,電子商務銷售額突破200億元,實作"量化品質"。
孫雪平介紹孫莊村漢族服裝業
蘆筍相關産業:品牌探索
曹縣也有一個衆所周知的名字——"中國的蘆筍之鄉"。
曹縣種植蘆筍已有四十多年的曆史,群衆有着豐富的種植經驗。曹縣農鄉局資料顯示,目前,曹縣蘆筍種植面積已增至15萬多畝,占全國蘆筍種植面積的六分之一,2019年"曹縣蘆筍"被農業農村部列為地理地标性農産品。
曹縣蘆筍平均産量每畝1300公斤左右,蘆筍價格每公斤7-9元,按此計算,每畝收入可達8000-10000元。每畝投入約3500元,畝淨收入4500-6500元。曹縣蘆筍種植者張亮向一财經賬的消息。
"蘆筍種植已涉及曹縣東南部8個鄉鎮,農戶5萬人,成為曹縣大宗經濟作物、增加農民收入的主導産業,這一産業的發展已被列入蘆澤市、曹縣發展的'十四五'規劃。曹縣農鄉局有關負責人對此予以披露。
曹縣農鄉局資料顯示,根據規劃,到2022年底,曹縣将實作蘆筍種植面積15萬畝,年産量15萬噸,加工能力20萬噸的目标。
曹氏的許多蘆筍都被用來加工成罐頭。曹縣農鄉局資料顯示,2019年全國蘆筍罐頭年出口量達到7萬多噸,僅曹縣蘆筍罐頭出口量就達到5萬噸,占全國的70%。曹縣已成為中國最大的蘆筍加工和出口基地,産品主要銷往美國、德國、荷蘭、法國、巴西、日本等10多個國家和地區。
山東聚鑫源農業科技有限公司是曹縣蘆筍産業的代表企業之一,産業範圍從蘆筍種子産業研發已延伸到蘆筍加工。
燕訊在山東聚鑫源農業科技有限公司走訪時發現,公司加工的蘆筍産品非常豐富,包括罐頭、飲料、茶葉、啤酒、保健品等,但其産品大多是為一些行業龍頭企業貼标生産的,自有品牌知名度不高。
"我們也在改造我們的品牌,創造具有全國影響力的自有品牌。山東聚鑫源農業科技有限公司相關負責人透露。
上述曹縣農鄉局相關負責人表示,為了下一步蘆筍産業能夠很好的發展,曹縣計劃由市縣财政拿出配套資金,充分調動農民種植蘆筍的積極性。同時,加大對蘆筍加工企業的政策、資金等方面的支援,鼓勵其樹品牌,打入市場。
蘆筍養殖基地
畜牧業:搭便車網際網路
本世紀初,我國第一頭本土克隆牛誕生于曹縣,曹縣已成為"中國第一個大型克隆牛實驗基地"。
在此背後,畜牧業成為曹縣的另一支柱産業。
曹縣畜牧服務中心資料顯示,截至2020年底,全縣肉牛養殖場70餘頭、4.2萬頭,出欄5萬頭,有大型肉牛屠宰場2頭,年屠宰牛3萬頭,肉牛庫1000餘人,從事肉牛業1萬餘人, 年個人所得8萬元以上。
正是看到了曹縣"牛"産業發展的機遇,原本從事網絡工程和軟體開發工作的曹縣曹縣張力決定回國創業,于是聯合曹縣四位創業者回國北京,2014年成立了山東尚都恒昌牧業有限公司。
雖然起步較晚,但張力他們上司的企業發展并不慢。
山東尚都恒昌牧業有限公司擁有恒昌農業、恒昌牧業、恒昌肉類加工三家全資子公司。農公司轉讓了13000多畝土地用于青貯玉米的種植,牧養公司現已建成并投産了1萬頭牧場,近5000頭牛的貯藏柱,加工企業已建成并投産了一座現代化的肉牛屠宰加工廠,設計了年屠宰能力10萬頭, 可以增加到200,000頭。此外,公司還擁有餐廳旗艦店、生鮮店等170多家。
"最初,企業在融資上遇到了一些困難,後來市縣級政府及相關部門協調,通過政府平台的形式,以合資模式的形式參股,解決企業的抵押擔保問題,幫助企業解決融資問題。張力對消息說。
在張力的計劃中,到今年年底,他們的公司将超過500家生鮮牛肉零售店,并計劃在三年内在全國範圍内建立2000家恒昌牛肉店。
産品銷售不能隻靠線,曹縣這種"圈外"的受歡迎程度讓張力看到了機會。
5月20日,張力特意召開了公司品牌部召開的策劃會議,公司的品牌宣傳不僅可以依靠文字圖檔,還可以建立短視訊傳播矩陣,全面搭上網際網路快車,服務于公司的擴張計劃。
事實上,吸引曹縣人回國就業創業,是曹縣官員支援當地産業發展的重要手段。
《曹縣2021年政府工作報告》顯示,"十三五"期間,曹縣設立了32個返鄉創業服務站和9個招聘和智能工作站,回國創業就業8.6萬人,各類經濟主體設立2萬人,帶動就業50.3萬人;
曹縣2021年政府工作報告還提出要大力發展"回流經濟",促進産業回流、人才回流、資本回流。今年力争引進250億元項目,實施吸引人才的優惠政策,引進博士8人,碩士120人,專業人才410人。
孫莊村
責任編輯:蔣晨銳